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度11个从四川铁碓臼(duì jiù)移民的村庄,铁碓臼是地名吗?
userphoto

2022.06.26 重庆

关注

平度11个从四川铁碓臼村(duì jiù)移民的村庄考略

查阅《平度市地名录》及有关宗谱、村志,平度有11个村移民迁出地涉及四川铁碓臼。再进一步查阅,在胶东半岛的川籍移民后裔中流传的祖籍地,如莱州等地,除四川成都府铁碓臼外,还有奉节县铁碓臼、丰都县铁碓臼、南溪县铁碓臼、绵竹县铁碓臼、隆昌县铁碓臼、峨眉县铁碓臼等说法。

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铁碓臼。难道那么多个县都有铁碓臼这个地名吗?又那么凑巧,他们都来自各地叫铁碓臼的地方?为什么都带有铁碓臼这个名字?铁碓臼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平度涉及铁碓臼或碓臼的村庄

1、同和街道孙家窑村,明永乐二年,孙珏由四川省西蜀达州铁碓臼村迁此;

2.新河镇三埠村,明洪武二年,孙禄由四川省紫阳县大槐树铁对臼孙家迁此;

3.新河镇下王家村,明洪武二年,川籍移民王大老由对臼王家迁此;

4.新河镇西八甲村,明洪武三年(1370),川籍王天礼、王天福由对臼王家徙居此地;

5.大泽山苗家村,清顺治年间,王姓由四川省铁碓臼村迁此立村;

6.大泽山镇后沙岭村,明朝万历八年(1580),王姓宗祖由四川铁碓臼村迁至徐王村,因当时种地太远,又由徐王村迁至前沙岭后建村;

7.大泽山镇大孙家村,明永乐十一年(1413),孙氏宗祖孙孜远由四川省成都府铁碓臼孙家造此定居;

8.大泽山镇孙家庄村,明洪武二年(1369),始祖孙一元由四川省铁碓臼孙家迁此定居;

9.大泽山镇西辛旺村,明洪武二年,由四川铁碓臼迁此居住;

10.大泽山镇中辛旺村,明洪武二年,由四川铁碓臼迁此居住;

11.东辛旺村,明洪武二年,由四川铁碓臼迁此居住。

西辛旺、中辛旺、东辛旺本是一个村,1944年,为了便于管理起见,分为三个村。道光《重修平度州志》为新旺。也就是说,平度市有9个村是从铁碓臼迁出的,新河三埠村、下王家村、西八甲村所表述的“对臼”当是“碓臼”之讹。当然,具体的迁出时间因是传承的,肯定不是准确的。

二、元朝末年的大夏政权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天完红巾军统军元帅明玉珍领兵西征,占领重庆地区,并击败四川元朝官军,基本上平定了渝川地区。

1363年,明玉珍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1366年,明玉珍病逝,其子明升年幼继位。1371年,明朝朱元璋派兵攻大夏国,明升投降,夏亡,重庆、四川归明朝统治。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世松教授在《明初胶东半岛川滇移民由来考》中认为,以大夏政权降卒叛军为主要对象的川籍移民,较之于一般经济性质的移民、军户遣戍换防屯垦的移民,以及罪徒流徙的移民,具有更加突出的军事性和强制性。

  大夏旧部移民到山东,带有强烈的事前精心策划的印记和统一布局的意图,这是其他移民难以见到的。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朱元璋在攻克北平后,即将出兵征讨大夏政权前,精心策划了一个强制性的移民行动:把旧政权的降卒部署到即将展开的巴蜀前线去,让他们为自己打天下。

所以,朱元璋把大夏旧部迁到山东,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与将要开展的战事和将要实现的政治军事目标联系在一起,是朱元璋在明初全国棋盘上落下的一枚重要棋子。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北方有些被他打败的人,并没有顺从新的政权,而是逃亡到海边的小岛上,成为海盗。他们与日本的倭寇勾结,经常侵扰山东“滨海州县”,让当地苦不堪言。

洪武5年(1372)三月,朱元璋设置胶州守卫千户所。第二年,朱元璋任命名将於显为总兵官,出海打击倭寇。没想到,倭寇疯狂报复,加大了对莱州府和登州府的侵扰。

而四川的卫所里有一大批大夏旧部等待着“分配”工作,何不让那些人到山东的卫所去?(这也是将来自铁碓臼的移民安置在平度北部的村庄的原因,孙家窑除外)一方面,以四川兵强大的战斗力,明朝在与大夏的作战中也遭受了很大损失,可以加强山东沿海一带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对大夏政权残余势力起到分化瓦解的作用,从而稳定四川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局势。

由此,一批又一批的大夏旧部将士,奉命开赴到了山东莱州府、登州府等地的卫所中。当然,那些大夏将士在吴祯、於显远征倭寇后,就已有一些人移防到了山东,只是规模没有后来那么大。

迁徙到山东的大夏旧部有多少人呢?目前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估计在数万人,不仅有将士,还有他们的家属。

