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度过富有创造力的一生

「心流之父」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创新过程中的「心流」体验,为你提出了生活变得丰富而充盈的实用建议。

为什么需要创造力?

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是什么?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又凭什么从与其他古人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出非洲,占领全球?一种流行看法认为,人类的想象力是制胜法宝。我们的祖先凭着口口相传的故事,符号化的群体想象,形成规模空前的社群,并可以为了共同的抽象目标协作,从而能扫除异族,构建城市、国家,甚至以超越国界的宗教在精神上统帅亿万之众(据《人类简史》)。

符号领域的创造,构成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也让我们得以一窥自然运行的奥秘,从而摆脱「刺激-反应」的生物本能之束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工具和生存空间。

然而,人类还有一个终极敌人——热力学第二定律,或者说,熵增。

熵增是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自然界中总的熵一直是增加的。这意味着,未来一定会自动变得更无序。而我们和后代的生活依赖于有序:将清洁的水与杂质分开,才能喝得放心;减少电力输送中的能量耗散,才能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能源;人际关系也依赖于有序;倘若信息失真,沟通不畅,缺乏规则的调节,美学的共赏,社会将分崩离析。这一切不是悲观者的想象,而是在今日的世界中频繁上演着。

由是,未来并不会自动变得更好。符号领域的创造,作为人类最逆天的能力,也是我们通往更繁荣未来的关键。《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撷取了人类创造征途上的片段:20世纪末仍在世的九十多位卓越创新者的创造生涯,为我们提供了一柄开启未来的钥匙,一张内涵丰富的藏宝图,一份走上创造未来之路的必备物品清单。

作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是「心流」领域奠基人,幼时的颠沛流离驱使他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创造力》一书基于对91位创新者的访谈,却不是单纯的文字梳理,而是从提问到结论都留下作者深深烙印的大型研究呈现。如果要问这是种怎样的烙印,我会说:是对复杂性的正视,对多样化的尊重,对影响力的关注,对个体幸福感的好奇,以及对人类社会及未来的深切责任感。

重新定义的创造力

首先,作者对创造力的定义是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视角出发的。他并不把聪明和思维敏捷称作「有创造力」,也不把日常生活中的创意称为「有创造力」,而是将改变了文化中某个领域的人称作有创造力。

定义为所有科学研究所必备,它限定了研究的范围和对结论判断的依据。创造力的这一定义并非随意选取,它表明了作者的取舍。作者的价值观或学术观由此体现:「对领域的改变」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且具备客观标准,因而更适合作为研究对象。我猜想他意图通过这一研究,不仅促使更多人选择做这一类创造者,而且促使机构和社会为他们营造更适宜的环境。

然而对创造力所做的这种定义,引起了一个令人不快的局限:无法区分「好的创新」和「坏的创新」。作者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不禁想知道,他是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还是后来才发现?),所以在第一章「研究创造力的益处」中对自己做了一些小小的辩护。且在第十三章毫不掩饰地反映了自己对创新副作用的担忧。或许,对于创新的评估,会成为我们未来的重要课题。系统性的创新也会在这个阶段中愈发彰显其价值。

其次,作者还希望能够倡导一种「更幸福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在创造中获得心流,看起来,这同样出于一种终极关怀。除了考虑工作本身中获得的幸福感,作者还关注了创新者的个人生活,并且得出了令人略感意外的结论:大多数创新者乐观积极,个人生活幸福美满,并没有离群索居或有什么怪癖。即使考虑到离群索居者会拒绝采访,「幸福创新者」的比例仍然很高。若这一结论恰当,则有助于鼓励每个人选择更有创造力的生活,达成个人和社会双赢的结果。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能够获得第一手材料,并体现「领域影响力」,在方法上,作者选择了对高龄创新者(六十岁以上)进行访谈。不得不说,该方法无法完整反映创新者群体。

