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兰亭,北金谷”的不同结局

(图)《金谷诗序》

中国古典园林,曾有“南兰亭,北金谷”之说。随之而来的文学经典,便是《兰亭集序》与《金谷诗序》。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倒是十分耐人品味,很有意思。

在中国,稍微喝了一点墨水的都知道《兰亭集序》,它可真是字字玑珠,价值连城。后人称其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兰亭集序》无疑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为历代书法家视为圭臬。


(图)《兰亭集序》

说起《兰亭集序》就得说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又称之为《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图)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这里又得说起《兰亭集序》的来历。

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的一些国家顶级军政明星、名流高士,如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持才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等42人,来到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修禊”。“修禊”是中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这一天天朗气清,在淫雨霏霏的江南,这样的天气真是好的不得了。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是那样恬静宜人。于是,42位名士雅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旁,然后由书僮将漆制的酒杯盛满美酒,放入缓缓流淌的小溪中,任其飘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引杯饮酒,然后限时赋诗一首,作不出诗者罚酒三杯。

这次兰亭雅集,有11人各写了两首诗,有15人各写了一首诗,有16人做不出诗被罚了酒,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就被罚了酒,因而清代有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他:“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酒喝好,诗写成,汇编成一本诗集,叫《兰亭集》,大家公推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应允,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身心舒畅,一气呵成,写下了28行,324字,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据说王羲之第二天醒来,一看自己写的《兰亭集序》也是惊叹不已,再拿起笔来写,却怎么也写不出那样的韵味了。

但是,就在这次集会的58年前,有一次形式和内容都十分相似的“金谷宴集”。并且,在当时,“金谷宴集”名气远远大于“兰亭修禊集会”。

那么“金谷宴集”又是怎么回事?

公元296年(西晋元康六年),石崇在自己的豪华别墅洛阳金谷园举行盛宴,邀集当朝的达官政要、名人雅士30人。他们以为文酒之会,吟诗作赋,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文人聚会“金谷宴集”。30位名士留下了一本诗集,名曰《金谷诗》,大家一致推荐主人石崇为诗集作序,就这样,石崇留下轰动一时的《金谷诗序》。

参加“金谷宴集”的有哪些厉害人物呢?

这30位名人中,就有“金谷二十四友”中的一些人物。


(图)金谷二十四友

“金谷二十四友”又是怎样的一群人物呢?

据《晋书·刘琨传》记载:贾谧、刘琨、潘岳、陆机、陆云兄弟、欧阳建、左思等二十四人,经常在石崇的别墅金谷园中聚会,他们谈论文学,吟诗作赋,时人称之为“金谷二十四友”,又称“文章二十四友”。而这个小团体几乎垄断了西晋文坛所有的“泰斗级”人物,可以称得上是西晋文坛的一个缩影,在当时,真可谓声名显赫。

还是简单的介绍几位“金谷二十四友”中的人物。

石崇,西晋巨富,爱好摆阔炫富,曾经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的那位。可是石崇不光是大富大贵,人家还是西晋文学家呢。

贾谧,封为鲁国公,当朝皇后贾南风的亲外甥,大受皇后的宠幸,但人家可不是草包,“(贾)谧好学,有才思”,是个文学青年,当时有人拍马屁说,贾谧文章,可与汉代大才子贾谊比肩。

潘安(即潘岳),就是号称“古今第一美男”的那位。潘安可不是绣花枕头,人家是西晋著名文学家,排在“金谷二十四友”之首。

刘琨,就是“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那位。他是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他的诗多描写边塞生活。

左思,西晋著名文学家,就是《三都赋》写成,造成“洛阳纸贵”那位。

陆机、陆云二兄弟,三国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都是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的说法(“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

难怪《世说新语·企羡》中说:“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已故石崇,甚有欣色。”意思就是:当王羲之得知人们把《兰亭集序》和《金谷诗序》并列,认为他和石崇相当,心情非常的高兴。

王羲之自己清楚,人家“金谷二十四友”当年搞“金谷宴集”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呢。58年后,他们搞的“兰亭修禊集会”很像是崇拜前辈“金谷二十四友”,模仿人家的“金谷宴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感情基调、行文结构、章法布局等,很大程度上都是模仿石崇的《金谷诗序》。

可是今天,《兰亭集序》为什么家喻户晓,而《金谷诗序》却鲜为人知呢?

