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簧管的音色形成历史

一、单簧管音色的形成过程与艺术性演变因素

1. 单簧管的出现和巴洛克时期单簧管的音乐创

作形式

在乐器发展历史中,人们对单簧管的认识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转变,最终形成了流传广泛的单簧管

演奏方法。

前苏联乐器制造者博纳尼、马捷左纳、马森那、

里马纳对乐器的改良有着突出贡献,作曲家鲁索、格

列里、格林卡、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都是单簧管乐目

的初始创作者,列费娃、贝拉、克洛泽、贝马纳、罗萨

诺娃创立了单簧管俄罗斯演奏学派。

单簧管在 17 世纪末的出现绝对不是一件偶然

的事情。当时的音乐家对乐器声音提出了更多的要

求,他们总是在寻觅完美而有特点的声音,于是,和

巴洛克时期的小号、大管、长笛有着同样功能的乐器

从此而诞生,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单簧乐

器———单簧管。

最早 的 单 簧 管 是 从 一 种 叫 做“沙 留 莫

( шалбмо) ”的单簧乐器改进而来,具体做法是将原

来的管身大概加长了一倍,这样可以演奏出大约两

个八度左右的音符。在巴洛克时期,单簧管的声音

特点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比如,维瓦尔第的

《三重奏》( 创作于 1721 年左右) 里面的单簧管声部

全部被限定在中声部“克拉利诺( кларино) ”这个范

围之内,单簧管此时还停留在单纯地增加乐队音量

的目的来使用。在巴洛克音乐的末期阶段,作曲家

开始尝试探索单簧管更多的音域,使这个新兴乐器

发挥它更多的作用。

单簧管的音色演变在 18 世纪中叶开始了新的

阶段。斯达米茨在他的《C 大调协奏曲》中,开始尝

试对单簧管的音域进行扩大和改革。

2. 在古典、浪漫和印象派时期的不同风格对单

簧管音色的要求和影响


古典音乐时期的作曲家对单簧管的音色有着直

接的影响和要求,例如莫扎特就十分重视单簧管,他

曾经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还露天听别人演奏单簧管,

可见他对单簧管音色的痴迷。他的作品 581 号就是

为单簧管所作的五重奏,后来更是在他所确立的古

典主义协奏曲这一领域专门为单簧管而创作了《A

大调协奏曲》( 作品编号 622) ,该曲至今仍是单簧管

的经典作品。莫扎特对单簧管音色有着特殊的理解

和要求,尤其是他的《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1791)

造就了两位单簧管大师的成功———贝勒莫( Бером)

和他的兄弟石达雷拉米( Штадлерами) 。正是因为

莫扎特的这两部作品,使得单簧管这个定型相对较

晚的木管乐器得以在管弦乐团中的位置得以确立。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对声音和技术又有了进一

