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评论专栏◆軒揚詩評及林靜詩作
   |语|诗|典|藏  

  



203期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诗界精英。寻找大家公认的好诗与好诗人。是《华语诗典藏》办刊的主旨。欢迎越来越多的诗人朋友加入到我们的大家庭里来。分享喜悦,迈向成功。


      诗歌评论◆軒揚詩評


女诗人 林靜
●●●
诗歌评论◆軒揚詩評林靜詩作



一、轩扬简介及诗评

 

轩扬,诗人,作家,评论家。原名曹浩,安徽临泉人。现居北京。从事文化传播及图书策划工作。曾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学院、鲁迅文学院研修班。今日作家文丛编辑中心总策划兼主编。《今日作家》报主编。现致力于诗歌创作及爱情心理学研究。出版诗集五部。

 

诗歌批判与精神家园                 
           ——读林静诗作有感

 

“不学走而先学跑
现如今
在泡沫型
社会中
就像公交一卡通”

 

“缺钙的时代
最需要见光的
不是躯体
而是脑子和五脏”
    ——选自林静长诗《缝隙插花》

 

一、诗歌批判与精神家园

 

身处“文明”社会里的大多数人,往往只有较高的物质目标,而忽视了精神与灵魂的自然之源。今天,我要藉由对诗人林静的阅读,进入诗歌为我们构建的精神家园。

 

林静的作品处处展露诗歌的现实批判。作为诗人有这种社会责任感,我是赞同的。真正的诗人,大多数是正直而有骨气的。只有内心充满了正义,才能不惧怕黑暗和雾霾,才能写出拨云见日的浩然正气之文。林静的诗,既有李白的大气和超强的想象力,又有杜甫忧国忧民的意识,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一直是我追求和学习的方向。林静的诗歌,让我看到了这种完美结合的成熟和稳健,希望她一直沿着这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走下去。写出不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好诗。

 

林静的诗歌作品大多是长篇,但在我对她的阅读中,给我的印象是“长而不冗,语言精炼,静动自如”。犹如一个人在公园里散步,随处都是风景。林静的诗总体讲可以用“构思之新颖,造句之精巧,形象之生动”,处处春风化雨,句句如阳光沐浴,给人清爽、舒畅之感。在轻松的阅读中品味艺术的佳肴。她的诗立意超拔,自立机杼,构思缜密,意境清空高远,在艺术上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林静的诗好似一朵静美之花,静静地开放,无声中吐露着她特有的香,引不引蜂飞蝶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是闻香而来的。也许,我的到来,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驻足,但至少我是为花的开放鼓过掌的。

 

近日在读《文学概论》时,无意中看到北大教授谢冕先生,对大诗人郭小川的诗歌,有这样的评价:作为诗人,郭小川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对自己所亲历的现实生活以及特定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其实,林静的长诗《写在赴杭之后》也具有这种时代烙印下的独立精神。当这种时代精神与艺术思想完美地结合的时候,便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及美学上的震撼与冲击,在这首诗中,诗人将现实与理想结合起来,对当下的“雾霾”和人文环境的“虚假”作了强有力的批判和抨击。艺术的最大功绩,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站在生活的废墟上,指点江山,让那些牛鬼蛇神的“丑恶”统统赶下地狱,这就是我认为的诗歌的力量,诗歌的价值,诗歌的社会责任。诗歌也正是因为“充当”了社会的“角色”,才能“跻身”于高尚与高贵,并成为人民心中的一道精神大餐。

 

二、林静长诗《写在赴杭之后》

 

林静的《写在赴杭之后》,给我的感觉是凝炼而温柔,不故弄玄虚,语言随着情感的血液,直线而下,一直流到笔尖纸上。林静的诗段落与段落中间,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短小细腻。但处处充满了语言的大气,精神的大气,以及诗意盎然的大气。我本人是很喜欢这种“短而精致”且有力量的诗歌的。我写诗评,一般是不看诗人简介的,只看文本的,只要是打动我的诗,我就有提笔写作的冲动,而且这打动我的诗句,往往是第一眼的感觉,而不是反复地“研读”。我不喜欢“强行”闯入的“美丽”,我喜欢那种“一见倾心”的红尘之魔。这首作品,给我的,就是这种一见如故的心跳之感,这种心跳的发热,也许源于我也曾经十分迷恋这种“简练”式的抒写方式。

