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杰《股市进阶之道》阅读笔记之一

终于读完了,前前后后一个月的时间,但现在来看这个时间花的太值得了。用“脱胎换骨”这个词来形容我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感受,也许有些太夸张了,但的确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有了比较大的“进步”,投资视野更加“开阔”,投资思路更加“丰富多彩”(尽管我与作者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小的分歧)。应该讲,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等待第二次的阅读(客观讲,这本书比小小辛巴的《百箭穿杨》在层次上要高得多,尽管前者可能更具操作性,但层次的高低已经决定了胜负)。

正如张东伟在“序”中所说:如果对投资没有系统的思考和学习,没有能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认识,那么一个投资者将长期处于个性化经验的不断总结——推翻的循环之中,投资业绩也将大起大落而难以真正取得进步,确定自己的投资哲学,并据此建立一个符合投资逻辑并真正适合自己的投资系统,是持续稳定获利的前提,而这,就是我这几年来苦苦追寻的一个目标,现在来看基本达成目标,但还需要经历牛熊市的周期考验,在不断的投资学习、思考和实践中修正、完善和提高。

李杰说:如果谁不对投资感到困惑,那他也没有理解投资的实质。因为这种困惑是来自于思考足够深入后对一些深层矛盾的思辨。随着今年以来我阅读和实践的不断深入,自己同样出现了一些困惑,比如当初行业配置与自下而上策略之间的冲突,五步买入法与资金配置之间的冲突,只要自己肯想,愿意思考,总有解决的办法。

很喜欢李杰在“前言”中的这样一段文字: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在每个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的;在每年看来的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可能已经是财富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除了学习,还包括身体锻炼(跑步),道理同样深刻!

【第一部分正式投资】(投资之道,建立正确的投资价值观)

【第1章  有关股市的事实】

谨记:股市——一个注定最终只有少数人获胜的财富游戏,至于自己能不能成为这个财富游戏极少的获胜者呢?可以用马云的经典名言来激励自己:人还是要有梦想的,没准它就实现了呢?

现在有时候经常反思自己,当初对老李的那份盲目信任到底问题出在哪?其实不能怪老李,主要还是自己的层次太低,就像很多人学巴菲特一样,他是那么好学的吗?所以,现在再来理解书中的这句话:“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意味就很深长了。用李杰的原话就是,太多的人大大高估了前半句对自己的适用程度,而远远低估了后半句所隐含的极高壁垒。应该时时刻刻(特别是在暂时的荣耀亮瞎了自己双眼的时候)问自己:我凭什么才能在这样一个最终注定是少数人获胜的游戏中胜出呢?

书中有一个公式:净值=股价*股份数=每股收益*每股估值*股份数,道出了投资获利的根本:在低估值的情况下,买入足够多的每股收益增长越来越好的股票。所以,在股市中获利的三个关键变量是公司未来的业绩走向和市场给予的估值趋势,还包括仓位。但是,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业绩走向的难以预测性,证券市场定价的复杂性决定了市场给予公司股指的难以预测性,再加上人性弱点的贪婪、恐惧、犹豫、自负、盲目、急躁、患得患失等,对于“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这句话,我更愿意相信后半句。

在证券市场中,明明白白的亏要远胜于糊里糊涂的赚。前者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表明开始认识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和市场的复杂,开始客观分析和看待自己每一笔投资成败的原因所在,开始逐步认识到一些市场规律,再也不会将偶然的随机事件看成是自己投资能力和决策的结果了。当然,比明明白白的亏更好的是明明白白的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投资哲学和个性的持续稳定赚钱的方法,与时间为伍,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

【第2章  你其实也有优势】

用好个人投资者的最大优势——自由吧!不计较短期得失,专注于长期决定性的胜利;不随大流,独立思考。

多读经典!投资的秘密早就摆在了书店的书架上(但是要认真甄别真伪),但人们总是轻视那些唾手可得的东西,而更愿意相信一些自己得不到的传说和想象(内幕消息……)。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用前人的教训和宝贵经验为自己保驾护航吧

投资还是简单点,与其过分关注短期的宏观经济数据和趋势(有谁持续“猜”对过?),不如踏踏实实回归到对企业经营和风险机会的研究上,因为最终是企业让你赚到钱,而不是宏观经济。

