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非常气愤的说到,杀贪官?若把他们都杀了,大清还有几个清官

今天我们来讲一件大清比较大的案件,这个案件发生在我国甘肃地区,这个案件和贪污有关系,发生在乾隆年间,当时朝野震动都很大。

甘肃在我国西部,甘肃在我国古代是出了名的耕读之省,即便是现在,甘肃很多中学在高考中也是非常厉害的,比如享誉全国的会宁一中,完全能够比得过东部的很多高中。

或许这是朴素甘肃人留下的一种优良传统吧,他们把耕读视为一种信仰,总之,这里人们的读书传统是非常浓厚的。

然而在乾隆年间这里发生了一件大的贪污案。我们都知道明清时期是有国子监的,普通民众家里的孩子很难到这里读书,这里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是权贵。

即便如此进入这里读书的人还是非常少,为了能够享受到这里的教育资源,于是就出现了贪污,在这一案件中,很多当地的官员联合在一起,贪污了很多钱财,其中就包括用于为民众赈灾的款目。

这件事情后来被乾隆皇帝知道了,乾隆皇帝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生气,当时他气得是直打哆嗦,乾隆说到,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大案,我要将这些贪官全部杀死,大清还能有几个清官?

虽然乾隆嘴上是这样说的,实际上乾隆皇帝并不会这样做,虽然甘肃当地的官员犯了贪污,但是整个大清干净的官员并不多。

这一贪污事件不仅仅体现在贪污钱财上,这一贪污事件直接引起了甘肃民众的起义,当时兰州差点被起义军攻破,后来乾隆急忙派遣大将镇压,将赈灾的款目补充上,事情才得以安定。

事后乾隆皇帝严惩陕甘总督勒尔谨,封建大吏被撤,甘肃很多官员不寒而栗。很多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都向乾隆皇帝觐见,说自己要将全部积蓄用于赈灾和平乱,这一点很像在“贿赂”乾隆皇帝。

在所有贪污官员中,有一个官员的故事比较有意思,这个人的名字叫王廷赞,他说自己为赈灾献出四万两,就是因为此人吹牛皮,后来甘肃一大批贪官全部被揪了出来。

根据清朝史料记载,从国子监的贪污算起,数万捐生交了黑钱,官员收的黑钱多达一千五百万两,数目极为惊人。

在这场贪污案中,主犯是一个叫王亶望的人,他是家人为他捐的官,后来他还当上了浙江巡抚,因为此人后来形式主义比较严重,不久就被撤掉了。

其实,王亶望的贪污并不是一次,在捐监之前就有海塘工程和收税的贪污,此人在贪污的过程中,瞒着朝廷巧立各种名目,很多和他沆瀣一气的官员也经常遭他的盘剥,在贪污的路上王亶望是越走越远。

之后,王亶望所有的罪行全部被乾隆皇帝知道了,后被乾隆皇帝杀死。王亶望在藏银子上也费尽了心机,他让下属送银子的时候,全部将银子放进酒坛中和菜篮子中。

王亶望除了自己贪污外,他的亲信也是使劲的贪,为了将银子藏好,他们把所有的银子兑换成了金子,然后将这些金子放在粪坑中,最后还是在一番拷打之中才交代出来。

在清查王亶望贪污数目的时候,乾隆将自己最信任的和大人请了出来,他找和珅商量,希望和珅能够给他一些建议,和珅在乾隆面前非常能打迷糊眼,他说自己也不知道该杀谁,也不到谁有冤情,希望大家廷议。

于是这个事情又交给乾隆解决了。这时候乾隆已经身心疲惫了,他不想将所有的官员都处理掉,不过在这次案件中,乾隆也算大开杀戒了,受到惩罚的官员两百多人,其中有斩首的,也有被流放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明知和珅贪污,为何却从未动他?只因他这两类钱从来不碰
[煮酒论史]聊聊清乾隆年间最大的甘肃贪腐案
乾隆王朝惩贪第一大案镜鉴
晚清为什么贪官多
公元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全省贪污窝案
“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雍正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火耗归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