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记】面包知识科普之面包成败的关键——搅拌过程

搅拌过程是面包成败的关键。

(一)搅拌方法

包括:快速法、二次揉合法、中种法、烫种法、后糖法,后盐法,后水法,水合法等。

 1. 快速法(直接法) :将所有材料,按照一定次序投放,一次性搅拌完成。

 2. 二次揉合法 

它介于直接法和中种法之间,是直接法的一种。

后盐二次揉和法:

采用两次搅拌面团,将配方中的盐留在面团发酵以后的第二次搅拌时加入。搅拌方法与普通的直接法基本相同,只是搅拌程度不同。

两次加水二次揉和法:

采用两搅拌面团,将配方中的水保留10%-15%,在面团发酵以后的第二次搅拌时加入,其他同普通一次发酵法。

 3. 中种法 

中种法又称为海绵法、二次发酵法,使一定比例的面粉、水、酵母混合成中种,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后,与其他原料进行搅拌成主面团的方法。

此法做出的面包很蓬松。

Wilson经验分享:

通过中种取配方面粉占比的不同,常分为50%[五五]、70%[七三]、100%[全风味]中种法等;

通过中种发酵的时长(温度),可以分为短时间(常温)中种法长时间(冷藏)中种法宵种(隔夜)中种法等。

日式体系中具有高糖配方的面包,为了提高酵母的耐糖性,中种内添加一定比例的糖类用量,称加糖中种法。

 4. 烫种法 

“汤种”和“烫种”是同一种工艺,只是因为翻译的问题,常常让大家迷惑。

都是将配方中其中一部分的面粉,用热水搅拌,使其糊化,借由提高淀粉糊化程度,使成品更富有甜味、软糯、湿润。

 5. 后糖法,后盐法,后水法 

看到后糖法,后盐法,后水法几个字,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他们有哪些不同。

一般就是将糖、盐、水放在面团的面筋扩展阶段后,尚未完全扩展完成之前加入,加入后继续搅拌2-3分钟就可以了。

后水法,一般使适用在含水量比较大的面包。例如法棍含水量在70%-90%不等,在形成面筋前加入一部分的水,面筋形成后在慢慢加入剩余部分的水。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后糖法,后盐法,会对面团搅拌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并没有很明显,

 6. 水合法 

水合法又叫水解法、静置法、浸泡法,即将材料中除酵母、黄油以外的材料混拌均匀无干粉即可,面团密封后静置,或者放进冰箱冷藏,冷藏时间最少半小时,在此期间面团会进行水解,产生面筋。

然后再依序添加酵母、黄油继续搅拌,短时间内就可以达理想的面团状态。

它的优点:避免面团氧化与搅拌过度、增加面团延展性、充分激活酶的活性、节省揉面时间等,如果将面团放入冷藏室里静置,还能降低面团的最终温度,在高温的夏天特别有用。

   (二)搅拌过程

搅拌过程主要分为以下5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料混合阶段 

第一阶段又称为:初始阶段。先将干性材料用慢速搅匀,再倒入液体材料,慢速搅拌成湿软且粗糙的面块。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面团的吸水性,虽然配方一样,不同批次的面粉、原料的更换都会导致吸水率不一样,要适当地增减水量。为了加速搅拌进程,可以停止搅拌,进行刮缸,帮助面团快速混匀。

 第二阶段:成团阶段 

第二阶段又称为:卷起阶段。进入这个阶段,搅拌机可以由低速转为中速,面粉等材料包裹水分,终于粘黏成团。面团中的材料被螺旋勾卷起,慢慢地连打面缸壁也变得干净了。但面筋形成较少,即使将面团推展开,面筋薄膜较厚,且薄膜切口是凹凸不平的。

