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的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的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个性结构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几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

一、人格结构图式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称:“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注:[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页)

二、晚期,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1923年)中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伊底(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餵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由于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弗洛伊德这样论述自我难扮的角色:“有一句格言告诫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然而可怜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难怪自我经常不能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注:[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6页)弗洛伊德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三、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规模庞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见解奇特,对心理学界影响极其广泛。世人对它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没有一个定论。我认为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应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其功绩,又要认识其谬误,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功绩
第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传统心理学把心理和意识等同起来,而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应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潜意识的提出使人们知道了精神世界的一个一向被忽视了的奇异领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第二,弗洛伊德发现了性机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对人们重视生物因素,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格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他对性的研究,也冲击了传统的、陈旧的性观念,使人们对性的问题不再感到神秘,促进了性科学的发展。
第三,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是有科学道理的。弗洛伊德对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早期经验发生于儿童人格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印记或创伤。
第四,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的生理基础以及教育和训练在各发展阶段中的作用。他对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的划分也与心理年龄阶段的科学划分有着一致性。这可说是弗洛伊德对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
(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谬误
第一,弗洛伊德贬低意识、理性的作用,片面夸大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的作用是错误的。弗洛伊德武断地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潜意识的。他把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说成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动力,而把意识和理性仅仅看成是本能和欲望的伴随因素,这是不符合人的实际的。否定人的意识的主导作用,实质上是把人和动物混为一谈了。
第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错误的。他把性本能看成人的活动的主要动力,把各种活动都看成是性本能的表现是不符合实际的。他把性欲的概念扩大为器官的快感,把婴儿吸吮母亲的奶水的活动也说成是性本能的表现,把人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上的创造活动说成是性本能的升华,这完全是他的主观臆造。
第三,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认为成年人格在四五岁时就已基本形成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我们知道,人的心理发展既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又受社会环境影响。四五岁的儿童,他们的生理机能尚未成熟,生活范围也很狭小,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少,儿童虽然表现出某些人格特征的雏形,但可塑性和易变性还很大。所以过分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认为人格在四五岁时已基本定型是没有道理的。
第四,弗洛伊德以动欲区转移为依据来划分人格发展各阶段是不科学的。对发展各阶段特点的分析,尤其是对所谓性器期“恋亲情结”的阐述也不符合实际。
总之,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既有真理,也有谬误,我们不能因其功绩而无视其谬误,也不能因其谬误而将该理论说得一无是处。对其理论应采取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客观评价。

阿德勒的个性结构理论

阿德勒,奥地利医学家和心理学家,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1937年在苏格兰的阿伯迪恩去世。作为一位精神病治疗者,他的思想是一种教育者的思想。1899年至1900年,他同弗洛伊德在同一个城市里行医,他会见了这位心理分析的奠基人。阿德勒在医学界曾捍卫过弗洛伊德的思想,并成为他的学生。但由于在学术观点上同弗洛伊德存在严重分歧,后来,他们便分道扬镳。