例如,作者所采访的人或许更具有亲社会的属性,或是认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否则有更大可能性会拒绝接受采访。如果对这批人的研究得出「创新者亲社会」的结论,则属于方法造成的偏差。与此同时,也可能是因为亲社会个性更利于创新的传播,才使得能够「改变领域的人」中更多具备此特点。遗憾的是,我们很难区分这两种情况。而这对于结论的运用和结论的实际意义,或许十分关键。例如,并不那么「亲社会」的人,在改变一个领域的过程中,或许会另辟蹊径,而非借助于在关键学界获得认可。一个弥补的可能方法是,通过对拒绝采访者亲友的调查,来获知他/她的个性特征。

(实际上,作者发现的创新者人格是兼具内向和外向的,至于比例则未有定量说明。)

还有,这种研究手段至少把两种人排除在外。一种是在世时未能受到重视而去世后贡献被认可的人。另一种是生活并不幸福,或因生活方式不健康、人际关系不和谐而早夭者。「幸存者偏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我们是否能因此否认这项研究的贡献?当然不能。它的一个重大价值恰恰在于让我们看到,个体的幸福和对社会的影响是可以并存的。且这种并存并非孤例,而是广泛存在于各个符号领域,各种社会背景,各种家庭结构的创新者中。如果因为偏差而忽略了多样性与可能性,才是最大的失误。

作者明显也意识到了这种偏差的存在,并用类似的理由为自己做了辩护。命运无常,人生顺遂与否并不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至少从这些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创造本身带来幸福,身为创造者也不乏幸福,何不追求一种更有创造力的人生呢?

被作者重新定义的创造力,将创新者置身于更大的格局下,让创新具备了更多层次。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创造的过程、创新者的生活轨迹、特定领域中的创造力、实践你的创造力。

这四个部分的逻辑,实际上可以为我们模仿学习他人的经验提供一个极好的模板:事情是如何做成的?为什么他能做成?这一经验有什么领域特殊性?知道这些之后,我应当怎么做?

创造的过程

「创造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以空间元素为主要关注维度的结构。只不过这个「空间」主要是抽象意义上的。一个学科领域(domain)是空间的最外围,里面一层是学界(field),再一层是创新的个人。发现没有?「域」和「界」这两个词本身就是空间隐喻。

领域

本书所探讨的领域仅限于符号领域,与之对应的领域知识是建立在先驱们的探索基础之上的,因被公认而进入共识区,成为这个领域的必备基础。不同领域因其「结构的清晰性,文化的中心性,和知识的可获得性」而对创造力有促进或抑制。作者认为,具有清晰结构的学科(例如数学),更容易让年轻人学会规则,获得认可。而更具备可测性的学科,也更容易产生同仁公认的成果。

我们尽可以由此引申,给不同领域贴上标签。不过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划分大概不那么重要。有成就的人几乎都是出于各自内在的理由而选择领域。但在组织中,「知识的可获得性」则是一个可控的变量。这自然令人想到,若能够增加组织内部知识的可获得性,那么有利于组织内创新;若能增加公共领域中知识的可获得性,那么有利于大众创新。然而,一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的多少,并不同知识的可获得性成正比。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互联网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来源,却只有极少比例的人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创造力。有些知识甚至将人变成了「民科」。或许,在这三条特性之外,我们还需要增加更多的约束条件。

学界

学界则是判断知识是否进入领域的过滤器,有着种种规则和层级。学界是被动或主动,开放或保守,与社会系统的衔接如何,都会对创新产生影响。读到这里,我不禁想问,是谁决定了学界是怎样运作的?也许是某个历史机缘,也许是某位大人物,也许是某种程度上的自发。例如大多数自然科学以期刊论文发表作为学界认可的标志;而计算机界却推崇会议论文;艺术界则以在某处开画展,在某地做演出,在某赛获奖项来评判艺术的价值。然而,哪一种期刊,哪一类会议,哪一处画廊,哪一间音乐厅最能代表学界认可,则是历史的产物,并受社会影响而不断变化着。

若一个创造者希望自己创作的文化基因得以流传,就必须熟悉学界规则。然而,光是进入学界这一步,就足以过滤掉许多人,并且这种过滤常常依赖于运气。既然运气并不在人的掌控之内,我们也只能承认这一点,并在其他方面弥补。

