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派别”与“四大门宦"转载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派别”与“四大门宦“

 

    中国的穆斯林,基本上都属于逊尼派,除了新疆的一部分塔吉克族和少数维吾尔族属什叶派外。什么是“老教”、“新教”之分呢?中国穆斯林的“老教”,通常指“格迪穆”派(也译为“格底目”,“尊古”的意思),在明末清初“苏非”派(神秘主义)传人中国,逐渐形成所谓“门宦”制度前,局面还是比较单纯的,只有“格迪穆”一家,何来“新”与“旧”之分呢?到了中清,这种独局被打破了,当时朝觐归来的伊斯兰学者在西北地区开始传播“苏非”派学说,兴起了“门宦”制度。“门宦”一词是当时中国清政府的上层人物加于当时出现在中国的伊斯兰教“新派”(为与“格迪穆”区别)身上的,该词大约与“门阀”、“宦门”有关系,“门宦”教主对其所属教坊实行严格控制,所以,这个词出来后,很快被中国伊斯兰“苏菲”派各支派所接受,表明这些支派大多已经形成一种具有宗教世袭的身份、地位、与特权了,清代以后相继产生的各个“苏菲”支派,都被称为“新教”了。还有,到了十九世纪,“依赫瓦尼”派与汉学派“西道堂”也渐渐兴起,形成了“三大派别”(“格迪穆”、“伊赫瓦尼”、“西道堂”。也有说四大派别的,即加上“赛莱夫耶”)与“四大门宦”(苏菲派的“哲赫忍耶”、“尕德林耶”、“虎夫耶”、“库布林耶”)的新格局。从广义上来讲,除“格迪穆”为老教,不主张盲目对外传播外,其他派别、门宦均为新教(侯都思),而且新派多极力主张对外传播,并刻意淡化甚至混淆宗教与民族观念。

简说“四大派别”

格迪穆:“格迪穆”阿拉伯语为意为“古老”、“遵古”,一般则称为“老教”、“老派”或“遵古派”、“古教”、“古行”,表现出了其正统性和长期发展的历史,区别于其他教派。“格迪穆”在中国的历史最悠久,明末清初兴起,主张今生与后世并重,对教派关系主张中庸、调和,看待问题也比较宽容、灵活和顾全大局,重视因袭传统和遵行宗教习俗,反对标新立异,坚持按老规矩办事,虽然对门宦崇拜教主与拱北(坟墓)持有异议,但又不干预其他教派的事务,不反对任何门宦的功修,也不主张攻击其他派别的仪礼,具有适应性和宽厚性,可谓“老教不老”。他们主张在“昏礼”后开斋,又有“后开派”之称,在教坊内的组织形式是“三掌教”制。回族人遵从“格迪穆”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长期不衰,凡有回族居住的城乡,都有格迪穆的遵循者,约占回族总人口的90%以上。历史各代,涌现出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信仰、对民族突出贡献的各界名人几乎都是这个派别的人。在清代以前,只要是信仰伊斯兰教或者遵循由此而转化成的风俗习惯的回族,在涉及宗教的仪式上几乎全部遵从“格迪穆”。由于历史的经历和所处环境等原因,“格迪穆”不主张对外盲目、积极的传教,这样也就避免了与外界产生冲突和矛盾,是维护回族乃至中国穆斯林地位骨干力量,因此,往往会成为其他“新派”为了扩张各派势力而争相蚕食和攻击的主要目标。在甘肃,由于“伊赫瓦尼”和各个“门宦”的产生,它的优势地位大为削弱,不再是多数派了。

