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大国下流各得其欲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国篇第六章)

大国下流 各得其欲

(原第61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聚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以聚。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注解】

1、大国者下流:大国要像大海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百川汇集。
2、牝:母牛,指雌性动物,与牡相对。这里指阴性能量,具有母性的容纳与接纳。
3、或下以取:下,谦下:取,取国、收归其下,进行管理。
4、或下以聚:小国处于聚于大国。
5、兼畜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养护,引以为管理、掌控。
6、入事人:归附而顺从,引以为利益本国人事。

【释义】

大国者,如大海,天下汇集也。大海能聚江河,为其下,故大国以下为上,处下则天下之交。天下间,阴以静胜阳,故静为下。大国处下,则取小国归心。小国以下,则从大国取利。大国处下取,小国处下聚。大国,主要是取土地、人口、经济;小国主要利益本国的人事。所以大国小国利益并不冲突,而作为大国主动处下,则轻易取天下。

【释意】

这一章把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淋漓尽致地讲述清楚了。大国外在强大,但内在谦虚;小国以大国为依托,扮演好关键点的价值,让其成为大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愿意示弱,方能获得更大支持。无论大国或者小国,彼此的目的都是国泰民安和社会和谐,这些追求并不矛盾。
大国追求的是实质主权,小国追求的是形式上的主权。因为大国可调配的资源更充足,所以大国更应该内在强大而外在谦和,这样小国不是恐惧和害怕大国,而是尊敬和依赖于大国;小国要善于处弱,能够弥补大国之不足,积极扮演好“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角色,自然获得大国的协助和支持。
大国以道取小国,首先要赢得无形的人心,要靠道让意识合一,所以文化先行。当小国在经济上依靠、文化上依附,大国即为大。同样,小国要学会“聚”大国,获得大国的认可和支持。首先要获得大国的认可,那么就要在大国不足的领域扮演好自己独一无二的“一”来协助大国,然后要站在“利益我们”的角度获得大国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61章翻译
小川说老子 | 61 大国下流
《道德经》第61章:3.“夫两者各得所欲”,展现天下皆大欢喜的和谐结局。
《道德经》连读||第61章 大邦下流,天下之交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各得所欲,大者为下
第六十一章 大国处下天下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