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真相大揭秘:你可能不知道的十个常见误区

目前,全球有5亿多成年糖尿病患者,相当于每10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而我国又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且约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风险(即糖尿病前期),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理解较片面,容易让糖友栽进误区,今天小糖带大家认识一下关于糖尿病的10个常见误区吧!

误区1:只有胖子才会得糖尿病?

不一定哦!

虽然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概率确实要更大一些,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有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瘦人,如有家族遗传史、免疫功能受损等,也可能会患糖尿病。而且患糖尿病的瘦人不在少数,不可掉以轻心。
误区2:糖尿病是爱吃糖引起的?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并不是因为吃糖引起的。

糖尿病发生和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糖尿病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虽然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但糖尿病的形成更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代谢紊乱有关。
误区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一定就会得糖尿病?

不一定!

糖尿病受遗传因素影响,有家族史的人确实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会高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糖尿病。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饮食、体重、运动和生活方式,都会对糖尿病发病起到重要影响。
误区4:糖尿病患者“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肯定不可以!

目前市场上的“无糖食品”成分多是指不含葡萄糖、果糖、乳糖等单糖和双糖等精制糖的食物,但很多“无糖食品”里面,可能含有淀粉水解物类作为甜味来源,也就是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之类,它们会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如果吃多了,血糖同样会升高。
误区5: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食和水果?

NO!

虽然糖尿病患者需要谨慎控制摄入的糖分,但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只要合理控制好总量,还是可以适度吃一点甜食和水果的。但切记不要吃多,可优选升糖指数较低(GI<55)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草莓、哈密瓜、桃等。
误区6:少吃饭,饿一饿就能控制血糖?

错!

这是对糖尿病患者饮食的一种误解,如果不吃饭或者少吃饭,就会让体内葡萄糖来源减少,导致只能通过脂肪产生热量。但是脂肪会产生脂肪酸,造成酮体增多,使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误区7: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粗粮?

并不是哟~

糖尿病患者吃饭应粗细搭配,如一份粗粮搭配两至三份细粮,可在某一顿饭按照这个比例吃,也可三顿饭中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交替着吃。当然,粗细搭配时也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因人而异。
误区8: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吃药?

万万不可!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没症状就不用治疗,其实不然,因为高血糖对患者机体的损害已存在,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自行停用胰岛素,血糖得不到控制,有可能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自行停用降糖药物,有可能会出现血糖反弹的风险,不利于病情的控制,而且长期高血糖,还会诱发或加重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自行停药,如果需要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调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9:血糖越低越好?

错!

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血糖越低越好,但是糖尿病低血糖也是相当危险的。长期的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往往较为耐受高血糖状态,但如果血糖忽高忽低,可能导致低血糖或高血糖昏迷,严重者还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导致脑死亡。
误区10:胰岛素会上瘾?

不会!

胰岛素是一种人体自身即可分泌的降血糖激素,打胰岛素本身不会引起精神、生理异常,因此并不会上瘾,不必过于担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友对胰岛素治疗存在哪些误区?
难怪糖尿病并发症高发, 饮食控糖5大误区害了多少人! 看完赶紧改
【特别关注】细数糖尿病的“食疗谣言”,太坑人,不可信!
走出糖尿病饮食的误区
糖尿病认识的几个常见误区
走出糖尿病的误区——药物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