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译老子之智

老子的“智”是人类的“剩余智慧”,与之相对应的“明”是人类的“生存智慧”。老子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假设平台之上的,老子的基本思想观点是反对“剩余智慧”,赞同“生存智慧”,确切地讲是反对“智”——智慧用于求名求利,主张“愚”——智慧用于求存求活。这是破译《老子》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老子已经深刻认识到人类的剩余智慧破坏平衡的负面影响,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并向当时的统治者提出警告“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发现人类社会之所以有“大伪”、“难治”,都是因为人有剩余智慧。老子中有关“智”和“知”共出现64次,仅次于“道”(68次),“智”的论述也是老子思想的精彩之处。

老子认为,人之道有悖天之道的根源是人类的剩余智慧,人道因有“智”而“有为”,因有“智”才反天道而行之,所以,老子反对剩余智慧,主张人类“弃智”、“无智”,“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老子认为天之道对人类很难实行、很难认识的原因正是人类的“虽智大迷”——人类的“剩余智慧→求名求利”模式。

《老子》第三章: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老子发现了剩余智慧与求名求利之因果关系,人因为有剩余智慧才有求名求利之本性。动物只有生存智慧,所有只有求存求活之本能。人类与另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剩余智慧。老子的“无智无欲”:无剩余智慧之知→就无求名求利之欲。老子认为理想的人类社会应当常使民无剩余智慧、无求名求利之欲,全部智慧一心一意用于求存求活。

《老子》第三章的“无智无欲”回答了老子第一章“非常道,非常名”的原因:是因为人类的“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使本来“可道”、“可名”的人间万象变得“非常道、非常名”。

《老子》第十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老子中说的“明”是生存智慧,“知”是剩余智慧。“无知无欲”是老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因为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争名夺利,造成人的心理不平衡。人在无剩余智慧时,才能一心一意求存求活,保持虚静境界,反而能明白四达,通天彻地,会悟平衡之道。

《老子》中用了一百多个“无”字:无智、无欲、无、无事、无为、无执、无争、无极、无誉、无物、无、无身、无忧、无不为、无不治…,其中“无智无欲”是其余之“无”的基础。

《老子》第十八章: “慧智出有大伪。”

因为人类有剩余智慧,为了求名求利,必然就会有“大伪”行为。“大伪”是为了求名求利,求名求利是因为有剩余智慧。老子运用“剩余智慧→求名求利”模式来说明剩余智慧与求名求利的逻辑关系。

《老子》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存在模式是人类争斗之源,统治者不求名求利、不争不斗,民一心一意求存求活,自然是“民利百倍”。“绝圣弃智”之“圣”非圣人之圣,而是伪圣,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中的圣。智慧体现于求平衡、求存在、适应环境的本能上,求存求活求平衡就是智慧。万物因求存而平衡,生物为求活而平衡。求存求活是万物的本能。

生命体求存求活的需求与智慧两者也有个平衡问题。生命体所拥有的智慧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即智慧和生存保持平衡就是合理。因智慧剩余而危害自身的生存就变成愚蠢。人聪明过头则有害,“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老子主张“弃智”。人类因剩余智慧,往往将最重要的东西——求存求活置于不顾,反而把本不重要的东西——求名求利当成最重要的。这便是老子说的“虽智大迷”。老子反对剩余智慧执于名利,这恰恰是人类生存的大智慧。

《老子》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老子十九章还提出一个“绝学无忧”的观点不太好理解。老子说的“学”是指名利教育,与老子倡导的“不言之教”相反。一个人学得求名求利伎巧愈多,求名求利的期望值就愈高,心理就愈不平衡、愈痛苦。而绝学求名求利之伎巧,人之剩余智慧得不到开发利用,保守朴态,则终身无忧。

老子反对以名利为导向的名利教育,目的是为了强化人类求存求活之本能。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而人类的仁、义、巧、利皆源自于剩余智慧。老子企图改造“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存在模式,倡导人类向自然学习,效法天之道“生存智慧→求存求活”模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老子》第二十七章: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贵其师”(师:师法自然法则,平衡之道),“不爱其资”(资:求存求活之根本),“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剩余智慧愈多反而愈不利求存求活,这是关键)。人类虽比另类有更多的智慧,但将剩余智慧都用于求名求利,而不善于师法自然,遵循平衡法则,以至影响了求存求活,所以说是“虽智大迷”。人类剩余智慧多多,在求存求活方面却比另类愚蠢。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是个体如此,而应是人类整体如此。

老子说人类是“虽智大迷”,而且“人之迷,其日固久”。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利欲熏心、利令智昏、本末倒置,人之通病矣。把最重要的当成不重要(如空气);把不重要当成最重要(如金子)。正因为人类“虽智大迷”,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剩余智慧;明:生存智慧。知人(了解别人)者仅为剩余智慧,自知(了解自己)者才是生存的大智慧。老子将人的智慧分成生存智慧和剩余智慧。老子中的“智(知)”是剩余智慧,“明”是生存智慧。人的认知包括认知自然和认知自我,老子认为,认知了自然仅仅是“智”,认知了自我才算是“明”,而人最不了解的正是自己。自己心中和他人心中的“我”,往往都不是真实的自我。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知会平衡法则者,并以平衡原理为方法论,就可破译人类社会(天下)和宇宙万物(天道)的现象,预测趋势。对求存求活者而言,知天下,见天道,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求存求活。动物就有“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本事,涨大水前蚂蚁会搬家,大海啸来之前动物全逃生,而人却全死光光,很说明问题。

