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实:50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反潮流小英雄”黄帅,后来如何?

黄帅,在中国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而她的人生经历却不像名字那样平凡。

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学生,却成为了社会的焦点人物。

在中国,究竟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历史话题,而作为“反潮流小英雄”的黄帅,如何当得起“英雄”这样的称号,在时势的背后,这个小学生优势怎样被推向了历史的前沿。

一篇“走红”的日记

1973年,十二岁的黄帅就读于北京市的一所小学,五年级的她对于事物的看法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这时,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确实有点“过于成熟”。

因为那时社会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幼小的黄帅并不清楚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当时,黄帅就读的五年级二班,来了一个新的班主任。

这位班主任年龄实在是太年轻了,只有二十来岁,和黄帅也就相差最多十岁,这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方式方法总有一些简单粗暴。

除了是班主任之外,这名小伙子还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负责教授学生语文知识。

在讲课的过程中,班主任会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不许小声说话,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惩罚。

教师批评和惩罚不听话的学生,无论是在同学还是家长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年龄尚且幼小的黄帅,并不这样认为,她有着自己的看法。

班主任为了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会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认真写日记,并且将写好的日记交上来,他会一本一本地进行检查和批改。

对于学生的日记,这位老师的要求非常明确,第一要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第二不能出现错别字。

黄帅对于老师的这两点要求矢志不渝地遵循着。

  1. 班里的一名同学没有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的时候做一些小动作,被班主任叫到跟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且大声说道:“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

全班同学都被班主任的威严震慑到了,但是作为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黄帅来说,班主任这样的行为是不妥当的。

于是,在当天写日记的时候,黄帅就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真实想法写了进去,但没想到会招来班主任的“打击报复”。

黄帅在日记中究竟写了什么?会让老师这样对待她呢。

原来,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老师对同学的严厉批评已经很多了,但是对同学们的耐心帮助却很少,拍桌子,瞪眼睛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希望来时对同学们的错误能够耐心帮助和指正,说话的方式应该多注意一下。”

这样的话很难想象会出自一个五年级学生之口,更让班主任没有想到,如今自己的学生竟然会在日记中“教训”起自己了,这简直是荒唐至极。

黄帅天真地认为,自己在日记中说出的真心话,会让老师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想到这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黄帅说道:“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

不仅如此,老师为了给黄帅深刻的教训,用命令的语气告诉全班同学,要对黄帅的错误行为进行严厉的批判,并且警告全班同学不要和黄帅“同流合污”,及时与黄帅划清界限。

对于学生来说,被孤立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学生出现心理上的疾病,当一位老师带头孤立学生的时候,那么这名老师是非常不合格的。

身为一名老师,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会彻底改变学生的一生。

老师的打击,同学的孤立,让黄帅感到非常沮丧,她想不通,明明是自己说出了真心话,结果却是这样,究竟是谁的错。

她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吃饭逐渐没有胃口,睡觉会被噩梦惊醒,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精神和心理上已经承受了超出同龄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黄帅看到了自己家中的一份报纸,这份报纸是《北京日报》。

她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要将自己的苦恼写给报社,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帮助。

没想到,这样看似一个无奈的选择,却是使她成为了“小英雄”。

一段难以磨灭的往事

黄帅是一个越挫越勇的孩子,她并没有被老师吓倒,而是激发起了她的斗志。

她将自己的想法和内心的困惑,写成了一封六百多字的信,将其寄给了《北京日报》的编辑,她希望这个编辑们能够解答自己的困惑。

黄帅将自己的这段时间的遭遇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了出来,在最后她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内心的疑问“究竟我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难道还要我们新时代青少年再做旧教育制度'师道尊严’奴役下的奴隶吗?”

她在信心中所提到的“师道尊严”一词,是自己的父亲教给她的。

当她将自己的处境告诉自己的父亲的时候,父亲决定替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

于是,黄帅的父亲便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市教育局,向有关的领导反映情况,幼小的黄帅第一次从父亲的口中知道了“师道尊严”的真正含义。

一开始,报社的编辑对于这位小学生的来信并没有多大兴趣,因为在大人眼中,这不过就是小孩子发发牢骚。

但是,信中的“师道尊严”触发了这位编辑敏感的政治神经,于是将这封小学生的来信交给了上级领导。

上级领导看到这封信之后,当即表示此信“意义非凡”,并批示“这不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事,”

报社告知黄帅,要将她的这封信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并且以这封信为突破口,要在全国上下掀起一场教育界轰轰烈烈的“反潮流运动”。

幼小的黄帅哪里会知道,她的这封信会被当时的反党分子所利用,成为了他们政治操控的工具。

很快,黄帅信中的内容被《北京日报》刊登在了头版头条,就连《人民日报》也在头版头条进行了转载,一个小学生的信,竟然成了全国人民争相学习的素材。

在学校,学生们被“破师道尊严”“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等口号所蒙蔽,全国上下的教学秩序已经没有变得无序,正常的教学工作也已经无法展开。