伊赫瓦尼:又称“艾赫里逊奈”(阿文音译,意为“兄弟”和“遵经”),是甘肃伊斯兰教中产生较晚的一个派别。其创始人马果园引用的《古兰经》中的一句经文:“众信士皆兄弟”,旨在强调穆斯林相亲相爱、平等、团结,犹如兄弟。天长日久,人们以“伊赫瓦尼”称呼该派。因其相对于苏菲派“四大门宦”而言出现较晚,故也称“新教”、“新兴教”、“圣行派”、“新行派”等。伊赫瓦尼的创始人马万福(18491934),经名奴海,甘肃河州(今临夏)东乡果园村人,故又称马果园,是一位著名的东乡族阿訇。他的父亲马达吾德、祖父马以卜拉黑麦及其经师瓦里家原来都是老教阿訇,他们早期是虎夫耶北庄门宦忠实信士。马果园幼小聪明,人称“胎里会”,仪表出众、口才流利,蒙经师瓦里家培养,接受系统的伊斯兰教经学教育,通晓经典,有良好的阿拉伯文基础,而且还写得一手阿文好字。1875年,22岁的马万福在北庄拱北“穿衣挂幛”(毕业),正式取得阿訇资格,到自己的家乡果园村任教,在寺内他招了20多个满拉,一面教学,一面研究经典。曾先后在北庄门宦巴素池海乙大寺、红崖、巴斯池等清真寺开学任教长。这期间宣扬尊古派教理,推崇虎夫耶哲理信念,信教群众对他尊重爱戴。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马果园同经师瓦里家阿訇一道去麦加朝觐、游学,求遇虎夫耶道堂筛赫·海力力巴氏,授给哲理,起初信念坚定。后来在麦加期间渐渐感悟到,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土壤和气候之下,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异,如受汉文化和汉族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影响太深,伊斯兰教的纯正性受到了冲击,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穆斯林,天长日久,有意无意地将汉族的一些风尚习俗当成伊斯兰教的东西。同时,“苏菲”派崇拜圣徒、圣墓的做法也传人中国,他抱着一种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态度,与当地的伊斯兰学者探讨了教义学、教法学方面的许多问题。当时在阿拉伯半岛流行的瓦哈比思想或许对他产生了影响,他有可能从中受到某些启发。但他后来倡导的“伊赫瓦尼”派是否就是“瓦哈比”派呢?恐怕也不能这样认同。首先两派产生的背景不同、国情也不一样;其次,两派所遵循的教法学派也不一样:“瓦哈比”派遵循的是四大教法学派中的“罕百里”派,而“伊赫瓦尼”遵循的是“哈乃斐”派。留学六年多,精通了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反对“苏非”主义思潮的影响,并下决心改革中国伊斯兰教。马果园从麦加虎夫耶道堂带出《布哈里圣训集》百余部,并隐瞒瓦里家,将三本瓦哈比耶新经偷偷带回国。马果园朝觐归国抵家乡后,在受聘任东乡巴素池海乙大寺教长期间,本坊北庄门宦信士“埋林”团长的母亲去世,留遗嘱:行站礼时请虎夫耶井口拱北老人家(井口拱北老人家,名叫伊斯玛儿,是北庄门宦先贤的拉衣布。其归真后,拱北修在临夏市西郊,人称“井口瞎太爷”)举哀。这引起马果园反对,他气愤地说:“我引领活人,能搭救亡人,可不能偏信什么老人家。”还当众扬言:“你们开大门(指门宦),我开小门。”借此事件,退出北庄门宦。1890年,马果园在河州同十大阿訇(达背阿訇、老消阿訇、张卜阿訇、红崖大鼻阿訇、高腰阿訇、滩子阿訇、大康阿訇、新瓦房阿訇、折子沟阿訇和马会三阿訇等)就教义和教法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他们以《古兰经》和《圣训》精神为依据,对中国穆斯林中流行已久的某些习俗和做法逐一进行清理,认为凡不符合经训原则的礼仪习俗一概予以革除,还伊斯兰教以本来面目。马果园以伯勒克维著作《妥勒盖提里穆罕默定叶》错断的所谓的十件“比达尔提”为基础,如法炮制“果园十条”:

第一条,不准修建和崇拜拱北(门宦教主的陵墓,因其建筑呈圆顶状,故名);第二条,“尔麦里”(宗教功修)得自己去干;“讨白”(悔罪)得自己做,不承认门宦教主、老人家所给的“口唤”(意思是穆斯林要通过自己的宗教功修来履行对真主的义务;如果犯有罪过,则应直接向真主忏悔,求得真主的宽恕,而不能向教主、老人家忏悔,求得其宽恕,即“口唤”。)第三条,在宗教功修中,首先应履行“主命”功课,然后再做“余功”,否则,不履行“主命”功课,就做“余功”,是“毕达尔替”(异端),是本末倒置的行为;第四条,人死后,办理丧事时,不准披麻戴孝,不准嚎啕大哭,不准过七天、百天、周年等,不准在这些特定的日子念“亥听”(《古兰经文选》),以纪念亡人,因为这是汉族的习俗,而并非教规;第五条,不过“圣纪”节和“阿舒拉”节即不念这两个节日,因为圣门弟子未曾过“圣纪”节;“阿舒拉”节乃是什叶派的节日;第六条,在举行婚礼时,不准唱宴席曲,不准摆针线等嫁妆,因为这些也属汉俗;第七条,在办理丧事过程中,不用《古兰经》转“费的叶”(赎罪仪式),而用钱转“费的叶”;第八条,穆斯林妇女必须遵“主命”,戴盖头(或纱巾),禁止缠足,因为这是汉俗;第九条,不在坟地集体念《古兰经》,只能一人念,众人听;第十条,穆斯林男子留胡须,以示遵循“逊奈”(圣行)。