阿德勒认为人类个性是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都具有一定目标性,人是未来定向的。他觉得由于人们为精神生活确定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更好地适应现实。他把一切心理现象都看作反映某种统一的生活计划,而生活计划的总目标就是优越。心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优越性这一目标进行的。
阿德勒理论的最后落脚点是人的优越和完善。他把为优越而奋力称作生命的实质,为优越而奋力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
行为的动机出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因素起主要作用。后来,阿德勒又把个人优越而奋力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完善的社会而奋力。他同时还认为个人优越而奋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果一个人不顾别人和社会的需要,只专心于个人的优越,就可能产生优越情结,而具有优越情结的人可能成为一个专横跋扈、自吹自擂、傲慢之人,这种人不太受社会欢迎。他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在书中,他还论述了家庭和学校对个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愈来愈多受它影响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不仅如此,阿德勒理论的社会意义也颇为深刻,心理学家墨菲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阿德勒将性格(character)定义为:一个人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因而显现出来的特殊作风。性格特点是一个人的整体人格(personality)在获取认同及意义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计策,其在人格中的存在就等于是生活「技巧」。性格特点并非遗传,他们好比是一种生存模式,使人能够不经过有意识的思考而过活,而在任何情况下表现其人格。
阿德勒认为,凸显于人格中的任何一个性格特点,一定切合每个自幼即开始成形的心理发展方向,它可能是一条直线,也可能转折及改道;若是第一种情形,小孩就会沿着直线努力去了解他的目标,并发展进取、勇敢的性格,性格发展的开端通常都有积极、前冲的特点;若是第二种情形,我们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小孩,他知道有反对者存在,所以要小心,此时他会尝试改道(不直接接近,而是利用机巧),以达到被认同及获得一时权力的目标,他的心理发展与此改道的偏离程度有关,他是否因此变得过份小心、是否配合或逃避生活的需求,全视上述因素而定。两个人行为表现虽不同,目标却可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小孩和环境中的任何互动,都会反映在他的人格中;因为小孩通常没办法对外界的影响表示任何批评,所以周围的大人既不了解他们、也无法帮助他们,再加上他自身对障碍的反应,就构成他的人格。
阿德勒对人类的分法有两种:分为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或攻击者与防卫者。他认为乐观主义者的性格发展大多是直接式,而悲观主义者则相反,是由儿时经验及印象而得到「自卑情结」的,同时,他认为睡眠也是衡量个人发展的绝佳标准,因为一个人如果睡不安稳,显然是害怕危险的发生,这种连人生自然现象(睡眠)都抱着敌视态度的人,明显就是悲观主义者。另外,他认为攻击者因为不受社会的赞同,往往会转成防卫者,这两种类型都有缺点,如攻击者凶暴、残酷,防卫者好批评、猜忌。
阿德勒对性格有特别的看法,大致分为激进性格(攻击性性格)、非激进性格(非攻击性性格)及其它三类;一般说来,当一个人追求权力及优越的目标,以公开与他人为敌的方式呈现,连对方都可直接感受他的敌意时,就属于激进性格;相对于激进性格,非激进性格以自人群中撤退的方式,来操纵关心他的人,这种表面上不伤害别人的形式,其实同样隐藏着对人的敌意。

荣格的个性结构理论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是一个智力早熟的人,他性格孤僻,想象力丰富。十几岁时就广泛阅读过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中世纪经院神学家以及近代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早期曾和S.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破裂。他的分析心理学因集体无意识和心理类型的理论而声名远扬。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他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它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组成。
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意识和自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人格结构保持同一性和连续性。同时,意识也在不断发展,重新塑造和完善新的自我,他把这一过程叫做个性化(individuation)。荣格认为,个性化或人格的发展并不是以自我为主体的,人格的主体是潜意识的自性(the Self)。
个体潜意识是发生于个体身上的个体经验。它的内容是情结,即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个体人格大多是由其所具有的各种内容、强度、来源等不同的情结所决定的。荣格认为,心理治疗就是要帮助患者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是,他后来认为,情结不只是消极的,实际上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集体潜意识(它位于心灵深处,是荣格提出的一个引起最多争议的概念。它是我们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由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常常影响我们行为的各种本能和原型组成。基本涵义是,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使人类据以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位于心灵的最深层。荣格常把它和原型、原始意象、本能的概念混淆使用。它一般是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原型不能在意识中直接表现,但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始意象或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最重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我。
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展现出来的人格方面,使人能够对外部世界作出恰当的反应,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但过分认可人格面具,会导致对真实自我的过分压抑。因此,从心理健康的意义上看,必须在人格面具和真实自我之间保持平衡。
阴影是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阴暗的、隐秘的方面。一方面,它与个体潜意识有联系,包括一个人违背道德的所有的体验,一方面与集体潜意识相连,包括心灵内部所有最受压抑的或不发达的部分。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即女性意象和男性意象。阿尼玛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阿尼姆斯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它们产生于男女在世代交往中对异性的态度和体验。
自我是整个意识和潜意识的人格的代表,是人格发展力争达到的最高目标。它具有超越功能,即产生一种使对立面趋于统一的力量,从而使人格的各个方面保持和谐平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分析及其发展概述上
2023心理学考研 | 百日打卡 Day.55-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荣格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书评】当童话遇见心理学——读《公主走进黑森林》
释梦技术及其应用
精神分析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