事实证明动物的生存智慧超过人类,愈是人类认为低等的生命,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愈强,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愈久。“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一个人离“朴”愈远,生存智慧就愈少,求存求活的机率就愈小;相反,一个人距名利愈远,剩余智慧就愈少。不懂平衡法则,离平衡方法论愈远,所认识距人类和自然客观事实愈远。

人类的剩余智慧往往从自身求名求利出发,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必然离偏离客观事实。沉瞑利欲,向外驰求,以致利令智昏,损本逐末,故去性日远,情尘日厚,尘厚而心益暗。故“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以致大难临头也全然不知。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圣人知会平衡法则,运用平衡方法论去认识宇宙万物,所以能“不行”而认识,“不见”而明白,运用平衡法则办事,不破坏自然平衡,就实现了生存的目标。

《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老子说我如有剩余智慧,不用于求名求利,而是“行于大道”,最怕有名利之作为。人因求名求利而有为,必然会破坏平衡。行于大道:遵循平衡之道,行:“道可道”中之后个“道”当做“行走”解。

老子接着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大道平坦不走,却好走不平的小路。天道本来是平衡的,因为人求名求利本性,所以变得不平衡。大路不走走小路;平路不行行崎途;活路不走走死路。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是人类之通病,是“虽智大迷”的表现,又一次回答了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大道很平坦,本很容易行走,而人却喜欢走崎路。 “径”就是人类特有“剩余智慧→求名求利”模式。道可道:大道平坦可行走。而人好径: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好行崎岖小道→逐本忘本→所以:非常道。老子五十八章:“人之迷,其日固久。”

老子:“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人之迷,其日固久”;“虽智大迷”等,是人类“剩余智慧→求名求利”模式的必然结果。人类的“迷”导致人类内部的不平衡,人与自然的不平衡。因为剩余智慧,人道总是反天道、反平衡而行之。

《老子》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当然我;“言者”:超然我。“当然我”无道德之言;“超然我”的剩余智慧不用于求名求利。同老子第八十一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当然我”不博大,“超然我”的剩余智慧只用于求存求活。人只有抱朴守真,清心寡欲,无知无欲状态,才能说出道德真言,才能感悟天道,如老子本人便是。如一个“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之徒,不可能说得出道德之言,不可能言出道德之着。

如果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解释为:知道者不说,说者不知道。笔者认为这不符合老子逻辑。老子倡导希言、贵言,老子若“不言”,何来《老子》?老子十七章:“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又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老子》第六十五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智”是剩余智慧。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争名夺利→自相残杀,根本原因是智多(剩余智慧太多),智愈多愈难治。“以智治国”,统治者剩余智慧多多,百姓也会对称地剩余智慧多多,举国上下皆争名夺利,必然导致不平衡,所以为“国之贼”。

统治者“不以智治国”,不要自作聪明,倡导求存求活,国家自然走向有序,所以为“国之福”。相反,统治者用剩余智慧只顾求名求利,不顾百姓求存求活,百姓必然也会对称地做出反映。

老子接着说“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知此两者(生存智

慧→求存求活;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亦稽式(两种存在模式)。常知稽式(统治者常正确应用此两模式),是谓“玄德”。“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剩余智慧→求名求利”是人类行为的原点,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从此原点出发,学会运用这原理来治理国家是谓“玄德”。

“玄”是平衡法则“平衡→不平衡→新平衡”之循环。“德”是符合平衡法则之行为。“玄德”就是知会“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和“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两种存在模式,运用平衡法则来治理天下。

老子还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玄德深矣、远矣(事物在运动中至深至远)!与物反矣(向反向运动,事物之运动往往由不平衡到平衡,或由平衡到不平衡)。然后乃至大顺(新平衡)。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知(剩余智慧)不知(不用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上(上策),不知(无剩余智慧)知(求名求利)病。一个人有剩余智慧而不用于求名求利为上策,大智若愚者有利于求存求活;相反,一个人剩余智慧本来就不多却专心用于求名求利,就属于心理病态,会因求名求利而丧失求存求活。

《老子》第八十一章: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有剩余智慧者不博大,博大者无剩余智慧。同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中与“智”相对应的是“明”,明是生存智慧。十六章和五十五章:“知常曰明。”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五十二章:“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老子中的“愚”意为生存智慧。二十章:“我愚人之心也哉!”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愚者(剩余智慧较少),求名求利自然也少,如专心求存求活,则有利于生存;智者(剩余智慧较多),求名求利自然也多,而忽视求存求活,反不利于生存。所以,现实中“愚者”往往比“智者”活得更成功。有剩余智慧而不求或少求名求利或知进知退或适可而止者,始终保持“朴”态,此类人才是求存求活的大智大慧,所谓“大智若愚”者也,可惜少之又少。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般平衡论的智慧观——剩余智慧理论
第二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
人之道-论智慧
平衡思维:三个存在模式
天道自然,人道当然,圣道超然
人之道-论生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