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回归21周年,流落“七子”今安在
2018年的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1周年了,这21年来,我们时刻不敢忘怀近代被列强欺凌的历史,也见证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在此之际,不由得又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组诗......
1925年夏,当闻一多先生从美国留学归来时,映入眼帘的是,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面对着满目疮痍的祖国母亲,诗人极目远望......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香江之畔的那颗明珠——香港!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那个屈辱的年代,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人,屈辱的中华近代史,从此拉开了序幕。1860年,英国又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从此,现在的香港地区,全部沦入英帝国之手。观此情景,诗人写下了《七子之歌·香港》、《七子之歌·九龙岛》。
七子之歌·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九龙岛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接着,诗人又看到了那块莲花圣地——澳门!明朝时期(1553年),明政府出于好意接纳了一批需要“晾晒货物”的葡萄牙人,让他们可以在澳门居住。但豺狼岂有人性,1887年,葡国政府趁中国疲敝,与清朝政府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彻底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澳门从此成为葡萄牙殖民地。《七子之歌·澳门》句句是泣血的控诉!
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极目东南,诗人看到了祖国的宝岛台湾。在1895年甲午惨败之后,中日签署了《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及琉球群岛被割让给了日本。与她同时被抢走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怀着满腔的愤恨与热血,诗人写下了《七子之歌·台湾》、《七子之歌·旅顺·大连》。
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旅顺·大连旅顺大连租借地旅顺大连租借地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蹋,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继续北望,诗人看到了祖国的海防重镇——威海卫,那个曾经代表着中国北洋海军荣耀的地方。也在1898年,被租借给了英国。《七子之歌·威海卫》道不尽的是苦涩与不甘。
七子之歌·威海卫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威海卫威海卫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最后再向南看,“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也被租借给了法国,《七子之歌·广州湾》,说不尽的山河破碎、国土沦丧。
七子之歌·广州湾广州湾广州湾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在那个年代,目睹了“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后的发自内心的呼喊。
好在,我们祖国历久弥坚,中华儿女从未屈服。
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家中对联高悬:“九九归一死水微澜昂首新世纪,百年诞辰红烛燃遍举酒慰英灵”,横批“澳门回家”。闻一多之子闻立雕说:“父亲期盼骨肉团聚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百年前,闻一多先生发出了“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的呐喊。如今七子尽归家,统一在咫尺,诗人可慰乎?
(九幽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闻一多
《七子之歌》中讲的是哪七子,至今有一子仍未回归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他们都是什么时候收回来的呢?
我们都知道七子之歌,但你知道七子具体代表哪里及怎么失去的吗?
七子之歌
民国」闻一多《七子之歌》里七块地方是怎样被列强割占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