他以改“老教”(马果园眼里的“老教”,是对其新教义之外的一切其它教义的统称,其实主要是“苏菲”各支派,即传统定义中的“新教”)为目的,自创中国的“伊赫瓦尼”教派。马果园并不以一个教派创始人自居,也不赞成别人称他所倡导的“伊赫瓦尼”为什么派别,他只是号召人们剔除长期以来渗入伊斯兰教里的非伊斯兰成分,如他坚持拜主独一,反对崇拜教主,反对人与真主之间设立中介——导师(实际上是门宦的教主),主张人与真主可以直接沟通。他的这些观点与欧洲基督教马丁·路德的观点有点相似。马丁·路德也曾反对教会的绝对权威,反对人与上帝之间存在中介之说,主张教徒自己不经过神父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然而,中国与欧洲文化背景不同,对这两个派别不可同日而语。马果园带的这三本新经是,瓦哈比的《克什分恕卜哈其》、穆罕默德·黄的《艾扎以卜力穆罕玛其》、阿凡吉的《台福西勒如海尼默阿尼》。三本新经一致反对穆圣立教后的正统派(逊尼派)教义、教律,并将正统派断为“穆什勒克”(意为“以物配主者”),主张改革古教,主张“凭经行教”、“遵经革俗”。马果园公开号召“伊赫瓦尼”派教众“打倒门宦,推翻拱北”。他倡言“要遵从伊赫瓦尼,更要尊重我”。在临夏、东乡各地展开活动,积极传讲新经、批判老教,这些主张和宗旨针对性强,直接触及及他派别的利益,遂受到一些宗教上层的强烈反对。有一年的开斋节日,马果园同其十大阿訇以“待客”名义选定毕家场拱北后河岸树林地,召开伊赫瓦尼派与老教阿訇百余人的讲经会议。新派方面参加的人为马果园、八坊干伊三阿訇、折子沟阿訇、红崖大鼻子阿訇、唐汪王乃比阿訇、哈木则岭阿訇、西乡双印阿訇、瓦房老人家、尕白庄、尕苏个、郭干阿訇、以奴斯阿訇、麻王寺、白克阿訇等六十余人。老教方面参加人为祁焕堂、填不来大师傅(华寺门宦)、牙插骨、马国珍、白阿訇(白阿訇是指马显福,生于1868年,归真于1944年,华寺门宦先贤六世孙,马永瑞之孙、马如彪之子,俗称“白疙瘩哈志”或“哈志阿爷”。是华寺门宦教务主持人)等四十余人。马果园立起讲座,主张以“果园十条”和《布华拉咱德》的论断,改革河州的教门。他宣称:“伊赫瓦尼要统一各教派、各门宦”。还煽动性地说:“为教门领受‘舍希德’是光荣”。会上新派阿訇对此表示拥护,表态赞成;老教对此表示迷惑不解,有的信念开始动摇。马果园自诩指引“迷路人”,接受其改革主张是顺乎教门的做法,自称其改革后的教派是艾海里逊尼派,并号召追随者积极传播其十条改革主张。马果园的这次煽动性讲经,引起了格迪穆(格底目)和各门宦的警觉,唯恐引起教派矛盾、群情不安。此后,“伊赫瓦尼”派与老教阿訇之间因辩经论道,讲经相争,而发生过多次斗殴,论战不休,使得“伊赫瓦尼”早期处境比较困难,发展缓慢。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中,清政府在所谓“善后”处理中,屠杀了大量穆斯林,反对派借机向官府告马万福参与了反清事件。官府以“皇上要犯,穆圣叛逆”的罪名通缉马万福,马万福东躲西藏。1914年(民国三年)马万福流亡到新疆哈密地区,在那里继续传播其主张。1916年,哈密县长奉新疆督军杨增新之命,逮捕马万福。第二年,因为马万福是甘肃人故将其押往甘肃处理,当时在西宁的甘边宁镇守使马麒是赞成马万福“尊经革俗”主张的人,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便产生了将马万福请到西宁给予支持的想法。于是,他先在私下里获得甘肃督军张广建的默许后,便派副官杨万财、哨官马克勤带领骑兵营营长(外号尕杂务)等20余人星夜驰赴甘肃永登县境内岔口驿将马万福及其长子马遇真、次子马遇道接来西宁。这一年是1916年。从此,马万福时来运转,由甘肃、新疆官府的阶下囚,变成了青海马氏家族的座上宾。1917年,由马麒出资在白玉巷(马麒公馆后面)新修住宅一处二院,安置马万福全家。马万福在宣传其“凭经立教”、“尊经革俗”主张时,备受艰辛,几经挫折,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他也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宣传策略,变激进为温和,变急于求成为稳步推进。加上有了坚强的后盾——统治青海的马氏家族的支持,使他的主张比较顺利地得到传播。西宁地区的一些知名阿訇,如郁奴斯、尕卜、北沿、尕果干、马祥臣等仰慕马万福的学问和人品,纷纷聚集在他的周围,探讨教义、请教问题。而马万福则凭其渊博的经学知识,循循善诱、答疑解惑,巧妙地将他的主张宣传出去,并吸引了很多有影响的人物,如古铭瑞哈志、依卜哈志、奥斯玛乃哈志、毛头哈志、萨里海哈志、韩家阿訇等,这些人先后接受其主张,成为“伊赫瓦尼”的中坚力量。许多穆斯林群众也纷纷加入到“伊赫瓦尼”的行列,使“伊赫瓦尼”得到广泛传播,影响大增。1934年(民国23年),马果园在西宁去世,终年85岁。他去世一年后,由其继承人马祥臣在西宁大量印发出版马果园的《布华拉咱德》(出版日期为公元1935年,即民国24年、伊历1352年)。到本世纪40年代,“伊赫瓦尼”派在甘青宁地区的伊斯兰教中取得了显著地位,并在全国各地穆斯林中相继发展了不少信徒,成为全国最大的伊斯兰教派之一,因此,这里就多说了几句。

