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期: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之“自卑感”(试听)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一些现象:

你知道为什么两个孩子比身高,个子矮的总会踮起脚吗?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讲话会有很多动作、手势、表情吗?

为什么盲人却拥有超敏锐的听力?

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直都改不了尿夜床呢?

为什么一个口吃的人会成为世界演讲冠军呢?

……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个个体心理学的第一个主题,自卑感(Inferiority Feeling)。什么是自卑感呢?我看了很多阿德勒的书,我还是比较喜欢Henry Stein教授的《从个体到群体》这本书里的定义(那么未来我也会给大家分享Henry Stein教授的一些故事)。 他是这么定义自卑感的,他说:自卑感,它反映了一个人处理生活任务或困难时的无力感,与他人比较时自己的拙劣感,或者个体在对照想象的理想时一种高度主观的不足感,也可以是真实的,或者是想象出来的。

在正式讲解这个概念之前,我要给大家补一补关于“自卑感”发展的一个历史小插曲的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可能会让你更加的理解为什么当我们在读阿德勒原著时总会觉得自己读得不太明白,这些概念也是稀里糊涂的呢?这里,真的,我们要去看到阿德勒对于自己个体心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1925年的时候,纽约时报对阿德勒进行了一个专访。在这次专访中,特别提到,阿德勒是第一个使用这个名词的人。挺有意思的是,阿德勒刚开始特别抗拒用“自卑情结”这几个字眼的,也许你很难理解吧,因为我们都说阿德勒是“自卑情结”之父,为什么他会抗拒呢?说出来的原因,可能您也许不太清楚。他说:“自卑情结”这样的说法很明显是弗洛伊德的口吻,所以阿德勒就很抗拒。那么在1927年的时候,心理学家巴赫德(心理学家,有著作《自卑,从个体到群体》)等书的作者)他有这样一个说法:阿德勒是在1926年首次运用了这样的一个词语,当时他在美国进行一次巡回的演说,意识到自己已经被称为“自卑与优越情结”之父,而后来阿德勒又不得不屈服这个字眼的力量。也就是阿德勒本人他开始用“自卑情结”了。那么在后来几年,大概是在1930年的时候阿德勒自己也提到,在个体心理学的影响下,美国人经常会提到优越情结、自卑情结,他认为这是个体心理学的影响。所以后来这个词在德语系国家也得到了大众的注意,一般用Minko来简称。


事实上,这个自卑情结发展有一个过程,阿德勒完善自己的理论也是一个过程。最早自卑情结和自卑感是同一个意思,不分正常人的自卑和异常的人。但在1927年时,就有正常人的自卑情结这样一个说法。几年以后阿德勒就把这个词用在两个含义上。第一层含义就是正常人的自卑感,对于与他人解释自己无能力用对社会有用的方向去解决特定的问题。那么,这就叫做自卑感,这也是我们个体心理学中把它叫做“自卑感”,也就提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第二层含义:当自卑感增强,它只是一种借口,变成一种症状,逃避问题的解决,面向社会无用面,并且以自己为中心的,就会发展成自卑情结。所以现在这个个体心理学,我们谈到“自卑情结”往往是神经官能症者的一些症状。大家在读阿德勒原著的书没能读懂的一个原因,就是要特别留意,阿德勒思想,他这个原著是什么时候发表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给大家是开篇的这个定义,我用的是Henry Stein教授的,他这个定义相对来讲,目前就是个体心理学我们认为比较成熟的一种说法。所以大家可以比较好的理解。


下面我们给大家一起来介绍一下,这个自卑感当中的第一层含义。正常人的自卑感。


一、正常人的自卑感,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动力。

自卑感这个概念其实定义得比较学术。我想举一个最近在网上的一个段子来说明:

问:为什么很多孩子生下来像爸爸,而后越来越来不像爸爸,却像妈妈。

答:孩子一生下来,看到爸爸很强壮,所以会觉得爸爸应该是可靠的,结果自己慢慢长大,发现老爸根本靠不住,每天花时间照顾自己的都是妈妈,陪自己的是妈妈,帮助自己的也是妈妈,所以长得越来越像妈妈啦。


我想说我没有做过什么调查,也不好说是否科学,但是这一个现象,这个段子可以帮我们理解这个概念。


孩子生下来时,TA就会有自卑感。TA跟我们的成人世界进行比较,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脆弱的、无助的、依赖的,如果TA有兄弟姐妹,还会觉得自己是竞争的。TA会有这样一些感受和想法。这就是一个孩子在与成人进行比较时自己的自卑感。事实上,我们成人世界我们也会有自卑感,比如有些人比你知识渊博、地位比你高、房子比你大、大学比你有名、事业比你成功……都会激发我们这种与他人比较时自己的拙劣感。这就是自卑感的一部分。


