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治高血压,一定要记住这些知识!

昨天是“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如今已成为非常常见的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大约2.7亿,每年与高血压有关的死亡人数达200万例。

高血压还是引发心、脑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老年之声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的危害

1、引发心肌梗塞


心脏像泵一样,血压是靠心脏舒张收缩,将血打到血管里后,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产生的压力形成的。很多高血压早期心脏无明显改变,但长期高血压常伴有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狭窄,致心肌缺血而发生心绞痛,或血管堵塞而发生心肌梗塞,常常是猝死的原因。

2、引发中风


高血压病人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病人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都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这样的情况俗称中风。

3、引起肾脏病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等问题。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高血压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1、合理膳食


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食品---蕃薯、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蛋白质食品:

适宜食品---牛肉、猪瘦肉、鱼肉、蛋、牛奶、奶制品、大豆制品。

应忌食物---脂肪多的食品。

脂肪类食品:

适宜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食品---蔬菜类、水果类、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应忌食物---纤维硬的蔬菜、刺激性强的蔬菜。


其他食物:

适宜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酒类饮料、盐浸食物、酱菜类、咖啡。


高血压病人日常饮食中,这些习惯要记牢:①控制能量的摄入。②限制脂肪摄入量。③适量摄入蛋白质。④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⑤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6g以下。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⑦适当吃些海产品。

2、适量运动


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最好是做有氧运动,效果更好。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①勿过量运动或太强太累,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穿着:选择舒适吸汗的衣服,如棉质衣料、舒适的运动鞋等。


④切勿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最好在饭后2小时进行。


⑤无论何种运动,重在坚持,在无不适状况出现的前提下,请勿半途而废。


3、戒烟戒酒


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会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大量饮酒会使得高浓度酒精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因此,请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

4、情绪平稳


高血压患者在心理上的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


患者应注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过激及紧张焦虑,遇事尽量保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比如向朋友、亲人倾吐或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拥有一个平和的精神境界,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5、自我管理


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这样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防止血压反跳。


条件允许时,可自备血压计并学会自测血压。


⑤时刻注意劳逸结合,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⑥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⑦血压波动大,或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关于高血压的常见误区

1、没有症状,可以不吃药吗?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高血压是一个可以没有症状的疾病,高血压所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不是由临床症状引起的。


其次,血压值才是决定患者用药的唯一标准。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患者也必须根据监测的血压水平来决定降压药的服药方法和剂量。而且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不适感,只有在血压非常高时才会有头晕、头痛等症状。

2、担心降压药有耐药性,吃一段就要换一种?


降压药不仅极少产生耐药性,长期服用还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因此,只要现在服用的药物有效,就不必更换降压药物。


3、偶尔测血压高,就是高血压了?


偶尔测得血压高,有可能是测量前心态不平或精神紧张等因素所致。还要多次测量监测,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自测高血压的方法为:连续测量7天,每天早上6点~9点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下午18点~21点之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

4、发现血压升高,立即要降到正常水平?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5、降压药有副作用,不能多吃?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不要因噎废食,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而且经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原研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

6、血压正常后就停药?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不可治愈,大多数人需终生服药,不能吃吃停停。而且,血压忽高忽低地波动有损于心脑肾等器官,危害很大,因此,即使血压得到控制,也要长期维持。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高血压患者认为,血压已经正常了,天天服用降压药会使自己的血压越来越低,这同样是错误的。


药物和食物一样,每天都要进行代谢,高血压患者服用维持剂量的降压药,就像每天吃饭维持生命一样,不会使血压越降越低。


7、用中药降压更好?


实际上,所有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误服中药致残、致死的情况也常有报道。


像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都是短效降压药,必须每天按时服用三次。如果一天只吃一次,或没有严格按时服用,不但没有降压作用,反而会使血压发生大的波动,其副作用可能比长效降压药还要大些。


专家支招,搞定高血压!


著名心血管专家孙明说,气功具有降低血压、稳定血压和巩固疗效。它是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一般锻炼气功前要停止工作、学习和思考问题,保持心情舒畅。解开过紧的衣扣和腰带,使身体放松,饱食或饥饿时不宜练气功。练功场所应空气流通,又要注意保暖。   


端坐椅子上,头部与上身保持端正,头颈不后仰前俯。


胸部自然垂直,腰部不弯不挺,沉肩垂肘,双手掌分放于大腿上,肘关节自然弯曲,以感觉舒适为宜。


双下肢自然分开,膝关节自然弯曲成90度。


有意识地开始腹式呼吸,呼吸时舌尖略贴上颚(注意不要故意用力),用鼻呼吸,并使呼气过程渐渐减慢、延长,有“气”沉“丹田”之感。

每次练功时间20~30分钟,每日1~2次,安排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均可。






为您

推荐

  ●  【健康】秋日心火旺?就喝这些清热解毒的自制凉茶,降火不伤身!

    【健康】秋咳缠身,药都吃遍了还咳咳咳!别急,首都医科大学专业药师简易选药教程来了!

  ●  【健康】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冻”过了也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更年期高血压关键看舒张压-中华网健康频道-健康7120-女人-男人-老人-育儿-两性
降压时最忌讳的事
关于降压药的十大误区,你还敢相信吗?
关于高血压的16个谣言,一定要看!
高血压的十大常见误区
高血压怎么治?你想知道的全在这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