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体知道答案》

阅读书本:身体知道答案, 电子书

阅读目的:和自己的身体联结,读懂身体透露出的信息。

阅读方法:泛读

阅读感想:这是一本值得好好体会并践行的书。读了此书后,才进一步知道过去那么多年,自己的身体一直在给自己传递各种重要的信息,但自己却不自知,一再地忽视它,最终也导致身体以各种疾病的形式来对抗。另一方面,即便我知道身体在给我传递信息,但我并不知道在传递着什么信息,因为我没有去深入其中去聆听她。因为没有与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也就自然谈不上与别人的产生链接了。

过去,原来自己在乎别人的看法都是源于自己太注重这种外在的评价体系而未向内看,活出真正的自己。一直戴着人格面具,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讨得他人的欢心,却没想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对于孩子,有时也无意识中给了他太多的有条件关注,让他知道如何做才能取悦于父母,但却失去了做那件事本身的快乐。正如之前看过的那样,要让他明白,做那件事本身就是对他最大的奖励,而不能用外在的奖励去给予他有条件的关注,从而让他失去了追求他自己内心愿意追求的东西。

当自己再有情绪的时候,无论是何种,去和自己的内在取得链接,感受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告诉自己解决的办法吧。

阅读笔记:

聆听身体的声音,打开进入潜意识的大门,身与心的合一,是做你自己的真正开始。

回归身体,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我们每个人都程度不一的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囚笼中,而要走出这个囚笼,我们必须有真正的学习与觉知,系头脑与身体合一的学习与觉知,意识与潜意识合一的学习与觉知,即我们老祖宗所说的体验,体会,体证,体悟与体察等等。

我们绝对是我们生命的创造者,我们每一个人可以使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盛。

身体知道心灵的答案,我们有3种智慧,身体的智慧,认知的智慧,和场域的智慧,如果太依赖认知的智慧,我们就会被割裂在一个个孤独的世界中,这也正是自恋幻觉的关键所在,我们沉浸在自己头脑所想象的世界中,而且还希望将这个想象的世界,强加给真实的世界,结果我们越是在乎一个关系,我们就越容易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对方,于是爱的渴望反而导致了伤害。

与他人建立链接

怎样才能与别人建立真正的链接感呢?一个很简单的答案是,先与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也就是先去发展自己的身体智慧,试着用身体去聆听别人发出的信息。

抱怨是针对别人的,我们之所以向别人发出负面的信息,其实是在逃避自己内在的痛苦,而内在的痛苦总是会先表现为身体上的不舒服,假如我们觉知道了身体的这种不舒服,我们就与自己的内在建立了一定程度的链接,那时我们就不再向外寻求链接了。

先让对方抱怨,再觉察自己身体的不舒服,然后让对方带着对这种不舒服的觉察,继续去抱怨,最后这种抱怨慢慢的就会消失。

在某些场合中当我感觉到有些不自在时我就去觉察自己的身体,那时身体总有一个部位不舒服,然后带着对这个部位的不舒服的觉察去和这些场合中的人相处,立即便恢复了镇定。

破除内心藩篱的钥匙

如果希望自己能从一种状态中解脱出来,抵达一种新的境界,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强行令自己处在新的境界中,感受其中的感受。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是因为他内心没有矛盾,而我们普通人,之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我们在行动时就有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动力,所以行动力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了。

假如我们最终能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处在任何位置,那么我们就破掉自己心中的种种障碍,而获得充分的自由,那时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

当我们努力向外面寻找答案时,我们通常切断了与自己内在的联系,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重心令自己的心像浮萍一样处于飘忽状态,这时无论怎么做都是消除不了焦虑的。

这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去和自己的内在取得连接,找到自己的重心,然后带着这种链接去考虑问题。和自己取得链接的最重要的一步是首先和身体取得链接,而方法就是去觉察自己身体的反应。

带着对问题的觉知去行动,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

卓越的人和普通的人之间的差异,首先是心理评价机制的差异。卓越的人有一个内在的心理评价机制,普通的人有一个外在的心理评价机制,卓越的人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答案,时刻倾听内心的声音,听从直觉的指挥,普通的人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支撑,排斥或忽略自己内心的体验感觉,做决定的时候也容易迷失在缜密但摇摆的理性中。