明朝中期前,实行的是军户制度,即士兵及家属的户籍隶属于军府,军户子弟世袭为兵,未经准许不得脱离军籍。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军户人家,就世代都是当兵的。

所以,被迁徙到山东的大夏旧部将士,除以男丁为主外,还有父子、兄弟、亲戚等同行的,甚至有“姊妹五人”从四川迁去的。他们驻扎在当地,形成了许多自然村落。

那些村落的名字,由军营长官姓氏或村中大姓命名,有的村落名字,则由军户人员的职业取名,如孙家窑村可能以前就是在军中烧窑的。

三、成都前卫驻地,就在成都南门附近

陈世松教授研究认为,在中国的移民史上,大量移民后裔声称祖先来自同一个地方,由此形成了许多讲述祖先的故事。

故事中所称的移民发源地,并不一定是移民的真正祖籍地,大多只是一个重要的移民集合地和出发地。

的确如此,纵观中国史上几次著名的大型移民运动,都有一个显著的地名,如山西洪洞大槐树、苏州阊门、江西瓦屑坝、湖北麻城孝感乡、广东南雄珠玑巷、福建宁化石壁村等。

因此,这个铁碓臼也应该是一个山东川籍移民的集合地和出发地。那么,铁碓臼到底在哪里呢?

清道光《程氏族谱》中说:“我祖宗海于大明之初永乐时,奉旨自四川成都东门里铁碓臼迁于莱郡掖北,卜居柳林头。莱州市南十里堡乡地名志记载:“明初,李姓从四川成都府南关铁碓臼李家迁此建村,取名碓臼李家村。

招远市蚕庄镇地名志记载说:“明洪武年间,王氏祖由四川成都府华阳县南门外铁碓臼王家,迁至莱州市西广儿头。”

上述3个记载,都说铁碓臼位于成都府华阳县(今属成都锦江区)偏南的一个地方。明初时,在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事情发生?《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4年九月,明朝在四川境内设置的第一个卫所——成都前卫,就在这里。

成都前卫的具体位置在成都府治南6里,属于华阳县境内,处在成都东城偏南、紧邻南门且与成都东门不远的地方。到了清初,明朝在成都设置的前中右后4个卫所的公署,都被废弃。

设在华阳县的成都前卫公署虽然不复存在了,但建在公署旧址上的前卫街却一直保存了下来。遗憾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前卫街也从成都地图上消失了。

尽管如此,也没有说明成都前卫与铁碓臼有什么直接联系。从字面上理解,碓臼,就是打米机还没出现前用来舂米的碓窝,一般都是用石料做成,很少有用铁做的。

难道说,成都前卫所在地的地名叫铁碓臼?这种可能性比较小。陈世松教授另辟蹊径地认为,这得把成都前卫驻地的客观环境联系起来解读。

失去人身自由的大夏政权降卒,被集中关押在一个类似集中营的卫所里,成天所见的,不外乎就是军营里的物什。军营里什么东西能给他们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呢?

四、成都府铁碓臼,真相隐藏在传说中

  答案是:明初军队的旌旗。明朝军队非常看重旌旗,军中旌旗名目繁多,旗杆制作也非常讲究。

旗杆一般用木头做成,杆顶用铁制的枪头套上去;杆底大多制作成葫芦形状,目的是便于插旗。有的旗杆还在底端加套一个铁制的“枪头”。这个“枪头”上大下小,呈圆锥形,很像一个微缩版的碓臼。

用这个“枪头”的好处是,行军时,可以把“枪头”卸下来,便于手拿旗子;扎营时,把“枪头”套上,方便插在地上。这样的旗杆,是大夏降卒此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所以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们,根据自身生活经历,这种铁“枪头”很容易让他们想起老家舂米时用的碓窝(有可能那时不叫碓窝,叫碓臼),所以形象地将其称为铁碓臼。甚至有可能私下里就把成都前卫军营称为铁碓臼,就像给人取外号一样。

那些大夏降卒在成都前卫集中生活一段时间后,被遣发到四面八方,有的到了山东胶东半岛。时隔多年后,在山东相对稳定的生活中,他们会时常回忆起在成都前卫军营中所见到的一切,尤其是军营中无处不在的军旗以及那一个个微缩的铁碓臼般的“枪头”。

在给后代子孙讲述那段过去的岁月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用铁碓臼这个通俗而形象的词语来代指成都前卫所在地。于是,后世子孙在回忆先祖来自何处时,就根据口口相传下来的说法,说成是来自“四川成都府铁碓臼”了。

而潜藏在传说背后的历史真相,随着岁月的流逝,反而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就像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后遗症”一样,大家都认为祖先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

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山东的川籍移民后裔在说祖源地时,都要把铁碓臼加上去呢?