 

林静的诗具有造景清晰、典型,语言朴实自然的特点。

 

“西湖边
孤山岛上
友人杯中的龙井茶
弥久飘香
……
 
从爱琴海
直到
恒远的星空
如水的光阴
细诉着”

 

如此细声细语地诉说,多像一个女人在和知己之间的细雨缠绵。那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形有态的自然之美,呈现着人文情怀和绵绵之意。使人不仅会联想到“此时此刻”的江南美如花,轻风如柳丝般,端出茶香、清香、美人香,那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好不醉人。谁能免疫得了这江南的夜晚。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这样写道:

 

“阳光
穿过曾被强行挤拢过的指缝
最后的杜鹃
怒放在盛夏的高山
二月花早已凋零
奇迹般,沉睡的风
依然不止地拨撩着早泻的热望
 
日子
写满了和弦外音”

 

“惊颤的心
扭曲
岁月如同千年绵帛
被沧桑撕扯
直至断裂”

 

这样带着“和弦外音”、“惊颤”的诗句,在这首诗中比比皆是。这看似有些压抑的诗句,其实是给人心灵洁净和洗涤的。因为其给我们带来的是空气的净化,环境的净化,更是灵魂的净化。这个时代似乎有些脏了。需要我们的诗人用良知去呼吁这种“不良之风”的净化声音,以提高我们万民和谐的大同小康。

 

诗歌可以抒情,但贵在责任感。我们的诗人林静,做到了。这是她的诗歌特色也是她的诗歌力量。诗歌的力量,其实就是来自对社会的责任感。

 

“空气中满盛呛人的窒息
致命流感追逐着
成群的野鸭最终和淤泥嬉戏
拴住意识的古树
禁不住揣摩
蓝天为何逃离”

 

连蓝天都想逃离这个不堪入目的环境,何况是我们人类呢?因之,作者的意图就是,我们需要拿出勇气和力量去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场。如此这样的现场,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痛的:

 

断了弦的琴
鸣咽着清流的绝唱
一曲水殇
逼近江南

 

曾经我心中的苏杭,那是人间的天堂,如今的如今,被现场亵渎和破坏了的杭州,给了诗人如此惨不忍睹的:

 

阴影苍白
笼罩湖光山色

 

面对贪婪与疯狂的毁灭,哭和泪都是无济于事的:

无尽长夜
冰冻的寂静
牢牢拷住大地的胸膛

 

在诗人的眼中,当下的苏杭处处都是让人痛心的“悲凉”。这曾经令无数人神往的美丽苏杭,人间的天堂,何以变成了如今的悲凉!
诗人是智慧的化身,她不露声色地这样告诉我们:

 

黄昏的落影
击破了晨光与憧憬
美好的念头仅仅维持了一个瞬间
放眼望去
夜的行宫
已经建到了面前
这块所剩无几的湿地
就像那一个又一个被人为荒漠化的草场

 

原本诗人是带着一腔热血去欣赏,膜拜苏杭的。当面前的不堪,使之愤怒时,诗人的大脑中又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与纠结:

 

毁灭
源于贪婪
毒手伸展
永无止境

 

诗人的正义之光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但,大气候,大环境的使然,又使我们的诗人,面对如此狼狈的破败产生了无可奈何的嗟叹:

 

光的语言
深深陷入古老的沼泽地
肉体被刺穿时
所发出的叫喊
如咒语般
宣告了无期与结盟的死刑

 