黄帅,也被捧为了“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

她也无法在学校正常学习,而是被频繁安排在一次次的接见当中,她就像是一个被摆在相机镜头前的“传话筒”,并一次次地出现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这些风光无限的待遇,并不是这个小学生内心真正的选择,她只是想通过写信来解决自己面临的苦恼,没想到却成了“历史风云人物”。

但是这一切,都是隐藏着巨大危机的,“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时候的黄帅有多“风光”,后来的她就有多狼狈。

回归平静的生活

当特殊时期过去后,作为曾经被追捧的对象,黄帅从“小英雄”变成了“小爬虫”。

周围的人们对她进行了围攻,这时她才上初中,小学时候的校园遭遇并没有摆脱掉,这时的她遭遇了比小学时期还要困难的时刻。

她的周围充斥着谩骂她的声音,时不时还会遭到同学的殴打,并且会被当成“典型”进行批判,黄帅又再一次经历了常人无法承受的身体和精神心理上的压力。

不仅如此,这次她的家人也被牵扯进来,父亲被单位隔离审查,母亲在干校被迫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检查。

在重重的重压之下,黄帅母亲得病,只好回到了北京的家中,但是父亲却被开除了党籍和公职。

一时间,黄帅的家中惨遭如此重大的变故,让她毫无招架之力。

周围人的讽刺、谩骂,家中的变故,让黄帅有了轻生的念头。

但是父亲鼓励她:“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让你倒下,那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一个人能够让你站起来,那还是你自己。”

她开始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刻苦学习,因为她明白,只有学习才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1979年,黄帅参加了高考,成绩非常优秀,她的志愿是北京工业大学,虽然达到了被录取的条件,但是最终黄帅还是没有等来录取通知书。

她心里明白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但是,似乎命运在为她的遭遇鸣不平。

当时的中央领导胡耀邦得知了这一情况,他说:“小孩子犯错误,能让她自己负责吗?黄帅如果能够吸取教训,四五年之后也可能是了不得的。一个人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很了不起的。”

就这样,黄帅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最终踏进了大学的校园,大学中开放包容的环境,让黄帅最终回归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中。

在这里,她没有遭到同学们的指责和谩骂,敢于说实话的黄帅一次又一次地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为父亲能够平反而努力奔走。

1981年,在经过黄帅的不懈努力下,她的父亲终于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工作和党籍。

毕业后的黄帅工作很顺利,被分配到了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自知能力不足的她毅然决定出国留学深造,在东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她在日本公司干了几年,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虽然在童年,她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她的爱国之心。

在日本工作几年之后,她还是决定回到祖国,并且希望能够回到带给她安全感,为她创造了正常人生活的北京工业大学。

母校也非常珍惜这样的人才,于是答应了黄帅的请求。

回到母校工作的黄帅一直兢兢业业,但是对当年的事情只字不提,她也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作为当时被推向风口浪尖的她,深知平静的生活是多么可贵。

时间是治疗伤痛最好的解药。黄帅慢慢在岁月的沉淀中,卸下了沉痛的历史包袱,她对于个人的荣辱、得失已经看得非常淡了。

为此,她再一次选择将自己的真心话告诉世人,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黄帅最终决定将自己的心里话,写成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就叫《黄帅心语》。

2006年,《黄帅心语》出版了,在书中,她用平和的心态、深情的语言来诉说着当初的风雨和一路走来的历程。

当年历史发生的那次时间,如同一张张照片永远定格在了黄帅的童年。

如今的黄帅已经成为一名母亲,她怀着一颗充满感恩的心,将往事告诉人们。

后来在2017年,黄帅因为身体原因,不幸离世,自此走完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结束语

黄帅的童年,可谓是非常糟糕的一段时光,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样的遭遇,会对心灵和精神受到巨大的伤害。

但是黄帅并没有,她有着非同一般的坚强和心理素质,面对周遭环境的不公,她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而是直面困境。

就像她的父亲对她说的那句话一样,能够让你站立的就只有自己。黄帅靠着自己的韧劲和拼劲,一直勇敢地站立着,没有被任何困打倒。

历史终归是历史,总有过去的一刻。

回想起当年的经历,黄帅更是感慨万分,因为这样的经历并不是谁都能够拥有的,也不是谁都能够从那样的遭遇中走出来的。

黄帅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正义是永远不会缺席的,坚强和勇敢是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必胜武器。

平静幸福地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啊,珍惜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反潮流英雄”黄帅:47年前,因一封信毁掉父亲前程,结局如何?
49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反潮流小英雄”黄帅,后来怎么样了?
小学生迟到被老师扇耳光打伤眼睛(组图)_
还记得47年前的“反潮流小英雄”黄帅吗,后来她怎么样了
校园里的那些事
2017年回顾及写下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