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近十年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特点评析(转文)
   一、强调写作主体的研究,重视写作兴趣的激发
   1998年以来,研究者分别从写作主体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中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者认为,写作并不仅仅是“写”的问题,它更多的是学生“有没有米”和“怎样去生产米”的问题。为此,写作主体必须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采集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生活素养、知识素养、思想素养和审美素养。
   要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就要点燃他们的写作激情,激发他们的文学梦想。一旦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编织美丽的文学梦,那么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有感动洋溢于他们的心田,有精彩诉诸他们的笔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证明:教师如果对孩子们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少年儿童必然会产生喜悦之情,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潜能。教师要对教育充满梦想,对学生充满信心,要无限信任学生的文学潜能。这种期待和信任,能使孩子感动,并为之欣喜,从而激励他们对文学满怀梦想,对创作充满信心,真正让他们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只有在不怕作文的基础上才能写好作文,学生只有在对作文感兴趣的前提下才会主动学习写作。作文教学应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期待每一次作文课的到来。
   教师要让学生在写作文时保持浓厚的兴趣,就应该给学生自由,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共同漫游,向那‘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的王国’前行”(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
  
 二、研究具有时代特色,面对现实积极探讨
   1.围绕语文新课标,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
   新课标提出了许多新理念,为语文教改指明了方向,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思路。为此,研究者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并将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与新课标相对照,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指明了具体的改进途径。
   关于新课标与中学作文教学的研究论文有很多,如《我看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曾令格)、《新课程作文教学值得探讨的三个问题》(赵克明)、《构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写作教学新思路》(王选遨)、《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作文教学研究》(杨岗)等。
   总体上看,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对理念的阐释较多,对具体做法的探讨较少。因此,研究者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积极寻找新课标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新思路。
   2.结合中高考新动向,努力探讨作文教学新出路。
   作为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最不能回避的恐怕就是中高考了,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同样绕不开这个话题。中高考作文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每年中高考作文题的预测、分析、评论;对应试技巧的介绍、指点;对有关评分标准和政策的研究;对“中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与“新课标”的“相关性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篇文章——《中考作文十年述评》(沈逢桥)和《高考作文十年述评》(苏盛葵),二者尽管篇幅不长,却总结出了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最主要的命题特点和发展走势,为今后的中高考作文指导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
   3.面对信息化社会,主动探究网络作文教学。
   在电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回避“作文和网络”的关系。近几年来,研究者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探讨“网络写作”“网络与中学生作文”“多媒体作文教学”等新问题,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当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有些研究者不能辩证地看待网络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只看到其负面影响,看不到其积极作用;二是有些研究者不能辩证地看待网络对作文教学的影响,一味地夸大它的正面价值,而忽略了它的局限性;三是有些研究者的研究过于偏向电脑的“纯技术”问题,研究成果虽然很多,研究也很深入,但推广起来很困难,普及性不够强。笔者认为,传统写作也好,网络写作也罢,它的本质还是写作,我们所有关于网络写作的研究都不能脱离这一本质,我们的研究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延展性探索;否则,我们的研究就将偏离正确的轨道,就将与我们研究网络写作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重视作文教学经典案例和作文教改实验的研究
   教师要实现从“教书匠”到“学者型教师”的转型,学会案例分析与研究是必由之路。
   在新课程实验中,教师“积累”的“专家理论”很多,但总觉得都高深莫测,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与实践严重脱节。为此,许多教师产生了困惑,甚至对新课程理念也产生了怀疑。针对这些困惑,教师不妨选取典型事例写成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师为应付培训而被动地学习教育理论,使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落到实处,使案例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同时,教师不断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理论的过程,这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能使教师不断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案例研究是小儿科,登不了教学研究的“大雅之堂”,认为案例研究只是对现象和过程的再现,缺乏理论的高度和内涵的深度。然而近年来,案例研究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少专业杂志也相继发表了许多中学作文教学的经典案例,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可资借鉴的直接经验。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在作文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如“成就感目标作文教学”实验、“感悟作文训练法”实验、“线式作文教学法”实验、高中“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作文合作学习”实验。研究者通过科学的设计、艰苦的探索,在理论指导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符合中学生作文实际及中学作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结论,不仅提高了参加实验的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丰富了研究者自身的作文教学理论,并使他们在作文教学的理念上有所突破。
   
四、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越来越走向自身的本真
   于漪老师认为:“学生作文……只要求掌握常用的表达方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明白晓畅地用文字表达出来。”作文并不神秘,只不过它曾经被我们“想”得复杂了,“弄”得高不可攀了。近几年的作文教学研究越来越走向自身的本真,研究的方向也越来越精准。
   1.重视写作主体的生活积累,提倡“我手写我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中学生写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广阔的社会生活才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只有熟悉生活和了解生活,才能深刻地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李怡安认为“作文是对生活的审美”,蒋昌文主张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周会中、刘元德提倡“让作文衔接生活”,陈宝贵则强调中学生应该“研究生活”。这些观点对我们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2.重视写作主体的思维开发,提倡“自由地表达”。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马正平教授在《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中则特别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他指出:“实际上,强调写作动力、写作思维的写作教学思想都可概括为动力学的写作教学思想。写作思维作为写作能力的核心,对于写作的书面语言活动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先在性、原初性、前提性的性质,而这种性质正是我们所谓的‘动力性’的性质。”写作中的观察、采集、感受、想象、立意、选材、结构、谋篇、行文、修改,都是在思维的支配下进行的。很多研究者对中学作文中的思维能力进行了研究,对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等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对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研究者认为,学生写作时思维能力最重要,它可以决定文章思路的多向、流畅,可以影响文章结构的完整、严密,可以决定文章主题的正确、深刻,还可以影响文章各方面的个性、特色。
   3.重视写作主体的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化写作”。
   人们越来越厌恶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的文章,越来越欣赏千变万化、异彩纷呈的文字。当今,个性化、独创性、创新精神、主体意识、个性写作、个性化教学之类的短语,经常被我们听到或看到,这从另一角度反映出我们“个性”与“自我”的极度缺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一要求正突出了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
   而个性化写作的研究不仅在舆论导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云南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6770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十年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 - 教学论文 - 流星之家
如何用思维导图指导论文写作?
“写中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课题申请书填写范例参考 >> 正文
高中实效性读写结合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数学写作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验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