如此这般的哭诉,似乎哭痛了大地的心,哭疼了人间的愚昧和无知。但能不能哭醒那些手握重权的“破坏环境”的刽子手。这,我想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每一个政客上台后,都急于“抢功,立功”,树立自己的威信和添加自己的功劳簿,却忽视了大地的疼痛,忽视了人民的怀旧情怀与愿望心声。一桩桩强行的悲剧在这片文明的大地上“鬼哭狼嚎”。那些善良的人民,妄想用生命去唤醒罪孽的良知,这些天真的臣民也的确是太天真了,他们要的只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上升与攀岩,谁会考虑人民的夙愿。面那些可怜的生命,就这样被社会的进步践踏和吞噬了。而制造这人间惨剧的“人民公仆”,却对他人的死,依然无动于衷。
土匪还是猛兽,已经被时间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并重重地涂上了他们罪恶的手和让人仇恨的名字。

 

如此这样“乌云密布,星光黯淡”事件,还在继续——我们只能无力地看着曾经的美好,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哭是无能为力的。悲和痛,又能怎样!
这些留给诗人的,是什么?
这些留给读者的,是什么?
这些留给历史的,又是什么?
我们把一连串的问号,交给未来吧!
我想,答案终会浮出水面——
该还与该欠的,终会有个了结——

 

三、结束语

 

“南风无语,湖水悲凉,记忆被泪水反复侵袭,往事像一把铁锤,对脑海定时敲击——”一片无语和悲凉,对脑海的定时敲击,给了我们一种沉重的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对曾经的美好,怀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难道仅仅是物换星移,难道仅仅是高科技甩开的落后面貌。这些都值得我们人类反省——

 

凌晨五点,在我修改这篇短文的时候。收到了诗人林静通过微信发来的这首短诗。在反复阅读之后,我决定用她来作为结束短评,以希作为敲击我,也敲击我们人类破坏环境和肮脏入侵心灵和大脑的警醒与反思。

 

南风无语
湖水悲凉
记忆被泪水反复侵袭
往事想一把铁锤
对脑海定时敲击

 

    ——选自林静组诗《丙申白露三章》

 

2016.12.4,北京

 

二、林静简介及诗作

 

林静,旅美诗人,现居纽约。1973年出生于昆明,后成长于广东。1990年开始写诗,次年移居北京,2012年移居美国。2006年与黄秋远发起创办《新文学》杂志并担任主编,曾任多个画展策展人、主持全球征文活动、两度获美国西蒙斯国际诗会邀请、主编“中国国画家系列丛书”并撰写乐评,早年音乐作品常被北京国家大剧院和中央歌剧院演出。2015年应北京中华世纪坛中秋国际诗歌节艺术总监、诗人严力先生邀请为诗歌节创作组诗《月光曲》并在开幕式上朗诵。2013、2014及2015年三度获美国作曲家、作家及出版家协会“年度作家奖”。现任国际音乐交流协会艺术顾问。

 

缝隙插花
    ——隐喻来自生活

 

 

傲慢与偏见搭配
就像锅和盖
最阴仄的角落
没准正置身
最富丽的大堂

 

 

甭管加多少润滑剂
会谈的轴承掉了
对话的终局
是走向沉默

 

 

笔尖的救赎
继往圣之绝学
以明扬大道
心灵的救赎
当如松柏般
立于天地之间

 

 

特意远离的身影
必定不敌人海茫茫
而无心的注视
就像不足的曝光

 

 

人生
能否从不同的窄巷
走向宽广的大海
取决于
心灵的尺度和明灯

 

 

历史卫道者
不是厨房里的调味品
而臭虫
即便是喷洒了顶级香水
它还是臭虫

 

 

有时候
展望政治
就好比
展望垃圾
而有的政治展望
与垃圾展望
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废墟之上谈人文
好比今日浮云
记挂昨夜黄花

 

 

那座位于市中心
巨大而富丽堂皇的美术馆里
总是不搭调地挂着
各色缩水画布
而地板上
则散落满
流派的下巴
和大师们的牙

 

 

不学走而先学跑
现如今
在泡沫型
社会中
就像公交一卡通

 

十一

 

缺钙的时代
最需要见光的
不是躯体
而是脑子和五脏

 