【第3章 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如何以一个投资者的心态进入市场,需要做什么呢?第一,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投资行为;第二,认识到投资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第三,小心避开那些坑害了无数人的行为陷阱;第四,知道如何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投资和投机是永恒的话题。它们不分对错,关键是你信奉哪个。看待股市的态度,是它们两者之间最现实的区别: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而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李杰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独特:投资的核心在“资”上,决策是基于某种“资产”的性价比,而投机的核心在“机”上,与资产本身的价值毫无关系

价值投资所涉及的知识会急剧膨胀,从最基本的财务知识,到企业经营规律,到客观与主观偏离的影响,到市场定价机制的复杂性,再到价值的动态性和相对性(本书中都有涉及)……每一部分都涉及大量的知识点,而且这些知识点本身还处在动态的扩张之中。而且,掌握知识只是其中一步,更考验投资者的是如何战胜自己的贪婪和恐惧,以及如何在时刻都在制造麻烦和诱惑的市场中保持理性。

怎样才算真的价值投资?怎样才能真正地投资价值?一是要从企业经营视角看投资;二是谨守安全边际原则;三是确定自己的能力边界(我可能并不善于深入企业,但非常善于等待,在等待价格方面的能力要高于等待企业方面的能力,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是什么,同样也是构筑能力圈的前提);四是了解“市场先生”(尊重它,但不盲从它,更好的是能够利用它);五是建立有效的自控能力

投资无捷径,唯有大量的阅读、持续的观察和勤奋的思考及练习。什么都看,不如不看。找自己真正理解的,从心灵深处真正认同的。还要防止走极端,固步自封,要多听听反对的意见,避免陷入盲目崇拜的境地。养成一个客观和理性的认知习惯,才不容易陷入盲目的追捧或愤怒并最终沦为乌合之众的一员(尽管自己不愿意承认)。

【第4章  像胜出者一样思考】

关于“复利”的认识,同样是知不易行更难!决定复利的关键因素中,收益率和投资时间之间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收益率越高,长时间维持越难!持续确保正的收益很难,持续确保高的正收益更难,所以,不亏损才是投资取得成功的第一要务

股市中的收益具有突出的“不均匀性”:牛熊市的转换往往导致收益率阶段性的巨大波动,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其几乎都有一个“暴利积累”的阶段——取得过在短短几年内获得十数倍甚至数十倍回报的经历。而这种暴利几乎都指向同一个原因:在市场低迷期间重仓持有优质个股,之后迎来牛市业绩与估值的向上冲击。(十分期待这样的机会在自己身上出现,让自己的资金量有个质变)

作者对复利原理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我认为还是很中肯的,特别是对我目前这个阶段:具备初步的投资本金后,选择熊市末期进场,重仓集中持有优质个股,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处理好风险和机会的关系,不容易);实现原始积累后,由于具有相当规模,以稳健安全的增长为主,坚决杜绝任何剧烈损失的可能

与复利原理差不多重要的是需要搞清楚凯利公式的原理:获胜概率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当获胜概率相同时,更好的赔率(回报弹性)才更有吸引力(与复利原理密不可分)。成功的投资者用大多数的时间来观察和思考,并且只选择很少数高确定性及一旦获胜将带来巨大回报的机会下手,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大的获胜概率和高赔率更容易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一是一个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优秀盈利能力的公司,在现阶段尚未被市场充分的理解(不太好把握);二是市场对于一个只是暂时性陷入困境的企业过分的悲观,从而给出了匪夷所思的低价(更好把握)

作者用下面一句话总结了获胜概率和赔率的关系:事实上,我们对企业分析所做的一切,对于商业价值、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管理团队等的严格考察其实都不过是为了提升获胜的概率,而对于同样的基本面状况市场在不同时刻给出的价格则提供了胜负时所面临的赔率。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如果不具备提高获胜概率的能力,那只能在提高赔率上下功夫了。

逆向思维的前提是独立和前提,但是在每时每刻反映股价波动的交易软件前,在交织着各种欲望、想法、情绪的股票网站和论坛中,当我们习惯了这种氛围,甚至乐在其中的时候,真的很难成为一个具有逆向思维习惯的优秀投资者

