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了那么多年的墨水,不知道文房四宝中的墨水还有这么多讲究

“墨”的历史由来已久,虽然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但有历史的记载还是不在少数,《述古书法纂》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古代写字,以竹挺点漆,后磨石炭为汁而书,叫石墨。
后来考古发掘出来公元前14世纪的骨器和石器上已有墨迹,还从湖北云梦县发掘出来战国时代的墨块。《庄子》一书中有:“舔笔和墨”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开始用毛笔和墨水了。“墨”,它的起源很早,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这些无法考证,能够相关有文史记载的不多。从出土的文物,知道,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有相关文献记载。
中国绘画最讲究“墨分五彩”,书法也讲墨法,讲“浓淡干湿”。我们前面说过字有“光的美”,说“墨光浮在纸上”,这就是靠书法的墨法。孙过庭《书谱》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是讲墨与水结合的辩证关系。墨色体现字的精神,也是造就不同风格的一种手段。墨法可分为焦墨、浓墨、淡墨、干墨、湿墨、渴笔、涨墨等。

不同的墨法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也适用于不同的字体或风格:焦墨浓而干,显得威武强悍,适宜于有墨色变化或掺以枯笔的书写;浓墨沉重而精神,适合于篆书、隶书、楷书等正体字,显得庄重;淡墨闲雅超逸,董其昌行书多用淡墨,显得清远;
干墨便于较沉着地运笔,速度稍快又略有飞白出现,显得苍茫,适宜写楷书;湿墨笔中水分多,线条显得润泽丰腴,须较快速地运笔,作草书常用之;渴笔,说是笔,实际上也是典型墨法,比干墨更少水分,更多飞白,因而更能体现用笔的生辣和劲健,林散之有些作品整幅只蘸一两次墨,大量采用了渴笔;
涨墨是笔含很多水分,有意地让墨水溢出笔道边界,在好的宣纸上用墨得当,就能够留住这种笔痕,既厚重,又不失灵透,王铎将此法用得纯熟,后人则在行草书之外,广泛尝试于其他字体。

不难看出,这些不同的用墨方法,实质是墨与水的比例和总量的大小,也与行笔的速度相关,甚至与墨的含胶量、纸的厚度和吸水性也都相关。墨法的运用,还与笔毫的强弱相关。
“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是浓淡之诀;“润含春雨,干裂秋风”,是枯湿之方。不过书法不像绘画,对墨色变化的追求宜隐不宜显,要把握好“度”,以大局统一而小有变化为好。

“墨”有上好的,也有普普通通的。好的墨,可以上千年不褪色,制作之时,加了一些香料,极好的墨,乌黑发亮,香气散发!普通的墨,制作较为简单,香气使用非常简单的,若是保护不得当,发出来的臭味,可想而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色一片也是书法吗?一起讨论用墨与书法
书法用墨方法
草书训练
国展书法创作,行草书“涨墨”的使用,我们可以向王铎大神偷师
怎样选择墨汁和使用墨汁,让老司机带你为书法化妆,建议收藏!
书法,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