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八章:抱一为式成全归之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八章(法篇第二章)
抱一为式  成全归之
(原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注释】
1、曲则全:曲,细事,小事。全,完美,齐全。
2、枉则直:枉,弯曲。枉是以退为进,是为了更快地到达。
3、洼则盈:用空杯的心态,去接纳更多。当自己满了,就装不下新的了,想要拥有更多,就要让自己“洼”得更多。
4、敝则新:敝,封闭,同时还包含“敞”的意思,一方面是保护,把危险挡在外面;另一方面表示对外在有接纳,把好的吸收。如鸡蛋,壳是敝,内部是新,壳用来保护内部的新。
5、少则得:意为“一不做”。有道之人做事从DNA开始做,扎根于DNA,将多余的都去掉,只剩下自己容易把握的、不得不做的。做得很少,从内部做。
6、多则惑:做多容易累、容易忙。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此三项讲的是法;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此三项讲的是道。
7、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为守道。一即是道本身,又是万物。接纳之后,又有智慧,将接纳的都变成有用的东西。
8、不自见故明:见,同“现”,表现;明,彰明。为何让人认为你是一个明白人?因为不自见,所以没有暴露自己的缺点。
9、伐:夸。
10、有功:众人给的功才是功德。
11、诚全而归之:当把“一”做好,全世界都来找你。

【释义】
拿自己的标准或观点去要求所有人就会和所有人对立,只有用细小才能到齐全,照顾到方方面面;从起点到终点,看似直,但中间多有障碍,要会用枉(规避)才能最终直达;想盛装更多(盈),就要有更大的器(洼);要想创造新的(事物)就要借用旧有的能量;在能力之内,轻松易得,选择过多反而无从选择。
所以圣人做事,持守本心,率性而为,秉道而行,不拿自己的所知所识压人,原因倾听所有人的想法,所以明人心;也不刻意表现,只是自然表达,所以人们都容易接受他;事情办好只是尽了自己的本份,不会夸耀自己的功绩,反而人们都看到他的功劳;不因为一时成功就处处宣扬,而是每次都如全新的自己,所以才可以一直保持领先。
当你只是真实做自己的时候,众人都不会和你竞争。古人说:“曲则全”的道理,难道是诳言吗?当你心中装有天下,则天下就是你的。

【释意】
这一章老子把“法”的运用分析得淋漓尽致。法无定法,法是为了达到道。很多人为了维持法,而忘了道,忘了初心。法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法,获得智慧和体验,并“损之又损”,最终得道。道是一通百通的捷径,有道之人做任何事都轻易而举。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七章(法篇第一章)
余食赘行 有道不处
(原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解】
1、企:踮起脚跟,脚尖着地。
2、跨:越过,阔步而行。
3、自见者不明:自我表现的人,不名智。这里引申为知见障。
4、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人,不彰显。这里引申为我执。
5、自伐者无功:自我炫耀的人,没有功。
6、自矜者不长:骄傲的人,不长久。
7、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8、不处:不居于此,不这样做。

【释义】
天之道,戒满,戒盈。企者,跨者,已满,已盈。无余力立,无余力行。法执者,失道不明。我执者,失和又彰德,不长。这些对有道之人来讲,自见,自伐,自矜就如身体上多余的赘肉。因为,为道日损,至无为,故恶之。

【释意】
道,戒满、戒盈、戒急,永远有余力,绵绵不绝。法是“因缘法”,随着时间、空间、事件的变化,都会发生变化,没有一个法适用于所有。所以,“不自见、不自是、不自彰”。在有道之人看来,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都是身上的肥肉、累赘。有道之人不求别人赞同,连求赞同的心都没有。他接纳所有合乎“道”的法,不执着于“自我”。所以俗话说“有容乃大”,而“大”正是道的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讲义(第11讲)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的第二十四章《自是不彰》悟读述杂【24】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笔记
老子与道德经的历史真相之二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