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少将能当铁道兵司令?

从1953年铁道兵成立,到1983年并入铁道部,共有六任司令员,其中有两位开国上将:首任司令员王震和最后一任司令员陈再道;三位开国中将:第二任司令员李寿轩、第三任司令员张翼翔、第五任司令员吴克华;一位开国少将:第四任司令员刘贤权。经常有人问:为什么少将能当铁道兵司令?提这样问题的人,是不了解我军的军衔制。

1955年刘贤权少将

我军于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在正式实行军衔制之前,1955年5月20日,国防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编制军衔》,明确规定了各级军官基准职务的编制军衔为一职一衔或一职两衔。其中,军兵种司令员、政委的编制军衔为上将。

王震当时是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授衔上将,符合编制军衔的规定。1956年5月,王震出任新成立的农垦部部长。1957年9月,铁道兵副司令员李寿轩中将接任铁道兵司令员,铁道兵副政委崔田民中将任铁道兵政委。两人都是中将,低于编制军衔。

由于我军首次授衔时有意将军衔压低,1955年授衔后,各级军官实际军衔低于编制军衔的情况很普遍,50年代中后期大军区、兵种的主官不少是中将衔,如北京军区政委廖汉生、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王恩茂、炮兵政委邱创成、装甲兵政委向仲华、工程兵政委黄志勇等。因此,1957年铁道兵司令员、政委是中将也属正常。

1960年,根据当时军官的实际军衔情况,国防部重新修订颁发了军官职务编制军衔。鉴于1955年编制军衔表中部分军官职务一职设一衔不宜实行,新的编制军衔取消一职一衔的规定,改设一职多衔。实际上,是将下限压低了,使得军衔偏低的现象“合法化”。其中,军区、军兵种司令员、政委的编制军衔为中将—大将。这样,当时铁道兵司令员、政委的中将军衔虽然偏低,但也在编制军衔规定范围之内。由于我军首次军衔制在军衔晋升方面不完善,各级军官普遍不能正常晋升,特别是将官,从1955年授衔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10年中竟无一例晋升,这在任何实行军衔制度的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否则,李寿轩、崔田民两中将肯定能晋升上将。

开国中将张翼翔是1968年6月出任铁道兵司令员的,此时,我军首次军衔制已经取消3年了。

再来说说刘贤权,他是1955年9月授的少将,授衔时,正在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此前他的任职是海南军区兼第四十三军第一副司令员,为副军职。1957年9月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后,到沈阳军区任三十八军军长。三十八军是刘贤权的老部队,他曾任三十八军一一四师师长。他也是继李天佑、梁兴初、江拥辉之后“万岁军”的第四任军长。1960年5月,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军长当军区副参谋长,算不上提升。1963年6月,刘贤权调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青海省军区司令员,提升到大军区副职了,而且授少将也8年了,按说应该晋升中将了。但是,刚才说过,当时军衔不能正常晋升,尤其是将官。不久,1965年又取消了军衔制,刘贤权的少将军衔一直没能动一动。

后排左一刘贤权少将

1968年9月,刘贤权被任命为铁道兵政治委员,当时铁道兵司令员是张翼翔。11月,刘贤权任铁道兵党委第一书记。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刘贤权任中共军委中央委员,军委中央办事组成员。5月,任铁道兵司令员、铁道兵党委第一书记。

军委委员和军委办事组成员,位高权重,比一般的大军区级主官要高。铁道兵历任领导在职时当上军委委员的,除了刘贤权,还有1977年8月铁道兵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吕正操入选中共十一大的军委中央委员。那一届王震也是军委委员,后来还增补为军委常委,但王震不是以铁道兵领导的身份,他离开铁道兵已20年了。

60年代末的军委办事组取代了军委常务会议,组长是总参谋长,成员有10人,主要是三总部、海军、空军、北京军区的一把手。刘贤权能进入军委领导中枢,在铁道兵历任领导中只此一例。如果此时有军衔,刘贤权妥妥的上将。所以,别再提少将了,那是14年前的事了。

1975年刘贤权

实际上,不仅是刘贤权,到60年代后期,很多开国少将走上了大军区正职的岗位,如:丁盛,1955年少将,1969年广州军区司令员;刘丰,1955年少将,1967年武汉军区政委;龙书金,1955年少将,1968年新疆军区司令员;肖思明,1955年少将,1968年新疆军区第二政委;吴烈,1955年少将,1967年第二炮兵第二政委;陈宏,1955年少将,1969年装甲兵司令员;李真,1955年少将,1969年工程兵政委,等等。

别说开国少将了,也有1955的大校甚至上校此时已干到大军区正职了,如:阎仲川,1955年上校,1960年大校,1969年副总参谋长;陈继德,1955年大校,1970年副总参谋长;田维新,1955年大校,1960年少将,1969年治部总政副主任……

按正常情况,他们的军衔都应该是上将,少将或大校只是他们从前曾经获得的军衔。

笔者前些年在八宝山参加一位开国少将、原某大军区政委的告别仪式,规格很高,也很隆重。有两个战士十分不解,在边上小声议论:“怎么一个少将这么隆重?”他们哪里知道,这个告别仪式,不是按少将的规格,而是按上将(正大军区职)的规格。一样的道理,刘贤权当铁道兵司令员时早就跟少将没关系了,如果有军衔,就是上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8年我军实行新军衔制,首次授衔授了17位上将,授了多少中将?
八路军将领(第一二九师暨晋冀鲁豫军区篇)[2]
1955年大授衔之后,为何专门给2名将领补授上将?
说说55年的军衔——大校:遗憾的一级
志愿军战斗序列
55年大授衔,铁道兵走出了10位开国将军,为何只有1位师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