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葛村榼子”走向了世界

【中国好手艺⑧】

“葛村榼子”走向了世界

讲述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葛村榼子”非遗传承人王承厚

胶东人爱吃面食,逢年过节,餐桌上必备大馒头。“梅兰竹菊”“飞鸟游鱼”……要做出各色花样的馒头,离不开模具——榼子。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都刻进了榼子里、印在了馒头上。

从明末清初开始,做榼子就是俺葛村王家祖祖辈辈的好手艺。13岁那年,爷爷扔给俺一筐刻刀,说:“去!跟你叔学做榼子去!”哪承想,这刻刀一拿就是45年,再没放下过。

一般来说,梨木做的榼子最好。做一个榼子,得经过十几道工序:摸墩、切割、下料、气蒸、起框、拉荒、雕纹……一道都不能省。平刀、挖刀、鱼眼刀……木屑纷飞之间,一块呆头呆脑的木头,仿佛被施了魔法,一下子变得婀娜多姿起来。

榼子的纹样,不下200种呢。这活计,最忌偷工减料,你看这片鱼鳞,哪怕是短了半毫米,印出来效果就差远喽。

前些年,因为机器榼子兴起,手工榼子买的人少了。俺只好外出打工。一次,俺给工友们露了一把榼子手艺,大家惊叹不已,连厂领导也来劝俺:“厂里的活谁都能干,但你这手艺,可不是谁都能会的!”

这点醒了俺:好!回家创业去。

这些年,政府越来越重视手艺人。不但每年给补贴,还扶持非遗传承人开店。俺家小子和闺女也争气,通过互联网,把“葛村榼子”卖到了世界各地。

(光明日报记者刘艳杰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2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磨刀与灯
两分钟教你学会蒸大白馒头,暄软香甜,外面花钱学不到这手艺
【童年记忆-专栏】母 亲 / 文:刘晓梅
橄榄核雕名家介龙,三十余年沉淀造就深厚刀工
你究竟是想一辈子XXX,还是改变世界?
一块豆干 一个村庄的福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