陈世松的观点是,在一个众多移民聚居的社会中,不同地区、不同省籍的移民后裔,受到不同的文化心理积淀的影响,在传承祖先记忆、讲述祖先来历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生存策略。

最早进入山东胶东半岛的四川移民家族,凭借迁入时间早、较早融入当地社会,因此能率先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在当地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对他们而言,认同铁碓臼、认同原乡四川,就等于承认其社会地位。

所以,对成都府以外的其他州县的移民后裔来说,把自己的祖籍与成都府华阳县铁碓臼挂上钩,意味着他们对迁入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社会地位最高的移民前辈的附会和认同。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的祖先是从成都前卫以外的卫所出发迁徙到胶东半岛的,他们因为没有办法考证先祖的真正籍贯地而随大流盲从。就像湖广填四川中,都跟着说是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这是一种记忆上的彼此混淆、互相影响的结果。

莱州市南十里堡乡地名志记载:“明初,李姓从四川成都府南关铁碓臼李家迁此建村,取名碓臼李家村。

招远市蚕庄镇地名志记载说:“明洪武年间,王氏祖由四川成都府华阳县南门外铁碓臼王家,迁至莱州市西广儿头。”

上述3个记载,都说铁碓臼位于成都府华阳县(今属成都锦江区)偏南的一个地方。明初时,在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事情发生?《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4年九月,明朝在四川境内设置的第一个卫所——成都前卫,就在这里。

成都前卫的具体位置在成都府治南6里,属于华阳县境内,处在成都东城偏南、紧邻南门且与成都东门不远的地方。到了清初,明朝在成都设置的前中右后4个卫所的公署,都被废弃。

设在华阳县的成都前卫公署虽然不复存在了,但建在公署旧址上的前卫街却一直保存了下来。遗憾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前卫街也从成都地图上消失了。

尽管如此,也没有说明成都前卫与铁碓臼有什么直接联系。从字面上理解,碓臼,就是打米机还没出现前用来舂米的碓窝,一般都是用石料做成,很少有用铁做的。

难道说,成都前卫所在地的地名叫铁碓臼?这种可能性比较小。陈世松教授另辟蹊径地认为,这得把成都前卫驻地的客观环境联系起来解读。

失去人身自由的大夏政权降卒,被集中关押在一个类似集中营的卫所里,成天所见的,不外乎就是军营里的物什。军营里什么东西能给他们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呢?

四、成都府铁碓臼,真相隐藏在传说中

  答案是:明初军队的旌旗。明朝军队非常看重旌旗,军中旌旗名目繁多,旗杆制作也非常讲究。

旗杆一般用木头做成,杆顶用铁制的枪头套上去;杆底大多制作成葫芦形状,目的是便于插旗。有的旗杆还在底端加套一个铁制的“枪头”。这个“枪头”上大下小,呈圆锥形,很像一个微缩版的碓臼。

用这个“枪头”的好处是,行军时,可以把“枪头”卸下来,便于手拿旗子;扎营时,把“枪头”套上,方便插在地上。这样的旗杆,是大夏降卒此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所以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们,根据自身生活经历,这种铁“枪头”很容易让他们想起老家舂米时用的碓窝(有可能那时不叫碓窝,叫碓臼),所以形象地将其称为铁碓臼。甚至有可能私下里就把成都前卫军营称为铁碓臼,就像给人取外号一样。

那些大夏降卒在成都前卫集中生活一段时间后,被遣发到四面八方,有的到了山东胶东半岛。时隔多年后,在山东相对稳定的生活中,他们会时常回忆起在成都前卫军营中所见到的一切,尤其是军营中无处不在的军旗以及那一个个微缩的铁碓臼般的“枪头”。

在给后代子孙讲述那段过去的岁月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用铁碓臼这个通俗而形象的词语来代指成都前卫所在地。于是,后世子孙在回忆先祖来自何处时,就根据口口相传下来的说法,说成是来自“四川成都府铁碓臼”了。

而潜藏在传说背后的历史真相,随着岁月的流逝,反而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就像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后遗症”一样,大家都认为祖先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

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山东的川籍移民后裔在说祖源地时,都要把铁碓臼加上去呢?

陈世松的观点是,在一个众多移民聚居的社会中,不同地区、不同省籍的移民后裔,受到不同的文化心理积淀的影响,在传承祖先记忆、讲述祖先来历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生存策略。

最早进入山东胶东半岛的四川移民家族,凭借迁入时间早、较早融入当地社会,因此能率先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在当地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对他们而言,认同铁碓臼、认同原乡四川,就等于承认其社会地位。

所以,对成都府以外的其他州县的移民后裔来说,把自己的祖籍与成都府华阳县铁碓臼挂上钩,意味着他们对迁入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社会地位最高的移民前辈的附会和认同。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的祖先是从成都前卫以外的卫所出发迁徙到胶东半岛的,他们因为没有办法考证先祖的真正籍贯地而随大流盲从。就像湖广填四川中,都跟着说是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这是一种记忆上的彼此混淆、互相影响的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莱州村落中七成是四川移民村,明朝初年川人缘何移民胶东?
“湖广填四川”及移民文化
您肯定是个“假四川人”!
四川古镇 | 双流太平
成都平原的林盘与农耕文化
说说“湖广填四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