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名扬海外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名扬海外

发布时间: 2016-12-05 07:35:1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吴昊昊 戚易斌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二十四节气”节气表。

中国网新闻12月5日讯(记者吴昊昊 戚易斌)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结晶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节气不仅指导农事,也指导人的生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对应的是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例如:“立春”表示春天就要来到,湖南人民以民俗活动“击鼓喊春”迎接立春,而在这一天,北方的习俗是要吃春饼,意喻“咬春”。

在学术界,有学者研究认为,“二十四节气”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主任郑大伟表示,商朝的甲骨文中有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表述。根据这些记载可以推断,在夏商时期已经有了四个节气,主要是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经过进一步发展完善,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最早记载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

在汉武帝太初元年颁行的《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汉代以后,中国的官时和民时的观念都受到“二十四节气”的约束,统治阶级把它当作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每当重要的节气来临,皇帝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

“二十四节气”至今已有超过2100年的历史,甚至在当今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二十四节气”仍然是中华民族按气候作息最具民族特色、最富文化底蕴的指南针。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不只是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才大放异彩,早在古代就已经被朝鲜、日本等其他国家接受,结合其国家实际情况与民族文化后沿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对外国的影响

当地时间2015年2月2日,韩国首尔,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还剩两天,首尔国立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韩国传统建筑梧村宅大门上贴出立春对联。

朝鲜《七政算内篇》、《外篇》与“二十四节气”

据史料记载,早在朝鲜三国时代,百济国使用的历法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何承天创立的《元嘉历》,《元嘉历》订正了旧历所定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日所在位置。

朝鲜王朝初期,没有以朝鲜时间为基准的《历书》,只能借用明朝的《历书》。每到秋天,朝鲜王朝就会将“冬至使节”派往明朝的京城,去领取第二年的《历书》。

1433年朝鲜王朝时期,世宗大王即位后,在中国历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以汉阳的日月轮转时间为准、适合本地与季节特点的《七政算内篇》和《七政算外篇》历法。这也是朝鲜王朝最早一次根据其国家实际节气情况创立适用于本土的历法。

2009年2月3日,日本千叶县成田山举行传统撒豆祈福仪式。这项撒豆祈福仪式在每年的立春或前1天举行,为民众祈福的人撒着象征驱邪的豆子,口中喊着灾厄远去、幸福进门,民众则是拼命抢拿,以祈求今年好运当头。

日本《和历》与“二十四节气”

古代日本一直使用中国农历,遵循“二十四节气”作息,并随着中国中原朝廷改换历书,曾经先后使用《元嘉历》、《麟德历》、《大衍历》、《五纪历》和《宣明历》。之后,日本开始使用更适用于本土、并且由日本人编写的《贞享历》、《天保历》等。

按照“二十四节气”所定的日本本土节日叫做“杂节”,由于“二十四节气”本就是按照地球公转所定的,因此仍旧按照传统算法依照节气定日期。例如:日本杂节中的“节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的前一日;“彼岸”是包括春分、秋分的一个星期等等。

在当代日本,春分日还被定为公共假日。

越南历法与“二十四节气”

越南的传统历法是大部分基于中国传统历法编写的阴阳历。早在1324年,越南引进了中国元代的《授时历》,先后经过6次重要的修改之后形成了越南独有的历法。

在越南传统历法中,保留了大部分“二十四节气”,同时变更了某些节气的时间,更加适用于越南的实际情况。目前,越南虽然官方使用阳历,但是在民间还是有部分人使用传统阴阳历,特别是农民,仍然遵循着节气来安排劳动作息。

2016年12月2日,山东聊城,为纪念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感受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当日。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聊城大学附属小学举办了题为“剪纸二十四节气,欢庆传统入非遗”主题的活动,志愿者和小学生一起背诵了二十四节气之歌并给小学生们讲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并一起互动游戏活动通过剪纸的形式传递了二十四节气内容,体现出我国文化气息的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需传承发扬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申遗成功证明了中华文化再一次被国际社会认可。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不仅是祖祖辈辈生活劳作的守护者,更是影响了诸多国家文明发展的指路明灯。

所以,传承“二十四节气”优秀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其实,肩负这项光荣的使命并不沉重,只需你唱起流传坊间田野的《二十四节气歌》,便会让这条智慧的长河继续流淌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

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附:二十四节气歌(二)

      打春雨惊田,春分清谷连。立夏满芒种,夏至二暑还。

      立秋暑白露,秋分寒露降。立冬两场雪,冬至寒又寒。



二十四节气国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为什么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节气是怎么确定的?
非遗中国的逻辑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以后:我们如何回到四时有序的生活?
申遗成功,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国画【林帝浣】
清明节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