步的要求,这也促使了单簧管制作家对旧的乐器进

行改良。随着浪漫主义时期的到来,在法国、德国、

意大利开始出现了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这一时期

确立了新的单簧管演奏方法,在最早的单簧乐器

“沙留莫( шалбмо) ”演奏中,哨片贴上唇,但是这样

声音不容易控制而且音色较差,到了这个时期,已经

将哨片贴近下唇,而且下唇要求比较柔软。这个新

的理念和方法,为丰富单簧管的音色提供了无限的

可能性。

在浪漫主义早期,德国作曲家斯波尔与韦伯对

新的声色的形成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瓦格纳的单簧

管音乐中,也灌输了很多的音色理念。瓦格纳的一

些序曲中的主题和动机,很好地证明了这一乐器新

发展趋势的到来。单簧管演奏者时常在作品的开头

要进行个人单独的演奏,这一趋势对后来作曲家影

响深远。在歌剧和交响乐中单簧管的独奏部分,推

动了演奏家更加富有表情的演奏,这些单簧管声部

的片段,也演变成了有一定艺术造诣的单簧管作品。

在舒曼的《幻想小品》中,更好的展现了浪漫主义音

乐的精致与细腻,之后勃拉姆斯的单簧管奏鸣曲,再

次呈现了舒曼《幻想小品》的旋律片段,他把这种旋

律描写得更加逶迤而梦赟。

德彪西《第一狂想曲》展示了单簧管音乐表现

力的另一种可能———印象派音乐,即用单簧管的音

色变化来表现印象派作品中光影的变化和对比,以

一些看似随意的流畅音符片段来表现印象派音乐的

风格特征。

3. 俄罗斯单簧管学派的建立以及单簧管音乐与

俄罗斯民族风格的融合

18 世纪东、西欧和俄罗斯的音乐家联系密切,

对外交流广泛,而且很多意大利作曲家一生都生活

在俄罗斯,他们对俄罗斯单簧管音乐文化产生了深

刻影响,从而形成了受意大利风格影响的俄罗斯单

簧管学派。

宫廷军乐队指挥沙勒金在单簧管音乐创作中有

着很重要的地位,在他的歌剧《阿勒米达》和《里纳

里多》( 1786) 中,除了两个单簧管声部以外,还有一

个在乐队中专门担任独奏的单簧管。沙勒金非常注

重发掘单簧管声音的特色,比较喜欢运用有强烈紧

张感的单簧管音色,成为他的创作特点。

格林卡则将俄罗斯单簧管音乐带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时期,格林卡将单簧管音色的形象化运用到自

己的歌剧艺术创作中。在他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

米拉》中,单簧管部分的音色,暗示了各个角色的性

格特征,这是一种打开角色内心世界的创作手法,可

使歌剧剧情进行更加细致的展开和发展。

单簧管的音色可以联想到俄罗斯的民族乐

器———牧笛,这种乐器在 18 世纪末、19 世纪前 20

年的俄罗斯作曲家的歌剧、芭蕾舞中经常出现。拉

赫玛尼诺夫在他的《第二交响曲》的慢板中,他在大

调中注入忧伤的感情基调,将俄罗斯民族音乐与俄

罗斯单簧管学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属于较早在俄罗斯运用法

国音乐体系的作曲家,他把乐器又多分出了第三个

八度音和之前的德国单簧管形成对比。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对乐器的深度研究和探索,再次为发挥单

簧管音色的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由于单簧管多变的音色和高中低音区不同的音

色特征,使得在 20 世纪的音乐探索中,各学派作曲

家把单簧管的音色看成一种很重要的音乐语言。在

20 世纪初,两首单簧管的作品被称为划时代的作

品,即贝尔加《四首为单簧管和钢琴做的乐曲》

( 1913) 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三首无伴奏单簧管小

品》( 1920) 。

《三首无伴奏单簧管小品》在单簧管的所有曲

目中有着很高的艺术地位,整部作品有着强烈的俄

罗斯民族风格,并且尝试把两支不同调的单簧管放

到了同一作品中。斯特拉文斯基非常注重单簧管音

色在乐曲中发挥“叙事说明”的性格特点。

随着俄罗斯单簧管学派的不断探索,民间音乐

风格成为作曲家创作的目标。单簧管丰富多彩的声

音效果和民间音乐有着很相似的地方,在普罗科菲

耶夫的《欧洲主题序曲》、哈恰图良的《单簧管、小提

琴和钢琴三重奏》中,很多旋律都使听众联想到俄

罗斯的民间音乐,在三重奏中,单簧管旋律模仿者亚

美尼亚短笛的音色效果。

现代派作曲家们又开始尝试在单簧管作品中加

入爵士音乐的风格。在阿涅格拉( Онеггера) 的《单

簧管与钢琴的小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中,出现

了爵士的演奏方法,这是俄罗斯带有爵士风格的第

一部作品,这需要演奏者能精确控制手指的运行和

嘴唇、气息的细微变化,从而使单簧管发出很多不同

于常规的声音变化。

我们所熟知的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蓝色狂想

曲》,一开头就出现了由单簧管奏出的带有滑音的

爵士布鲁斯风格的音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簧管音乐
久违的顶级享受
站在调性音乐的尾巴上 | 拉威尔异国情调的光影世界
贝多芬、艺术教育与人脑开发、军乐(Militarymusic)
“一带一路”|听《“在路上——月光和梦想”作曲家音乐会》有感
【文化】俄罗斯手风琴:风箱里的浪漫与奔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