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习录【两百】

【原文】

又作诗送人。先生看诗毕,谓曰:“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文公格物之说,只是少头脑。如所谓‘察之于念虑之微’,此一句不该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混作一例看,是无轻重也。” 


【译文】 

又有一个人作诗送人。先生看完诗对他说道:“写诗作文固然好,但要根据自己力所能及,若说得太过,也就不是‘修辞立诚’了。” 

“朱熹关于格物的主张,缺少一个主宰处。比如他讲的‘察之于念虑之微’这句话,就不应该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等混为一谈,如此就无轻重之分了。” 


【评析】

人的言辞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言辞之中内涵着思想。一首诗、一篇文章,都离不开言辞,生动、真实地表达了思想的言辞是“修辞立诚”,而那种没有表达思想,或者表达不深刻、不明确的言辞,则是“文过饰非”了。


【Amore】 

说话也罢,演讲也罢,做事也罢,都需要有一个核心,有一个根本;如同立论,需要有一个核心论点。先生称之为“修辞立诚”。否则就是言辞散漫,行事无序,立论不清,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筱米的诗
逃避
胡适致友人书 第二册
汉字里边为人处事的哲学
先秦诸子如何看待“巧言” | 周苇风
《鬼谷子》权篇第九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