现在你应该能够理解,为什么两个孩子比身高,个子矮的孩子往往会踮起脚了吧。就是当他与人比较时自己明显的不足,自卑感让他本能的踮起了脚,好让他看起来高一点。所以现实中怕自己太矮的,总会挺直身子并紧张的保持这个姿势,太高的人往往容易驼背。


阿德勒曾经这样说过:“自卑是自我成长的动力,超越自卑是自我成长的一大功课。所以自卑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正常的自卑感,往往是我们成长的驱动力,让我们有勇气去克服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断的克服困难,是一种终身成长的渴望,能让我们日复一日的前行。成长不仅带来个人深度的满足感,对他人的重大贡献。


在我们身边,这样事情其实很多,贝多芬26岁耳聋,而后全部失聪,但却创作出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这样的惊世之作。我看过一本书The power of the words,这是作者Mohammed Qahtani 自己如何成为2015年世界演讲冠军的故事。他小时候说话是结巴的,但并不妨碍他成为演讲的冠军。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你总会看到或者听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故事:你听到画家、漫画家、摄影师,都会告诉一个很相似的“小时候的故事”,说自己视觉不太好。


所以正常的自卑感是促使人进步的源头,科学之所以日新月异,是因为我们感到了无知,想要预见未来。


那么我们可能会好奇什么时候”自卑感”发展成为”自卑情结”了呢,甚至有可能发展为神经官能者或者精神病患者呢?


当我们的个体面对无法应对的任务(往往指的是我们职业,婚姻,友谊)时,他表现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情绪。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这样的自卑感,所以会采取某种行为来结束自己这个不足感,与他人比较的拙劣感。


可能会采取的这些行为来让自己有一种“优越感”和“满足感”。


二、将自卑感当做借口,避免自己去面对问题,就会发展成“自卑情结”。

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溺爱孩子的时候。我经历过这样一个案例,因为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出车祸而去世,所以全家人都特别宠爱这个孩子,觉得孩子年龄这么小不应该有这样的委屈。所以每次孩子要什么,姥姥、姥爷都顺着她,如果不顺着她,孩子就会说:“都是你们让我这么小就没有了妈妈,没有了爸爸”。但是家人很是苦恼和焦虑。因为孩子现在都5岁了,还要人喂饭,还不会穿衣服。在这个过程当中,溺爱可以让孩子避免去面对问题,因为她只需要用一种很容易的方法:发发脾气、吼吼、说说自己的苦,别人就会帮她来解决问题了。这里的孩子从未学习如何独立,而是选择了依赖,当自己大声呵斥,讲述自己委屈时,有人就会来帮她解决问题。


三、加重的自卑感,就会演变成一种生理的应激反应。

在2017年我接到好几个妈妈的案例,她说孩子上一年级,上的是寄宿学校,一到学校就肚子痛,回家就好。医院也检查不出身体有什么问题。妈妈说,孩子肚子痛绝不会是装出来的,因为她看到孩子真的很痛苦,痛得可以全身都是汗……那我真的相信妈妈说的话是真的,孩子在学校里肚子痛也是真的。可是她这个病并不是吃药看医生能治好的。而在于孩子对于一个全新的集体生活还没有做好准备,或者说我们要去探究这个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教会孩子去适应这样的一个新环境,我们可以推测一下,要不孩子成长在一个溺爱的环境,要不就是过于严格,要不就是被忽略的那种。孩子完全没有能力去适应。那么妈妈告诉我,老师给的建议是: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而你家孩子就不行?其实老师的这样一个建议会加重孩子的这种自卑感。因为每一个家庭教养的方式不同,个体有很多的差异。老师的建议其实加重了孩子与其他人的一个比较。在这样的不被理解的情形当中只会加重孩子的自卑情结。事实上,我们真的可以去理解孩子这种情形。不能简单的说,别人可以,你家就不行,因为这已经有点自卑情结的孩子,所以孩子会更加抗拒去学校。那么对于孩子来讲,当他去面对自己没有处理好的这样一个情形时,是多么的恐惧。如果她不去真的证明自己不行,所以她就用肚子痛来掩盖这个事实,她想告诉大家,不是她不行,不是她没有能力,而是她生病了。所以她不能去学校,只能待在家里。你看,孩子通过身体的这种病痛来掩盖自己要去克服她遇到的这个困难,假装自己完全处在待在家里的这样一个环境。


如果你家有2个孩子,父母发现大宝的一些变化,我也看到一个案例,一个孩子不停的呕吐,那种可以把内脏都吐出来,四处求医都治不好,直到遇到一个香港懂心理学的医生,与孩子很好连接时,孩子才说,只要爸爸妈妈一抱妹妹,自己就想吐。这就是孩子的自卑感,感觉自己不如妹妹重要,不如妹妹讨父母欢喜。所以通过这样的应激性生理反应病痛的方式,寻求父母的关注。所以大家也可以想象,为什么有些孩子夜里尿床,根本不是用讲道理,单纯的行为上改变其实是治不好本质的,效果也不明显。


可惜我们很多父母并不知道需要借助专业的治疗师,进行面谈,重新让孩子鼓起勇气,并在爱和鼓励中,方可陪伴孩子走出这个疾病。


那么在成人世界,其实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这样的一些现象,我们往往能听到这样的一些表达方式:

“换作是我的话,会这样做……”

“我本来也想接下那份工作,但是……”

“是的,是的,本来我想反驳他,但是…….”