为什么说长期持有是成为优秀投资者的一种共同选择?“频繁交易”、“波段操作”反映了一种试图快速赚钱和最优化操作的心理倾向,都是建立在对市场价格的预测基础上的,依赖预测而不是事实,本身就注定了这一行为的失败;长期持有是对股市规律的尊重(坚信从长期来看,股价必将回归企业的基本价值);不过,对于“长期持有”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前提必然是价值与价格的背离。

投资的心态首先取决于,并且主要取决于是否真正理解了投资的本质,所有失败的“知行合一”,与其说是“行”不够坚定,还不如说是“知”不够到位导致的。同样,没有“知”这个前提,“行”越坚定也许反而更危险,那不过是在碰大运而已。(在错误的道路上飞奔,还不如在正确的道路上慢跑,跑之前先要确定好正确的跑道)

从最初的“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到现在坚信“买的成功才是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因素”,这不能不说是一次思想上的升华。买的足够低,才是决定回报足够高的决定因素。用李杰的另一个思路来理解也不错:是买点容易把握还是卖点容易把握呢?买的足够低,心里越淡定从容,相反则总是思涨,急躁心理溢于言表,而且总是拿不住等不到好的价格就卖出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小辛巴的“补现卖出”对投资者心态以及更长期的持有是有帮助的。所以,卖出有多成功其实取决于你买入的那一刻

【第5章  认知偏差与决策链】

投资者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为了“接近事实”并且做出正确决策而努力。但不幸的是,要想做到这一点真的非常不容易,因为决策所涉及的环节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而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可能出现重大的认知偏差,从而导致决策中所依据的某个关键假设偏离了事实和真相

在投资中,先预设一个立场及观点后再去论证其正确性,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决策失误的原因。刻意地寻找能佐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刻意地忽略跟自己观点相左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让自己投资视野越来越窄的做法。

人们的决策链的先后顺序及强度是沿着事实、信息、观点、判断、理念和信仰这几个层次逐渐展开并且自我认同越来越强大的,越到后面的环节对于个人的影响越为深层次和牢固。熟练的投资者善于区分不同阶段并能理性地循序渐进推进最终决策的形成,而缺少经验的人则往往鲁莽和草率地对待决策,经常跳跃性的进展

价值投资本身也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再思考中发展前进的,投资可以没有信仰,但必须具有理性。理性的目的是永远保持动态的视角并学会从正反两方面辩证思考。很同意这种观点。从我这几年的投资实践来看,自己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是在发生着变化的,从早期片面甚至错误地将价值投资理解成长期持有,到后来又不计前提地将价值投资理解成巴菲特的集中重仓持有,再发展到现在所理解的低估值、分散投资、安全第一、催化剂共同组成的价值投资,我的理念随着我的阅读、思考和实践是在发生变化的,所以当初没有形成一个强不可摧的“信仰”现在看来是幸运的。

不过,投资中有一些理念或信念是必要的。对以企业视角看待投资、安全边际、价值产生的本质、市场定价机制等投资基石的充分理解和深层次信赖,是建立起强大意志力的关键和前提。而清晰的信念和强大的意志力,正是对抗市场噪音和盲目行为最有效的手段

如何在投资中保持理性?断绝下列毛病即可:1)先入为主的想当然;2)屁股决定脑袋;3)真实的偏颇;4)超出能力圈的复杂判断;5)专业自负与“灯下黑”;6)顽固的心理弱点(锚定、不敢于承担责任,不正视自己的失败)

在几乎任何一个职业中,你都会不断碰到比你更专业、更聪明的人,而你要想再上一个台阶也就被迫必须与他们竞争。似乎只有证券投资这行,你根本不用担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要确保自己坚持做对的事情,最厉害的家伙也无法阻止你的成功,而且你会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永远没啥长进。这是一个完全由自己决定成败的行业,很好,没有人际关系,适合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市场偏爱有个性的投资人
理财心得:巴菲特投资十堂课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之正视投资
擎啸天: 读《股市进阶之道
投资成功与失败,最终是看你的品格
做到这5点,你的投资会越来越顺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