个人

个人在性格与创作环境的交错影响下,经历产生创造力的五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心流。

创造的五个阶段是:准备、酝酿、洞悉、评价、制作。

第一阶段是准备期,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沉浸在一系列有趣的,能唤起好奇心的问题中。

第二阶段是酝酿期。在这个阶段,想法在潜意识中翻腾。

第三阶段是洞悉,有时也被称为「啊哈」时刻。

第四阶段是评价期。人们必须决定自己的洞悉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继续研究下去。

第五个是精心制作阶段。这个过程可能花费的时间最多,工作也做辛苦。

创造力的过程更多是循环的,而不是线性的。经过多少反复、涉及多少循环、需要多少洞见,取决于正在处理的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这五个阶段看起来体现时间上的先后。然而我认为创造阶段在本质上更类似于空间探索的过程。

还记得你去过的最好玩的旅游景点吗?你是否曾在其中流连忘返?你被新奇的环境和体验所包围,其中某些东西特别能引起你的注意,于是你走近前观察,或是与它互动;然后又前往下一个区域……其中最好的一段体验,会成为你和朋友们谈起这段旅行经验时最津津乐道的故事。

创造的五个阶段与此相似。在准备期,创新者发现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在酝酿期,创新者在空间中摸索,找出备选的解决方案可能性;顿悟期和评价期共同将备选可能性收敛为更少的可能性。它们并非绝对的先后关系,而是个曲折反复的过程,恰似在空间中的折返;一部分顿悟可能在评价期被否定,然后创新者又回到酝酿期。制作期则是将探索到的空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放大和完善,这期间又会出现新的酝酿、顿悟与评价。

在轶事中,人们喜欢关注「洞悉」的时刻:牛顿和苹果树,阿基米德和澡盆,凯库勒梦见的蛇。有时人们津津乐道酝酿过程中伟人们走过的小路和小桥,花园和城市。一些创造者往往被提示回忆最早发现问题的「初心」。然而,被人厌恶的「评价」必不可少,精心制作亦是大部分作品最重要的工作量。被视为巴塞罗那标志性建筑的圣家大教堂1882年动工,至今仍在建造中。

幸运的是,在繁重的工作,以及必然伴随的迂回曲折中,「心流」陪伴着创造者。在心流状态中我们并不会感觉快乐,却能忘我地工作,在完成后感到幸福和满足。

产生心流的一定是创造性活动吗?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我发现并不是。但它也不是那些通常会令我们有简单愉悦的消遣。创新者给我们的启发是:他们能在工作中时常感受到心流,而这和金钱和成就并无关联。作者罗列了心流体验的9个因素,分别是:明确的目标,行动有及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平衡,行动与意识融合,不受干扰,不担心失败,自我意识消失,遗忘时间,活动本身具有目的。

创新者的性格特征和工作环境也许是本书中最独到的部分。我们终于可以以「大数据」的方式来获得大师们的生活细节。

与传统印象不同,创新者的性格并不特别极端。但与芸芸大众最大的区别则是,他们的性格十分复杂,往往能兼容对立的两面。书中找出了十对这样的性格,包括活跃与沉默、聪明与天真、玩乐与守纪、幻想与现实、内向与外向、谦逊与骄傲、阳刚与阴柔、传统与叛逆、激情与客观、痛苦与喜悦。作者认为,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让他们可以既做出深刻的发现,又有能力将这种发现传播出去。

既然复杂是可能的,并且是有益的,为什么很少有人具备复杂的性格?我想这恰恰表明了创新者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自主性。人类喜欢给事物归类,因而常常在社交中给他人贴上标签,学校和家庭也会给未成年人贴上标签。正是由于创新者的极度自主,才能够脱离传统环境对人性格的偏好和定义,保持自己的复杂多面。

而在创新者的工作环境一节,作者作出的发现与「自主性」不谋而合。原文是这样的:

让富有创造力的个体与众不同的是,无论他们身处繁华之都还是贫困之地,都能赋予环境一种个人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与他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产生共鸣。在自己营造的环境中,他们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专注地追随着内心的缪斯。

书中所关注的创新者的工作环境亦不是简单的周边设施,而是包含了地域、同僚、直接环境、自然环境和工作的节奏。

正如在中国谈事业离不开「北上广深」,作者甚至大胆断言:

对科学、艺术、商业、和政治来说,地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购买房产的重要性。

那么,地点对创新者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提出了三个重要因素:信息的分布、新奇的刺激、接触学界的机会。创新者的选择往往是:为了更好的环境而搬迁。然而,我们同样看到,在「自主性」与「机会」发生冲突时,创新者给出了与「常识」相反的建议:宁可不要靠近有影响力的机构,也要选择更具自主性的工作。

而创造的直接环境,则很难说一定与创造的成果有直接的关系。作者依然试图从这种间接联系中找到了一定的规律,包括:

灵感阶段:

  • 不同寻常的、美丽的环境有助于更全面地、从新颖的角度来看待形势

  • 在开车、散步或游泳的时候,在不存在有意识的意图的情况下,观点之间会建立起连接

  • 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会促使头脑去思考什么才是最本质的

准备、评估阶段:

  • 单调乏味的环境

  • 放松不受干扰的环境

  • 舒服并有控制力的个人空间

  • 随身携带家的象征物,有助于让自己变得独特

工作节奏也被认为与创造力活动有关联。这种节奏并无一定之规,却同样以体现个人选择为特点。而找到自己的节奏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而是「找到工作与休息、思考与行动、独处和与他人共处的最佳时间安排」

创新者的生活轨迹

这一部分覆盖了创新者个人从童年、青少年、到成年、年老的时间变化。不得不说这部分的写作难度颇大。我们如何将形形色色的创新者分类?我们如何从多姿多彩的个人生活中辨别与创造力相关联的事实?我们如何评价运气、天赋、努力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最终作者选取了个人生活中的典型方面:父母、学校、大学、婚姻……

读这一部分时,读者难免想要代入自我。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某种影子,并且和自己现在的人生处境作对比。更何况作者依赖的「事实」,很多时候也来源于创造者本人对经历的重述。人的记忆并不可靠。作者就注意到一位接受采访的艺术家在成功时对自己的童年描述得十分美好,失意时则找出了种种的「童年阴影」。人还愿意美化自己的生活,这也并非有意的不真诚,无非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

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不那么典型的方面,例如父母对孩子兴趣的重视和对好奇心的鼓励,例如孤独的青春期,例如极高比例的早年丧父。这些因素与传统规则的背离似乎告诉我们为何创造力常常在成年人中显得罕见。

创新者的成年生活则令人羡慕:美满的婚姻是主旋律,事业有成的同时可以拥有丰富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主动做选择,并掌控自己的人生。尽管最终的大成就有着运气成分,但是运气岂不是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吗?

早一点读到这本书该是多么受益啊!我们成年之前的生活往往被家庭和学校所影响着,而他们所采取的标准未必是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无论是从创造过程,还是个人生活来看,自主选择都无比重要。

老年生活似乎离我还十分遥远。但创新者们的老年生活带来的启发,并不在于「功成名就后如何养老」,而在于挑战了两个传统观念:年老意味着创造力的衰退,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会减少。年老的创新者们依然可以活跃在创造的一线,并用传承继续为领域和学界贡献价值。由此看来,创造的旅途任何时候开始,都不嫌晚。

特定领域中的创造力

这部分章节关注的是领域共性,而非创造力的一般共性。作者并没有概述他所探查的所有符号领域,而是选取了文字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另外用了较大的篇幅来描述新领域创造和文化传承。

新领域的创造,或许代表了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社会的变化和前进带来大量复杂的现实问题,而在狭窄的符号领域中,这些问题无法被解决。于是,开创新领域的创造者们出现了。文中提到的问题仍然复杂艰巨,创新者们的存在提醒我们,对他人的责任感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敬畏,同样可以是创造的原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往往打破自我的界限,也打破学科的界限,不断学习成长,尝试新的方法。