十二

 

把华表周边的垃圾
通通清理掉
就没什么邪可辟
同样的道理
心里干净
自然不劳鬼神惦记

 

十三

 

心驻猛虎
那么
即便是身处温柔乡
也会把鲜花当大砲

 

十四

 

三角铁寡言少语
并非最常见的演奏乐器
话说现如今
三角恋情
却最是流行
小三们个顶个
上岗导火线和畅销品

 

十五

 

没有预置的桃花
绽放最自然的风情
唯有不浮躁的厚实土地
是其最牢固的奠基

 

十六

 

选择最好的时间
最好的角度
仰望星空
是为了
更好地检视心灵

 

十七

 

理智时常当任
告诫的角色
而失控的激情
却时不时搅上一局

 

十八

 

只有肩膀足够硬
才能承担重担
只有心够宽
方能容纳
梦想的海洋

 

2015年10月28至11月2日,纽约

 

写在赴杭之后 
行动中的诗人
  描绘完整的世界
      ——题记
1

 

西湖边
孤山岛上
友人杯中的龙井茶
弥久飘香
……

 

从爱琴海
直到
恒远的星空
如水的光阴
细诉着

 

2

 

迷人的江南
姿色万千
却敌不过星月
恒久的心灵交响

 

六十个波动的日夜
累积的点点滴滴
似乎已被焊锁在不知名的镜面上

 

阳光
穿过曾被强行挤拢过的指缝
最后的杜鹃
怒放在盛夏的高山
二月花早已凋零
奇迹般,沉睡的风
依然不止地拨撩着早泻的热望

 

日子
写满了和弦外音

 

3

 

慌乱、彷徨
满挤广场和车站
提了速的列车追赶不囘荒废的年华
被定了流的蜂群
随着滚动的车轮走南闯北

 

没有根的草
与断了线的风筝
书写着截然不同的意象
队伍
长龙般排开
汗垢层层叠积
侯车厅弥漫洗涤的远离

 

夕阳
拖着长了霉的目光
投下一片病疾
钟楼上
硕大的指针每挪动一下
都刺痛着紧绷的神经
而发出的每一次声响
冷酷如铁锤般
敲击着芸芸的无助
归途遥遥
前路茫茫

 

惊颤的心
扭曲
岁月如同千年锦帛
被沧桑撕扯
直至断裂

 

4

 

自然的色彩
被施虐者随意丢弃
天空
则因恐怖
被关了禁闭
钢筋水泥群
庞然
占据要道
废气
贴着各式环保标志
引发城市整体的喷嚏

 

空气中满盛呛人的窒息
致命流感追逐着
成群的野鸭最终和淤泥嬉戏
拴住意识的古树禁不住揣摩
诸如蓝天爲何逃离

 

未曾断电的灯
照不亮古都死亡之夜
城市地下的臭水沟
一派生机昂然
黑暗的传播者
互递着再版的鬼怪传说

 

断了弦的琴
呜咽着清流的绝唱
一曲水殇
逼近江南

 

5

 

运河两岸
青瓦灰磗
已然换成了琉璃瓦
与不锈钢护栏
屋顶两端
水牛角般翘起的避邪图腾
连同一条通往西泠印社
蜿蜒细长的幽径
淡描千年翰墨遗迹

 

阴影苍白
笼罩湖光山色
无尽长夜
冰冻的寂静
牢牢铐住大地的胸膛

 

白堤切割着湖水的涟漪
三潭印月时隐时现
三色堇
一片茫然
苏小小的坟墓竟与秋瑾遥相呼应
成爲现代文明的一块金字招牌
犹如西湖醋鱼

 

鋻湖女
神圣飘逸的白色侠衣
因无知与善忘
而坚硬
变形
守望一湖遗怨
被移动的遗骸远不止岳陵

 

楼外楼的鱼和鸡奢靡的峭壁
湖光山色随着权杖
千里北移
灵隐寺的钟声
何时敲响?