 第三阶段:面筋扩展阶段 

第三阶段又称为:扩展阶段。在搅拌器快速旋转碾压下,面团中形成越来越多的面筋,此时面团表面较为光滑、具有光泽,手拉面团时不粘手,但仍易断裂,这时候可以加入黄油,进行慢速搅匀。待黄油完全被面团吸收后,再进行快速搅拌。加黄油要注意:1、加入油脂的时机,不宜太早,否则影响面筋的形成;2、若油脂因储藏温度较低而硬度较高时,需要进行软化处理,否则加入面团中不好混合。

 第四阶段:完全扩展阶段 

第四阶段又称为:完成阶段。此时就是俗称的手套膜阶段,面团内的面筋已充分扩展,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面团表面干燥而有光泽、柔软,且不粘手;用手拉取面团时,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面团柔软,能形成薄而光滑的膜。在这个阶段会因搅拌机的种类而不同,时间过程较短,仅约数十秒,掌握住这个状态,是制作大部分面包适用的。

 第五阶段:搅拌过度阶段 。如果在达到第四阶段后继续搅拌,面团会失去弹力,呈现湿润的表面,并且非常粘黏。初期搅拌过度阶段的面团,会烘烤出内部颜色偏白且气泡孔洞细小的面包。搅拌到后期,面团呈灰暗并失去光泽,面团表面很湿,非常粘手,完全失去弹力。除了物理的损伤之外,酵素的破坏也很大,这个阶段已经无法进行面包的制作了。 

搅拌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判断最适度的搅拌。所谓最适度的搅拌,就是在面筋组织的抵抗力最强至略减弱,延展性出现的时间点,推展面团时,会呈现均匀的半透明薄膜,干爽状态下更好,烘烤完成时的成品也很好。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

 1. 搅拌不足 。除了原材料混合不均匀等问题外,初学者大多都会在此阶段就以为面团完成了,这样的面团制成性不佳,烘烤出的面包也会小且气泡膜偏厚。在制作甜面包、吐司时,我们一般会将面团搅拌至完全扩展的状态。如果拉开面团,面团无法拉出薄膜,或者薄膜拉开时呈现纹路粗糙的锯齿状,说明搅拌不足。

 2. 搅拌过度 。极端地过长时间的搅拌会使面团缺乏抵抗力(弹力),不均匀,制程性差。若使用的面粉良好时,略微的过度搅拌,可能还可以介由略长的中间发酵或发酵时间使其恢复。如果是一时较忙,忘记及时查看搅拌状态,导致面团打过了,面团不要浪费,可以用来做披萨、松饼等其他产品。

3.注意搅拌温度时间。出缸面团 理想温度23-28度之间;搅拌的时间 以面团状态为判断基准,搅拌时间通常我们会以 L(低速)材料混合 M(中速) H(高速)搅拌速度来进行。

每日经验:高水量面团如何搅拌

先复习含水量,面团的含水量不仅仅指的是水,是面团中全部液体,如鸡蛋、牛奶、鲜奶油、酸奶等

经验分享:面团含水量在70%-100%水量高,面团很稀,湿软,需要用特殊手法去制作。*烘焙百分比,是以配方里最大的一项材料作为100%。在面包制作中,使用面粉为100%

以夏巴塔为例,首先加入60%的水、全部面粉、盐慢速搅拌成团,静止30min进行水解。预留10%的水,其他都加入面缸,再加入酵母、慢速搅拌至打出较烂的面筋后,(当水分到了70%+时,面团吸水的速度就慢了下来,需要更长的搅拌时间,此步也可以分次加水。)快速2~3分钟至形成面筋。搅拌成团后,形成面筋后,将剩余的水倒入,慢速搅拌1~2分钟,快速搅拌1分钟。中间可增加反面,帮助增强面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汤种法
烘焙基础实操课---面团的搅拌让你从小白到高手
天然酵母软欧包之漏写篇-----面团搅拌的影响
面包到底该怎么做?
理论知识丨论搅拌对面包面团产生的作用
吴宝春的法棍制作视频|打面、整形、割口等操作细节你想学习的全都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