很有意思,用“是的是的,但是”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用不行动来避免失败,躲在自己想象的这种优越感里。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假象。给了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四、当然最严重就是变成精神病患者了。我们今天不再展开,未来关于精神病患者会单独一讲。


听完上面的一个解释,也许你跟我有一样的困惑了吧!你会问这样几个问题?

1,哪些是我们“自卑情结”的高危人群呢?往往发生在这样的一些人群当中:

·      手足竞争(特别是老大):被去皇冠的这种挫折dethrone。如果你家里有一个被溺爱的孩子,必然会带来其他孩子的自卑情结。

·      器官的一些缺陷 Organ inferiority

·      宠溺 Pampering

·      忽视型 Neglecting

·      加重的成長负担

以上这几种情况可能就有可能是我们自卑情结的高危人群。


2,在个体心理学治疗上,其实看到来访者的自卑情结其实是很重要。

虽然这个概念简单,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感到困难的部分是我们自己有的时候没有办法意识到我们有这样的自卑感,也不承认自己的自卑感。自卑感存在的表现方式是千万种的。打一个比方吧:如果我们带三个孩子去动物园看关在笼子里的狮子。


第一个孩子躲在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的声音说:“我要回家。”

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用抖动的声音说:“我一点都不怕!”

第三个孩子目不转睛的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个口水?”


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已经感到自己在凶狠的狮子面前自己的这种不足感和劣势,但每一个孩子却都按照自己的生活样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出他的自卑感。


所以你去指出那个自己个子矮的人,挺直身子并紧张保持的这个姿势,以便看起来比实际高一点的人!“你是否觉得自己太矮小了?”我们却得不到他承认这个事实。因此询问是否有自卑感往往是得到否定的答案,显然是不足为奇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可以去洞察个体的部分,而作为一个治疗师对每一个来访者都需要有这样的洞察,但我们不会急于让来访者去承认。


听完以上对于自卑感的一个讲解,你忽然会觉得正面管教这样的育儿方式,其实很有价值。那为什么正面管教中我们教会孩子要“关注问题的解决”这是多么的重要。整个正面管教的育儿之道都是因这个理念而催化而成正面管教的工具。比如启发式提问,比如鼓励等等。


当孩子考试考了80分时,我们不是替孩子去责怪这次试卷太难、老师太差、同学太聪明、别的同学很认真。而是要问孩子这些问题:

1,这次考试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这样的分数你是怎么想的?

3,你觉得怎样做可以下次得到更好的分数?

4,鼓励孩子去试试自己的计划。


这几个问题其实并不简单,都是去帮助孩子自己克服困难,鼓励孩子去试试看。这个过程就是父母要辅助孩子学习克服困难的机会,带着决心,加上父母的鼓励,自己不完美的勇气,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为止。


这个能力随着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表象。所以当孩子哭时,是孩子自卑感的表现,因为TA感到自己无力和不足。所以对于刚刚出生的孩子,成人是多么的强大和无所不能,早期依恋关系可以让孩子缓解情绪,当我们与TA有连接时,再加上耐心的引导,孩子慢慢就建立了自信,并不断的感知到我能行的力量的牵引。


也许这样我们更好的理解正面管教以下的理念:

1,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这个理念的背后,是我们让孩子觉得犯错误时本身是自卑感聚焦的时刻,惩罚、批评、说教不仅不会消除自卑感,恰恰加重了孩子的自卑感。当孩子犯错时,恰恰最需要勇气和鼓励。)

2,要有接纳不完美的勇气;(这个理念的背后,就是自卑感人人都有,我们要让正常的自卑感变成一种内驱力。当我们不承认自卑感时,我们也就无法克服它)

3,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这个理念的背后,就是说唯有鼓励可以让个体自卑走向卓越)

4,关注问题的解决;(这个理念的背后,就是让孩子学习克服困难的能力)

5,感觉好才能做得更好!(这个理念的背后,就是当我们感受到这种价值感时,我们拥有了更多追求圆满的力量和探索的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卑与超越》书评——如何引导“自卑情结”变得卓越
用合作的态度超越自卑:《自卑与超越》
自卑带来超越,缺陷带来补偿
教育始于了解——《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4篇+48篇
因为自卑,所以超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