 

6

 

鸟儿飞跃的音符
传递着自由的乐趣
伴随春光
足迹
给暗夜与大地留下萌想
翠绿流动
提醒北方苍凉

 

白描之风
起于冬日的爱琴海
夜兰芳香来自幽静的夜晚
没有被窃取
记忆
装满时间的更漏

 

列车到站
相聚的喜悦
驱散彻夜无眠的疲倦
身影匆忙
友人飘然眼前
紧握的手释放多日的挂念

 

影子逐渐清晰
访程正式开场

 

7

 

“也许
应该来到这片竹林隐居
呼吸那久违了的清新空气”

 

黄昏的落影
击破了晨光与憧憬
美好的念头仅仅维持了一个瞬间
放眼望去
夜的行宫已经建到了面前
这块所剩无几的湿地
就像那一个又一个被人爲荒漠化的草场
最终
愤然、慨叹与嚣张
将成爲这里的空气

 

毁灭
源于贪婪
毒手伸展
永无止境……

 

光的语言
深深陷入古老的沼泽地
肉体被刺穿时所发出的叫喊
如咒语般
宣告了无私与结盟的死期

 

白色的血不停地喷出
自防风氏被砍去头颅的颈脖上
历史的无数深渊与幽怨
绵延至今

 

瞎子找寻着沉睡和死亡的特征
向日葵无法在黑暗中安息
流星擦燃的火焰
引领与灵魂交谈的深夜行人
水流和风的意识
逐渐被释放
快速形成
一个超越死亡的巨大光环

 

夜神及其跟随者
始终卷缩在刀枪的背面
直至火炬
再一次遗失

 

夜莺的哭泣
冲击着深夜窒息的沉寂
晨曦
何时苏醒?

 

8

 

不要急于回避
或企图跳过这一页
沉睡者有待唤醒
当然,也少不了
那被染了色的天空
和迷失的大地

 

踏着蹉跎的脚步
失血过多的躯体如同最后一个秋天
大地失去了末日悲歌的遮掩
死亡并不惧怕孤独
深邃的苍穹
信仰着永恒、来生
与轮廻

 

如今的拾荒者
正在沙漠腹地寻找陨落的星星
而通往天庭的阶梯
已被风沙刮成一根摇曳的长绳

 

绝望的悲恸
引发久违的瓢泼大雨
闪电的利剑劈开夜空的隐匿
雪峰圣莲骤然飞降
泰山旭日
升起
承载着千年沉默的险情

 

9

 

有谁能把时间留住?
尽管历史
已悄然写下这一笔

 

崴伤的疼痛加深了告别的惆怅
城隍阁咫尺之遥
淡淡地嘲弄着无形的忧伤
努力整理
赴杭的每一点滴
却发现并不像吴山广场上
游人扯动风筝般轻易

 

音容笑貌存于心底
实景又将渐渐转爲记忆
……

 

突然
由些许诗的谈论
回想起席勒的外观学
关于自然至道德
再到美的艺术

 

良知与忠实的记载
犹如一根坚韧的线
把各处的鲜花连在一起
爲了共同的心愿
爲了市中心还未清理账目的广场
最终可以放上洁白的花环
最终可以
轻松交谈

 

……
届时
将再次并肩沿着北山路
从容漫步
踏寻诗人留下的每个足迹
欣赏完整的西湖美景

 

10

 

光阴似水
迟来之春
没有给出准确的起拍
寒意
走马灯般重复袭来

 

缺钙的意志裁剪脆弱的蝉翼
马兰花开
没有如期
飘移的瞳孔
独自经受风雨洗礼

 

啓明星默默地辨认
受难者的遗体
龌龊的鉄锯依然
密谋着如何除去
时间的马蹄
墓碑一路留下
清一色带血的印记

 

四月飞沙
六月飘雪

 

日子
如水车般转动
被从低处提上来的水
暗红
而温热
霜刃黯然
热泪盈眶
浸透风的翅膀 

 

最后一滴泉水
彻夜哭泣
没有灵魂驻扎的躯体
生命的浪花
掩埋在雪球般滚动的浊流中
蓝色的天幕
悲慼

 

乌云密布
星光暗淡
服了安眠药的沉睡者
放走了黎明

 

希望之舟何时抵岸?