赛莱夫耶:俗称“三抬”派,与“ 伊赫瓦尼”原为一体。马万福(马果园)逝世后,河州一带的“依赫瓦尼”分为两派,一派以尕苏个哈吉为首,恪守原来宗旨,称为“苏派”,居多数。另一派以尕白庄阿訇马德宝为首,不执着于原来宗旨,称为“白派”。马德宝(18671977),甘肃广和县白庄人,又称白庄阿訇、尕白庄。1936年,马得宝与马麟、马以奴斯阿訇等人赴麦加朝觐,接受“瓦哈比”派的观点和思想,回国后即创立“赛莱夫耶”,自成一派,由于不受马步芳等欢迎,开创之初(约1936年),赛莱夫耶采取秘密传播的方式,直到解放后才从“伊赫瓦尼”中正式脱离出来,自树一帜,并以临夏八坊新王寺为立足点,公开其宗教主张。苏派主张礼拜时“一抬手”,被称为“一抬”;白派主张“三抬手”(即礼拜举意抬手一次、鞠躬前抬手一次、躬起抬手一次),被称为“三抬”,而他们不愿意人们这样称呼他们,自称为“赛莱夫耶”(意为崇古派)。其主要特点是:“前三辈”时代的伊斯兰教是最纯正的,因此只承认前三辈(即先知穆罕默德的门弟子、再传弟子和三传弟子)的教义、教律。当“前三辈”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解释时,就要看谁的依据充足,解释正确就尊谁的,不盲目排斥任何一个。只承认《古兰经》原文和合理的注解,对《古兰经》中一些隐晦微妙的节文,不妄加解释,解释了也不承认。认为《圣训》是《古兰经》最好的解释,应该遵行。念《古兰经》时,要一人念、众人听,而不能集体念诵。礼拜时抬手三次等。主张“吃了不念、念了不吃”,主张不必用现金和财物为亡人赎罪。反对崇拜卧里(圣徒)及其坟墓。男子须留满头(大背头),“利毫耶”(鬓须),妇女须带盖头和面纱,要求内妇人不能见外男子,主张在清真寺或举行宗教活动时披戴艾玛默(类似阿拉伯人用的头巾),认为这也是一种圣行。

  西道堂:这是一个主张用汉文宣传伊斯兰教义、兴办汉语文学校、发展商贸经济的派别,有“汉学派”之称。西道堂的创始人马启西(18571941),甘肃临潭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马启西脱离虎夫耶的北庄门宦,在自己家里开设经堂,初名“金星堂”,1909年正式定名“西道堂”。他在教义上以刘智的学说为依据,坚持正统信仰,履行五功,简化宗教仪式,减轻宗教负担,因而受到当地部分穆斯林群众的拥护。他极力倡导学校结合汉语世俗教育、阿语、波斯语伊斯兰教育以及“汉克它布”的中阿教育。教主的言行对教徒有约束力,任职终身,但不世袭。无常后建拱北,受朝拜,忌日为重大宗教节日。内部有集体户400户,在道堂内过集体生活,集体经营商、农、牧、副各业,全部财产归道堂所有。设总经理统管,其下有各业经理和专门负责人,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另有散居户万余人,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地。这个派别因受地方军阀势力打击,其经济组织濒解体。

简说苏菲派“四大学派”  

虎夫耶:阿文意为“低声的”,即低声念诵“迪克尔”(赞颂词),故又称其为“低念派”。它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苏菲学派之一,由清朝时期(约1672年)的宗教领袖阿帕克和卓(维吾尔族白山派首领)、马来迟(民族不详)二人创立和传授的。虎夫耶的教职人员主要有穆勒什德、海里凡和穆勒提,穆勒什德是教主,又被称为“太爷”,他被教徒视为圣徒,他死后所修的墓地就成为宗教活动场所;海里凡是相当于长老的品级,被称为“老人家”;穆勒提是指学习道乘修功的门徒。另外还有下属的阿訇和“满拉”,实行教主集权制,后演变为教主家族世袭制。下属若干教坊联结为一个教区,由教主指派海里凡主持教务;各教坊长由教主委任,不由教民推选聘请,他们只在清真寺进行教乘功课。“迪克尔”一般是由首领秘密向他人传授。念诵时把“安拉乎”分成三个音节,并在身上选三个穴位,按音节在穴位上运气,做出不同的动作。在这一派里面,还有20多个分支,分布在中国西北各省以及云南、四川等省的一些地区。这个门宦支系较多,约有20余个,如华寺、毕家场、鲜门、胡门、刘门、洪门、疯门、丁门、法门、通贵、灵明堂、文泉堂、穆夫提、凉州庄、碱沟井、高赵家、临洮、北庄、崖头、撒拉教等,但各个支系之间,并无统辖、隶属关系,独立传教和行使教权。虎夫耶主要分布于西北甘、宁、青、新等地。