谈到文化的传承,作者关注的其实是创造力的未来。显而易见,过去人类的创造力带来了惊人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小的副作用。当我们谈论未来时,一个前提假设是:人类还有未来可言!当我们谨慎审视所谓的「人类进步」时,会惊讶地发现我们渐渐开始习以为常的新事物,本来就可能是问题的根源。而创造力的成果和创造力的驱动力甚至存在内在的矛盾。这一冲突在这段话中达到高潮:

纵观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过程:文化的成功也孕育出了它自身的对立面。当我们变得越富裕,越没有理由去寻求改变,因而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创造力的结果通常就是对其自身的否定。

因此,对创造力的评判和促进也许是「还有未来」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此时,学界和领域的作用就未必是正面的了。我们作为普通人,或许无法对学界和领域发展的方向置喙,却可以留意身边阻碍创造力发展,扭曲创造力评价的行为。

实践你的创造力

在全书最后一章,作者终于为读者提炼出了日常生活中增加创造力的建议。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成为领域改变者的潜质,却如作者一再强调的,或许是种更好的「度过一生的方式」。这些建议被大致分为「获得创造性能量」「内在特点」「运用创造性能量」三个部分。

此时我们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在中文中,我们谈论「创造力」时,对这一抽象事物采用了「力量」的隐喻。当作者提出实施创造力时,则采用了「能量」这一隐喻。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时时刻刻可以感知到「力」和「能量」的作用。当采取这些隐喻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将与「力」「能量」相关的量度和规律使用在创造力相关的事情上。考虑到「创造」需要消耗精力,「能量」起码是个不坏的隐喻。

那么,我们从何处获取创造性能量?首先,我们必须能够保证在「生存」之外,有多余的注意力可以自由支配。其次,我们需要避免过度的防御心理和过于膨胀的自我需要。作者提出了获得能量的三个要点:培养好奇心与兴趣、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心流、培养习惯以保护创造性能量;并对每一要点提出了具体的执行方法。

而培养复杂的人格,则是支撑创造力的一个关键条件。性格的自我塑造可以从有意识地培养反面性格开始,试着从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并且将开放与封闭同时运用与工作中。

当前两点都具备之后,「运用」更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作者为运用创造性能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这一段已经和全书前面大部分章节的关系不大了。

不过,能量毕竟只是一个类比。能量是守恒的,有获得就有消耗。而创造力与此不同。例如,当我们与其他人相处的时候,创造性能量是会增加还是会减损?当我们运用创造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否「运用」本身将激发新的创造?作者似乎认为「富有创造力比墨守成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你必须选择什么时候发挥创造力,什么时候不发挥创造力,否则你会在频繁的创新中耗尽自己的能量」。然而这更像是一种个人观点和凭印象做出的结论,未有事实依据,并且与创新者必备的「自主性」相冲突。如果我在不断的创造中获得新的乐趣,如果我更喜欢有创造的生活,如果创造力可以给我带来数倍的收益,那么恐怕枯燥的生活才是对我能量的损耗。从这点上看,我并不是很同意「能量」这一隐喻。

《创造力》没说什么?

本书作为一项完成于上世纪末的研究,其适用性与前瞻性到今天仍令人惊叹。如果说我还希望作者在哪些方面多阐述一些,那应该会是下面几点:

创新评估

本书中屡屡提及创新评估,但是对具体的方法则语焉不详。根据书中的系统划分,创新评估至少应有三个层次:个人对于新创意的评估;学界对创新成果的评估;以及创新对社会或文化整体的影响。