我想大概有这样几点原因。

在书法艺术上,二人不可同日而语。王羲之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晋书·王羲之列传》中记载:“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传记中大量记载了他成长为伟大的书法家的过程。加上后来几个朝代,特别是唐朝统治阶级的极力推崇,他被尊为“书圣”,成为后世崇拜的书法名家和学习楷模。

石崇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官员、豪富,《晋书·石崇列传》中记载:“(石崇)少敏惠,勇而有谋。……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好学不倦,以疾自解。顷之,拜黄门郎。”传记主要记载了他的一些炫富行为,而关于他书法上的造诣史书上并无片言只语。

王羲之和石崇二人在书法艺术上相比,那时天上地下的差别。

在精神品格上,二人也是相差甚远。王羲之一生醉心于书法艺术,对于名利利禄,则看的很淡泊。“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晋书·王羲之列传》)在达官贵人面前,王羲之也充分的显示了读书人的气节,“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晋书·王羲之列传》)

再看看石崇的表现。石崇和美男子潘安巴结讨好贾谧,和贾谧一起号称“二十四友”,贾谧每次外出,石崇遇到了,赶紧下车,站在路边,望着远去的灰尘而顶礼膜拜。对于权贵,石崇竟然卑贱巴结到如此地步。“(石崇)与潘岳谄事贾谧。谧与之亲善,号曰'二十四友’。广城君每出,崇降车路左,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晋书·石崇列传》)

在生活作风上,二人更是天壤之别。王羲之崇尚节俭,“雅好服食养性”“食不二味,居不重席。”王羲之在院子里栽下了一些桑树,春天,他带着自己的孩子,抱着孙子在园子里游玩,看到有熟透了的桑葚,他就摘下来,平均分给孩子们吃,以此做游戏玩,用这种方式教育子孙敦厚谦让的优良品质。

反观石崇,他在洛阳,集天下的珍奇异宝,营造了豪华无比的别墅——金谷园。他家的厕所,豪华的让人不敢去。他搜集天下美女,供自己纵情声色。让美女劝客人喝酒,客人不喝酒,他就杀了美女。他和皇帝的舅舅王恺比富,把蜡烛当柴烧,吃食用尽天下的山珍海味,用丝绸围了五十里远的屏障等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生活如此奢靡的人,他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行会好吗?他的家风会醇厚、会流芳百世吗?他的所作所为会被人们敬仰吗?

王羲之和石崇的故事能给我们精彩的回答。

苏东坡在《右军斫脍图》中评论道:“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也;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

人的精神品质、道德品行不高,即使富有才华,也被世人所瞧不起。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人们认为应该是蔡京,但蔡京身为“六贼”之一,后人不齿其为人,所以把他换为蔡襄。“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让纪委查处了,到处都忙着下匾牌,除题字印记。德才兼备,方可久远,这,就是生动的例子。

这正是为什么“'金谷’名在先,'兰亭’声于后。”的答案。

附:金谷二十四友

刘琨、陆机、陆云、欧阳建、石崇、潘岳、左思、郭彰、杜斌、王萃、邹捷、崔基、刘瑰、周恢、陈昣、刘汭、缪征、挚虞、诸葛诠、和郁、牵秀、刘猛、刘舆、杜育。


兰亭四十二仕

在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古代春天的修禊日),四十多位东晋的明星应东道主会稽内史王羲之的邀请,亮相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饮酒、写诗、观山、赏水,魏晋以来显赫的家族差不多都到齐了:王家、谢家、袁家、羊家、郗家、庾家、桓家……这42人的具体名单是: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王凝之、王玄之、王蕴之、王丰之、王肃之、王彬之、王涣之、徐丰之、曹茂之、曹礼、曹华、孙绰、孙统、孙嗣、谢安、谢万、谢瑰、谢腾、谢绎、郗昙、庾友、庾蕴、魏滂、桓伟、羊模、孔炽、后绵、刘密、虞谷、虞说、任儗、袁峤、华茂、劳夷、华耆、卞迪、丘髦、吕本、吕系。东晋旷达、清雅、飘逸、玄远的时代气质使得这次聚会完全丧失了政治色彩,哪怕组织者王是会稽市长,哪怕参与者大多都是会稽和建康的军政大腕儿。可以说,这次聚会完全是生命的、内心的、山水的。


前后结局不同,今人唏嘘,有诗为证:

金谷花落满地烟,
兰亭水曲永和间。
诗书同名甲天下,
南北别样情两端。

注释:
注:南兰亭、北金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园林代表。金谷园的主人是西晋大富豪石崇。石崇曾邀请三十位名士饮酒作诗结集,石崇撰写《金谷诗序》,名贯天下。后败落,园林无人问津。永和九年,王羲之在绍兴召集四十二位文人相聚饮酒作诗结集,王羲之作序《兰亭集序》而名闻天下。一个令人羡慕,一个令人唏嘘。两相对照,差别甚远,引发后人深思,遂有“南北别样情两端”之感。


原标题:《兰亭集序》与《金谷诗序》

*作者:李昌宝,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摘录后有所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推荐他为永嘉太守,谢灵运追寻他的脚步来赴任,为《兰亭集序》写跋的温州太守孙绰
《兰亭序》还是这个版本的好!
望兰亭
兰亭雅集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
王羲之《兰亭序》单字放大,太震撼!放进口袋随时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