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权威解答︱“水检法”?真假鉴酒大忽悠!
近来,朋友圈盛传一段所谓“加水鉴别真假酒”的视频,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
临近年关,酒作为节庆必备的快速消费品,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加水即可鉴别酒的真假,这样的视频不仅极具蛊惑性,而且严重误导了人们的消费。
这段视频的核心,就是所谓“水检法”,倒多少酒就加多少水,如果酒中加水之后出现浑浊现象,就说明是“纯粮食酒”;反之,则是酒精勾兑酒。该视频中,“行家”信誓旦旦讲:用这个方式把酒验一下,百分之九十的酒都得扔!
看到这样的视频,小编先是诧异,继而愤怒,禁不住拍案而起,要为视频中被鉴别为“假酒”的酒品正名!
就在不久之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先生就在“问酒论坛”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专门解答:
“市面上很多优质高度白酒,为了便于人们加冰、兑水饮用,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预处理,将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去掉,所以就不会出现遇水浑浊现象。”
他进一步解释: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端白酒加水加冰后为什么不浑浊?是因为企业在生产白酒的时候,就已经预想到消费者饮用时是否需要加冰、兑水?所以,他们在工艺上做了一系列物理化处理,将那些遇水后容易出现浑浊的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物质提前过滤掉了;而有些企业觉得,酒加冰兑水后即便有些浑浊也并不影响饮用和风味口感,所以就没有进行预处理。
为进一步证明此观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在市场上随机选取了近30款白酒产品进行实验。这些酒品从价格上看,有高档白酒也有中低档白酒;从香型上看,有酱、浓、清等各种香型的白酒;从发酵形式上看,包括了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结合法白酒。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高档白酒还是中低档白酒,无论高度白酒还是低度白酒,也无论固态法白酒还是固液法白酒、抑或液态法白酒,加水之后都有浑浊和不浑浊的现象出现。
权威:实验视频
实际上,白酒当中拥有上千种微量成分物质,其中酸和酯与水混合之后很容易产生浑浊。所以,不管是高端、中低端还是液态、固态法白酒,只要其中的高级脂肪酸和酯类物质没有被处理掉,它都会出现浑浊。这跟酒的真假、跟发酵形式是否属于固态、液态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往酒里加水辨别是不是假酒,这一招,是彻头彻尾的忽悠和误导消费者!
就此问题,小编还特意请教了国内某名酒企业酒体设计总工程师,得到了进一步解答:
目前大的酒厂在酿造白酒时,一般都采用反渗透纯净水,水中基本不含杂质,酒的过滤会经过多级处理,产生浑浊的高级脂肪酸、酯类物质大多己被过滤掉了。在工艺上,也可以通过有效控制,使之较少生成易于形成浑浊沉淀的成分。加之现在过滤技术日益成熟,通常情况下,成品酒加水一般不会出现浑浊现象。所以,酒中加水是否浑浊,绝对不是判定酒质真假与好坏的标准。
在上述那个误导视频中,除了加水变浑浊可以证明是纯粮酒的谬论之外,还提到:“不要喝低度酒,尤其50度以下的酒千万不要喝!50度以上的酒也不敢保证是纯粮酿造酒。”
关于低度酒,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先生在日前举办的“问酒论坛”上,同样进行了科学普及,他指出:
“酒度高低,不能作为酒品质量好坏的简单判定。高度酒中有高质量的产品,低度酒中也同样有着高质量的产品。从技术角度来看,好的低度酒对原酒的质量要求更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低度酒在成本上、包括对原酒的品质要求上都更高。”
那么,是不是高度酒更容易喝醉?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徐校长解释道:人醉不醉主要在于酒精的摄入量,酒精多了就会造成醉酒,高度酒、低度酒喝多了都会醉。所以,我们倡导适量饮酒!
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蒸馏酒,无论选料、用曲、工艺都饱含了一代又一代酿酒人的匠心传承与创新发展。看过权威专家们的解读分析,小编不免再次为那个在误导视频里煞有介事忽悠观众的“行家”感到汗颜。这里也提醒广大酒友和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莫将忽悠当高手,莫把真酒当假酿!学会科学鉴酒,切莫轻信谣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水鉴别真假酒”的方法靠谱吗?
8个白酒度数知识告诉你:李白武松酒量不咋的
被误解的低度酒
莫被谣言“醉倒”专家揭开白酒真相
再谈白酒加水浑浊现象
关于白酒度数的5个小知识!白酒度数那么多,到底喝多少度的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