既然内在评价系统最健康,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却形成了外在评价系统呢?这是因为在成长中人们得到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有条件极其关注的逻辑是,你必须做到A我才能给你B,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学习修正自己应该如何部分的表露的过程,最终就形成了一套外在评价系统。然而表露经常违背内心你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但你的体验和感觉却是另外一回事儿,久而久之,一个人会逐渐忽略来自压抑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只去关注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自己怎样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成为自己

怎么样建立自己的内在评价系统开始成为自己呢?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但成为自己,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它意味着自由,但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我选择我负全责,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远离人格面具。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好的模板,然而最新模板与我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相符;远离应该,父母给了我们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但他们要在某件事情上做出好的目的其实只是赢得父母的爱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应该越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一个人内心的声音越强大就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必须开始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做我认为应该做的事,不管别人认为我应该做什么。

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平等心就是如实地看待并尊重你自己当前的境界即便很好也不骄傲,即使一般也不自责总之不和别人的境界去做比较。平等心就是尊重自己当下的境界,尊重自己内心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无论外界有何等压力,都不远离自己的内心。不幸的是我们通常既不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也不尊重别人的真实存在,而是生活在想象中,不仅希望自己生活在想象的世界,还希望别人也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假若和想象不同就不仅想对自己行使暴力也想对别人行使暴力。

对抗痛苦才是痛苦的主源

应该沉入悲痛中体会他看着他理解他,一份体验不管它带给我多大的痛苦,只要不做任何抵抗的觉到这份痛苦中体会他看着她,那么她最多半个小时就会溶解,并转化。

到底是一个行为本身的痛苦多呢还是想消灭这个行为的努力所带来的痛苦更多呢?很显然是后者。

当痛苦来临的时候,我越保持不动越久越好,保持不动的同时,我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但我绝不引导这种变化只是看这种变化而已。当一种痛苦的感受产生时,我会坐下来或躺下来感受我的身体,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从这个部位开始感受然后一点点的转移注意力,感受整个身体。不管是感受画面还是想法我尽可能不做任何努力不做任何引导,而是把自己交出去,让这些感受画面和想法,自然地发生变化。

当我们产生愤怒的时候,问一下自己这种愤怒产生之前还有别的感受或情绪产生吗?那个在第一时间产生的感受可以成为原初感受,找到他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其他的感受情绪或想法,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防御这个原初感受的。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愤怒或攻击行为,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愤怒和攻击行为是一种假象是用来防御恐惧得不到爱而制造出来的。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要保持和自己内在的连接,具体而言就是,你首先要把注意力一部分放在自己身上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并保持一种身体和内在的平衡。不是去更努力地注意对方,而是先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感受你的身体和内在的感受和你的身体内在保持一种链接,这时你就像太极拳高手一样对方怎么用力你都不会失去平衡。

所谓投射即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具体而言,既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中,所谓外摄即将外部世界吸入到自己内心中,具体而言,既将外部关系吸入到自己内心中。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自己的内心投射出来的一个心理游戏。

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具备了成长的一切资料我们不需要向外寻求力量。

真爱的密码是你希望伴侣做到的,你自己首先去做,我们自己改变了别人也会自动改变而且他们都不需要知道我们发生了什么改变,就会改变对我们的方式,这一切是因为自己内心的种子发生了变化。通常我们故意关注别人并且无意中会认为别人才是我们的答案,但真正的答案永远在我们心中。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时就试着放松下来对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说请你教我。

愤怒产生前其实是,先有一份悲伤发生,这个悲伤是更深的存在,而愤怒是为了防御这个悲伤的,尊重这份悲伤的存在,并去觉察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知道答案:头脑可能是傀儡,身体最懂你自己
身体不舒服,我们恨自己,想把身体消灭 内心不舒服
张德芬经典语录
我喜欢的之三
你所逃避的痛苦,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钥匙
打开潜意识的大门,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