哲赫忍耶:阿文意为“公开的”、“高扬的”,在道乘功修中主张高声朗诵“迪克尔”(赞颂词)而得名。故又称为“高赞派”、“高声派”。哲赫忍耶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清乾隆年),由该派第一辈教主马明心创立。马明心(17191781年),字复性,经名伊卜拉欣,道号“维嘎耶·屯拉海(维嘎耶·图海,民族暂不详)”。他祖籍甘肃武都,幼年随叔父前往麦加朝觐,路遇也门苏菲派道堂教主伊本·辛尼,被收为徒。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回国,带回经籍,创建哲赫忍耶门宦,先后在青海、甘肃、宁夏、云南等地各族(包括部分藏、汉等民族)中宣传其主张,信徒日众,形成中国一门宦教派,去世后被尊为“束海达依”(意即“为真主之道牺牲的人”)。哲合忍耶有5个支系,分别为板桥、沙沟、南川、北山、新店子,虽同为哲合忍耶门宦,但相对独立。哲赫忍耶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等一带。

嘎德林耶:阿语意为“大能者”,也是伊斯兰教四大苏非学派之一。该学派于12世纪首创于波斯,曾盛行于伊拉克巴格达等地,清康熙初年由穆罕默德29世后裔“华哲·阿布都·董拉希”传入甘宁青。在长期发展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与其他苏菲学派有着显著区别。这个门宦包括大拱北、香源堂、阿门、祁门、韭菜(九彩)坪等支系。嘎德林耶有出家习俗,在出家人中选出一位“当家人”,是该门宦显著特征。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云南、四川等一带。

库布林耶:起源于中亚地区的一个教团,阿语意为“至大者”,它也是伊斯兰教四大苏菲学派之一,源于中亚人“纳吉姆丁·库布拉”所创的库布拉维教团,据说,第一个将库布林耶传入中国的是一位名叫“穆乎引的尼”的阿拉伯人,他曾三次来中国传教,第一次到两广传教,第二次到两湖传教,第三次来甘宁青传教,最后于明末清初定居河州东乡大湾头传教,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并送给他九亩地,穆乎引的尼遂改姓张,号玉皇,字普济,成为东乡族一员,和他先后来到大湾头的还有其子艾海买提·白贺达吉,后继任了第二辈教主,发展不少教众,有东乡族有回族,其子孙相袭已经传了十几辈。因为他在大湾头山腰上建立了拱北(墓地),俗称张门或者大湾头门宦。他们的道乘功课主要是静修参悟,规定穆勒什德(教主,太爷)每年必须静坐4070天,甚至长达120天,一般是在僻静的山洞里进行,在此期间尽量少吃食物,少睡觉,每天清晨就开始默念“齐克尔”,履行拜功,直到深夜。这是一个人数较少的派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甘肃的东乡、康乐和皋兰等地。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中国穆斯林所谓的新、老之分也有个特点,即“新教不新,老教不老”。作为老教鼻祖的“格迪穆”,它难道不平和么?它的教义难道不灵活么?做为新教的代表“伊赫瓦尼”,它难道不激进么?他的理论难道不刻板么?最后再说一点,但由于其民族形成历史的诸多原因,中国穆斯林在一些方面也深受什叶派的影响、很多方面也有什叶派的痕迹,而且是相当大的影响。这都和回族的民族起源、民族文化有重要的关系。据冯今源先生在《中国的伊斯兰》一书中根据前人的传述列举了一些事例,其中有:

一、经堂教育毕业的学员,要举行“穿衣挂帐”的仪式,所谓的“穿衣”,即是穿绿色的大衣。重绿色,正是什叶派的特点之一。

二、主管教务的被称做伊玛目,称呼经堂教育的学员为哈里发。这也是什叶派习惯的称谓。

三、传习经典多用波斯语,如《虎托布》、《克尔白欧》、《古力斯它尼》、《米尔涮德》、《侯赛尼》、《赖麻尔台》等等。

四、冲头、礼拜的举意以及日常用语多是波斯语。

五、注重纪念阿里之妻法图麦,每年都要做法图麦姑太太会,却不为法图麦的母亲,圣室海底彻做“圣纪”。

六、给小孩起名字,多取“阿里、哈桑、侯赛因、法图麦”等什叶派尊敬的人物。

七、卧尔足桌上上多讲的阿里的骁勇,少讲的是欧麦尔的战功。

  八、在八项教门原根中强调“为伊玛目”。

 