在个人层面,对新创意的客观评价十分重要,却并非人人可以胜任。说它重要,是因为大量的「新」想法不一定是值得发展的想法。我们发展出「洞悉」只是一瞬间的事,实际验证却需要大量工作,而没有被恰当评估的新想法可能造成精力的浪费。按照书中的见解,恰当地评估创意需要在性格上足够客观,在知识储备上充分了解领域现有知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的判断经验。此时,对新创意的判断成为了一种「专家的直觉」。然而,即使这些也仅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爱因斯坦的引力波在百年之后终被实践证实。但若我们了解引力波理论的历史则会发现,爱因斯坦本人起初并未认识到,也不认可引力波的物理意义,甚至专门写了一篇论文试图说明为什么引力波可能不存在。百年一遇的天才对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尚且如此,我们则更加难以仅仅依赖「直觉」。

而学界对创新的阻碍,是作者意识到并呼吁变革的部分。这种呼吁并不能一夜间改变目前的学界评估体系。在这一层次上,「大数据」或许反而会让我们觉得无力,而另辟蹊径的「反例」或许才是最能给人启发的部分。说到底,事实的验证强于理论的雄辩。

如何评估创新,以充分认识其可能的负面作用,则是一个更鲜为人注意的领域。然而其影响是惊人的。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核弹。但核弹远非孤例。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之所以成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或许根源是最早的信息传输协议未能将安全纳入考量;化石燃料带来了经济腾飞,却也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破坏。谁,或什么机构有资格、有能力评估创新的后果?本书提出了问题,却也未能给出哪怕是能让人看见曙光的答案。

系统性创新

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不能依赖于某个学界内部的发展,而是必须跨越学科边界,实现系统性创新。书中列举的「新领域创造」例子涉及了这方面内容,但作者承认:「我们还无法用一种可驾驭的方式来描述这4位有创造力的人正在与之抗争的问题」。

互联网颠覆了什么?

上个世纪进行的研究,显然无法预见互联网在过去十几年中给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移动互联网更是深入地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这几种影响:

  • 信息获取更加快捷、方便、廉价,「信息可得性」特征与以往不同,地点的限制也被削弱了

  • 人才的竞争开始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 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更为分散,更容易被干扰

  • 「永远在线」使得脱离更换微环境的意义减弱

  • 创新更容易获得反馈,但是也更易在想法未成熟时就被评判

  • 在某些领域(文学、艺术等),群众的话语权开始超越专家

有理由相信,30年后的「六十岁以上创新者」,将会是深深受到互联网影响的一代人。本书中创新者们的工作环境,可能再也无法复制了。

我从中学到什么?

寥寥数千字,无法尽述《创造力》一书带给我的思考,但我想首要选取三个方面,作为第一遍读完本书的收获。

其一,创新者的矛盾性格。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但一直以来未能像书中的创新者们那样自如地与这种矛盾性格相处,而是容易因为矛盾陷入内耗。对于哪种性格「更好」,也难免受到社会期待的影响。本书告诉我,复杂性是优势而非缺陷,重要的是如何自如切换,保持灵活。

其二,尝试多种解决方案。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人,也并非能一次达到最优结果。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看似耗费时间,却远远好于把所有精力投注于一个不可行的方案之上。

其三,任何活动都可以转化为心流体验。我们当然希望有好的结果,但达成这样的结果会取决于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增加日常活动的复杂性,不仅增加创新的可能,而且能够更加享受心流的过程。

阅读本书是一次愉悦的旅程。作者的论点逻辑严密、事例翔实、并且对多处断言都有分析和补充。书的诞生过程必定也是一次经典的创造过程:作者将自己沉浸于浩繁的记录细节中,寻找其中的规律和逻辑,并不断进行修正,赋予其在整体框架中的意义。写作本文亦是我对创造力的挑战试验,在数个日夜中反复翻阅书籍、整理思路、修改行文,不断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也激发自己对创造力主题的思考。

个人的未来和种群的未来,都呼唤创造力的解答。希望这本书能同样帮助你获得充实而丰盈的人生。

原文链接:http://t.cn/RqUGXL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分钟读完《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创新的真相 | 定义问题的能力和强大的联想力
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几个关键问题
伟大的创新想法,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笑谈管理】创新,源于提出一个好问题!
这9本书,为你的创业项目增加几分创造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