 

疑问
如野草般滋长
答案
则写在肉眼无法看见的天边

 

2006年6月5日至8日

 

组诗:丙申白露三章

 

秋风哀飒忆力虹

 

南风无语
湖水悲凉
记忆被泪水反复侵袭
往事像一把铁锤
对脑海定时敲击

 

    丙申八月初六(2016年9月6日)凌晨,纽约


有病得治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一夕之间全面爆发
防腐剂地宫高歌四十年整
墙头草竞相刷屏
对着殭尸
倾吐万寿衷情

 

    丙申八月初九2016年9月9日凌晨,纽约


阿姑山村祭

 

一瓶农药
一家丧亡
一份救命低保被取消
一个盛世下彻底绝望
一条康乐不归路
一湖泪水供万邦

 

丙申八月初九2016年9月9日夜,纽约



诗评人 轩扬


     “中国风韵●冬季诗情”
《河东诗论》《华语诗典藏》
  年度十佳诗人评奖通知:


   激情冬日,倾情欢歌


         旨在更好地为各位诗人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繁荣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展现《河东诗论》、《华语诗典藏》对促进中国现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奖掖在《河东诗论》、《华语诗典藏》刊发的优秀作品,现拟举办“中国风韵●冬季诗诗情年度奖评奖活动,评选出的作品将优先推送《中国风》纸刊。
一、
评选范围:凡在《河东诗论》、《华语诗典藏》2016年1月起至2016年10月底所发表的各类诗作的诗人,以及新投稿诗人,均列为年度奖评奖范围。 
二、
奖项设置: 2016年度奖,拟分别评选出创作成就奖、优秀诗人奖、最美女诗人奖、最佳实力诗人等四个奖项中,各奖项1~3篇诗歌作品,奖金额度为100~~900元不等,梯度发放。
三、
“中国风韵●冬季诗情”年度奖,本着公正、公平、诚信的原则,对在本刊所发表的各类作品进行认真审读、筛选,最终产生年度各奖项。
四、
“中国风●十月情”年度各奖获奖名单,将在《河东诗论》、《华语诗典藏》2017年1月正式公布。同时启动2017年年度奖评奖活动。
五、
凡参加评选的诗人,只限投稿三首原创首发代表作参赛。(原发我平台的作品。如果自己觉得可以,特许夹在三首诗作中,寄来参赛,并注明发在那个平台。)
六、
投稿日期从11月20日开始至1月28日春节前结束。过期不候。2017年(丁酉年)正月十五公布评奖结果。并在此日期之前不发给作者精美获奖证书。

七、
本次评审组委会机构成员:
首席评委:《  中 国 风  》  总编辑   云   子
特约评委:《 齐鲁 诗歌 》 总编辑   徐佃龙
驻地评委:《 河东 诗论 》 总编辑   浮城月


《河东诗论》《华语诗典藏》
 编辑部 团队 评审组委会  
 2016年11月20日

 
题目不限  内容不限   征文具体要求:只接受《河东诗论》《华语诗典藏》下面链接的规范投稿!投稿信箱,浮城月邮箱:772399205@qq.com 标题注明,现代短诗征文+作者姓名+诗作名称。5到8首。作者简介+高清近照三张。每首诗限20行之内。选出优秀诗作!优秀者向大型季刊《中国风》纸媒推荐刊发。  投稿一定要先加浮城月  私人微信号:sxxzzfc  。联系确定,能否刊发事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评诗论道:民间诗人与官方诗人的差距在哪里?
江一苇:诗话札记
霍俊明 : “70后”女诗人小像 | 诗歌评论专栏 | 诗生活网
帕斯卡尔·葩蒂||仿佛我就是冬季本身(珍藏版)
每日一星//女诗人冀舒涵的诗
诗人以诗论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