 

 

附:苏菲主义

    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苏菲”一词的阿拉伯语词根原意为羊毛,因信奉者身穿羊毛褐衫而得名。最初源自《古兰经》的某些经文和穆罕默德的神秘体验。伊斯兰教内的虔信者以此规范自身的宗教生活。伍麦耶王朝时,禁欲主义成为一种反奢华的势力,其成员穿羊毛粗衣而被称为“苏菲”。至8世纪下半叶,苏菲把苦行禁欲作为修行方法,目的是认识、喜爱、接近真主,最后达到与真主合一。他们力求以神秘的爱和沉思冥想,消除个人意识,包括忘却来世的厚赏,达到无我而消融于真主之中。神秘的爱是苏菲主义的基础。9世纪末,苏菲将经过精神修炼获得的对真主的认识,称为神智。这是神秘的直觉或内心的体验,属真主的赐予,其核心是真主精神之光对人的心灵的照明,从而使先天已有的神智再次萌发。为获得神智并与真主合一;内心的净化或精神修炼需经历一系列不同的阶段和状态,而其出发点则是神秘的爱。苏菲主义的发展曾受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但其始终坚持以经、训阐发自己的主张,追求内在的真理和道路,漠视外在的礼仪和教法规定,从而招致正统派的猜疑和敌视。哈拉智因“我是真理”的言论被指控视自身为真主的肉体化身,于922年身处磔刑,使这种冲突达到顶点。此后,苏菲们开始与正统教义相协调。最后由安萨里排除其极端倾向后引入正统信仰,使神秘主义为教义体系服务。苏菲主义在被纳入正统信仰后,并未丧失其独立存在的特点。思辨神秘主义的体系化,以苏赫拉瓦尔迪的照明哲学和伊本·阿拉比的存在单一论为代表。这不仅为正在普遍建立的教团组织奉行神秘主义实践提供理论框架,也对伊斯兰教后期的哲学思辨和教义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8世纪中叶,瓦哈比派从外部对苏菲主义予以抨击,苏非派内部产生一批坚持正统教义、批判苏菲传统的改革派,其主张称新苏非主义。近代以后,苏菲主义的影响日趋衰落,但在伊斯兰世界,特别是民间和边远地区,仍不容忽视。

