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佩衡:齐白石小鸡和大鸡的创作方法

编辑推荐

白石老人创作花鸟草虫画最成功,他能极熟悉地掌握文人画的笔墨技巧,融化了民间艺术的特点,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创作出“形神兼备”的花鸟草虫画。通过花鸟画给人以美的感觉,令人精神振奋热爱生活。

白石老人的绘画过去俗称有三绝——虾、蟹、鸡,本文由白石老人生前挚友胡佩衡撰写,介绍齐白石小鸡和大鸡的创作活动,并分析了他的艺术特色和他的创作方法。鸡年将近,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习吧!


小鸡

白石老人自幼在家乡天天要喂牛养鸡,对鸡的生活特别熟悉,三十岁以前画鸡就已经很生动了,六十岁后又开始研究鸡雏。那时我常看老人家中养好多小鸡,察看它们的形状和动作,进行写生练习。


(齐良迟示范白石老人画小鸡过程)

老人画鸡雏最初用大笔圆点法表现小鸡的外形,然后,添嘴、眼和爪。自己感觉着不很生动,只有其形未得其神。到了六十三岁时画的小鸡,已有改进,他能以鸡爪的安配,巧妙地表达出小鸡的各种动作。此后,他又变化用墨法,如六十五岁时画七只小鸡挤凑在一团争食,用浓淡墨把群鸡分出,没有模糊不清的毛病。就是头部和爪部的安排也没有一点不妥当。


七十岁后,他又感觉圆点书法还不够恰当,再进一步圆点笔和平涂笔合用,才显然能把小鸡的胸部腹部分开。八十岁以后,老人画小鸡的技法才算最后成功。可以看出,在用笔用墨上,浓淡墨变化上、圆长笔的应用上,显然与从前完全用圆点法又不相同了。从而看出,老人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墨色的浓淡和干湿,由于蘸到笔头上哪一边墨多水少、哪一边墨少水多的不同,和用笔法的不同,就巧妙地把小鸡身上绒毛质感画出来了,小鸡的各种神情动态也画出来了。



书法上这样的变化,细说起来,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成功的,实际要在长期劳动中才能逐渐体验出来。用老人自己的话说:“余画小鸡二十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


此外,老人画鸡笼也很有研究。笼子是用竹条竹片编成,前面和后面所画竹条的浓淡墨表现很清楚,前面墨浓,后面墨淡,由于中锋笔面竹条,表现成细圆的感觉。笼子底部全用侧锋笔干淡墨画,为了表现笼底竹片有扁平和织维的感觉。

总之,老人作画一点一划都有他的道理,绝无敷衍无用之笔。 

点击购买:3800张古代名家高清名作U盘

大鸡

白石老人画鸡是经过长时间的锻炼的。他三十岁以前画的鸡,虽然笔墨很差,却已非常生动。后来经过仔细地观察生活,才能分别画出柴鸡、油鸡、竹鸡的特征,并都能表达出不同的精神与趣味。


白石老人画柴时,能画出身体不肥而强健、能飞跑、很灵敏的样子。鸡毛安排得自然,鸡尾几笔交代得清爽。表现得瘦健有神。再看上边画的几笔篱笆,健爽有力,更能烘托出鸡的健壮,如果画上较细笔的篱笆就不调合了。



白石老人为表现鸡的肥硕和重量,画鸡腹部横写一笔浓墨,直连鸡腿,就特别比原鸡黄灰色加重了鸡的重量。这种画法,过去的画家是没有的,一般现代的画家也是不敢这样表现的,这是老人根据活鸡创作出来的。这一横笔须与上部的羽毛似断似连,留出一隙空白,才能表现羽毛的生动来。此外,鸡冠的雄伟、鸡爪的笨重、鸡眼的英锐,都能表达出来。至于鸡背部分,因为太光,加一笔小毛,破开圆背,更显背毛生动自然,这都是技法高妙的地方。



我特别喜爱白石老人画的大鸡,最初也摹画过二十几张,自觉总不称意、不生动。老人说:“你画鸡,毛病缺少写生的工夫,我对鸡仔细观察和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得多,所以,才能有神。”这样,使我进一步了解,写生基础不打好,临摹多少遍,画也是流于形式,不可能画得“神似”的。



解放后,白石老人和劳动人民一样十分高兴,特别创作一幅“鸡鸣图”,上题“雄鸡高唱天下红”,以表示对新社会的热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白石画画明码标价:画一只小鸡一块钱
白石翁画鸡之妙法
齐白石画小鸡,萌萌哒!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4
【嘉德秋拍】故园游弋 | 齐白石动物及花卉四屏
齐白石老人最后一张画上书法写的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