苏菲主义的主要流派

1、一神论:伊斯兰教的一个基本信仰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苏菲派对这一信条的解释是:“除真主外,无物存在。”即认为一切源自真主,唯有真主是真、是实,俗世生活的一切皆虚、皆幻。2、造化论:认为人与万物皆系真主之造化,从现象上说,它光怪陆离,千差万别;从本质上说,它是虚、是幻。它在世上存留的时间短暂,易逝,唯有真主的本体永恒长存。万物皆应还原为非存在的最初状态,即真主精神中的原始状态。3、神爱论:神爱论的最典型代表是居住的伊拉克巴士拉的女神秘主义者拉比亚,她主张应该爱真主,不是因为恐惧他的愤怒或期望获得赏赐,而纯粹是因为他自己。(古兰5:19)“真主喜悦他们,他们也喜悦他”是神爱论产生的主要依据。4、神光论:(古兰24:35)“真主是天地的光明”成为神光论的理论基础。光是宇宙的一种特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该派认为真主是光,光必然向外照射,称作“穆罕默德之光”的神主是真主的第一创造物。神主是真主的最初产物,它是造化先天和后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总根源。真主的造化借助真主的余光而实现。5、神智论:神智论被苏菲派认为是一种源自真主的、关于真主的神秘的直接的知识。唯一能使人获得神智认识真主的是真主自身。理智的作用在于使一个有理智的人,认识到他需要的指导。认为神智是认识最高的,也是唯一可靠的源泉。神智分为两类:启示性神智和指引性神智,人们只有通过真主自身的(或者启示、或者指引)才能认识真主。把真主作为真理一样追求,这被认为是达到神智的唯一手段,只有如此才能使求知者-知识-被知者三者合一。6、照明论:受古希腊哲学、波斯原始宗教、哈拉智及伊本西那的影响而形成的苏菲神秘主义理论。主要由波斯人苏哈拉亚迪(11531191)的《照明的智慧》一书形成照明论主要思想。其基本主张是:光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纯粹之光”或称“绝对之光”,它是真主的本质;由于它的光辉和不断地照明是人们视而不见的,主的本性即已表现它的存在,因而无定义,也无需证明其存在。另一类光是与黑暗形成鲜明对照的普通可见之光。这种光因“纯粹之光”的照明,它就有光明,缺乏它就是黑暗。7、泛神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在他们认为“除其之外,无物存在”,即除肯定真主外,对宇宙万物完全持否定态度,认为宇宙万物皆虚、皆幻、非存在。认为宇宙万物源于真主,即宇宙万物是真主的一种反映,外部世界不是现实存在,而是真主这一绝对实体在世界万物之中并通过万物反映出来。真主必然要显现自身,而且只有通过它自身所创造的万物得以显现。这无疑是说明,真主无处不在,真主则遍布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样把对人与真主同等对待,认为万物是真主的观点,从而就形成了泛神论。哈拉智曾说过:“这长袍里只有真主。”8、完人论:所谓完人,指能完满理解教义、教法和真理的人。主要在以下四方面完满,即善言、善行、善信、善诚。完人论主张,宇宙是人,完人即其灵魂;宇宙是树,则人类是其果实,而完人则是树的本质和核心(王贷舆《正教真诠》中椰油同样论断)。真主的一切完美本质、属性和行为均由“完人”充分体现出来。完人一方面作为真主从中认识自我的镜子;另一方面,又是世界原型,并起着伦理规范作用。常人所见的宇宙万物有着差异性,而完人则从中看到的是宇宙的同一性。完人身上体现神性和人性充满统一。9、人主合一论:人主合一是苏菲功修的最终目的。(古兰2:46):“他们确信自己必定见主,必定归主。”(古兰35:18):“真主是唯一的归宿”。(古兰7:29):“你们要象他创造你们的时候那样返本还原。”达到合一状态时,有出神、精神恍惚、陶醉感,会有真主潜入自我的感觉。人主合一论的最终要求是人在真主的本体中消失、“寂灭”,并与真主一起“永存”,即人性完全转化为神性。

中国的苏菲各派

中国的苏菲神秘主义在南宋便已存在,但未形成教团,明清以后逐渐形成虎夫耶、尕得林耶、哲赫忍耶、库布忍耶四大门宦40多个支系。它们传入中国有四个途径:一是由朝觐、留学的穆斯林从中东带入,如哲赫忍耶、花寺;二是中亚或中东传教士传入,如尕得林耶及虎夫耶部分支派;三是从新疆传入内陆,如虎夫耶北庄门宦;四是学习苏菲思想后自创,如虎夫耶胡门门宦。

中国苏菲各派的基本特征及分布

虎夫耶:主张道教并重和闹中求静,低念赞颁辞为特征,主要分布在甘青宁等地。尕得林耶:主张先道而后教,修道者中有一部分人不娶妻,出家住在拱北修行,默念赞颂辞为特征,主要分布在甘青宁川陕等地。库布忍耶:主以遵守五功,静修默念赞颂辞,主要分布于甘肃等地。哲赫忍耶:主张先教而后道,高念赞辞,宗教礼仪以简为尚,主要分布在甘宁新,云南、河北、吉林、山东等地。西道堂(又称汉学派)也属苏菲派。

最后用一段苏菲大师的哲言结束本文。苏菲是什么?“你的心”。苏菲就是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人类的心。但那心是深处的,同本同宗的。是高处的,可以飞升的。是透的,是清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冶丹枫|新庄尔传·清真寺传承与历史(七)
马万福
临夏聋阿訇是什么门宦
【观点】清代全真道宗师 刘一明的“回道对话”实践
西北行(45)东乡北庄拱北
运河地区是有中国特色伊斯兰教思想产生发展的核心地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