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王爷今安在?——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探秘

在《红楼梦》众多脂评本里,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颇有点谜一般的感觉。

如果说这是从某位蒙古王爷府中流出来的本子,那么, 这位蒙古王爷是谁呢?

蒙古王府本里多出了不少批语,这些批语和那个回前诗里署名的“立松轩”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早期抄本,蒙古王府本为什么会是一百二十回足本呢?后面的四十回是从哪儿来的呢?

……

有关蒙古王府本的“哑谜” 还有不少。不过仅从以上三条来看,蒙古王府本散发出的谜一般的魅力,已足够引人关注的了。

这位“柒爷王爷”是谁?

蒙古王府本共四函三十二册,黄绫装面,框高十九厘米, 宽十二点五毫米。全书共十二卷,每卷十回,计一百二十回。

为什么这部《红楼梦》抄本,会被称为“蒙古王府本”呢? 这座“蒙古王府”又在哪里呢?

这部抄本第七十一回回末背面有浓墨所书“柒爷王爷” 四个字;第七十二回回前总批下写有“为此一叹,而以此求, 柒拾而不富”一行字。正是这两处“特批”,让人将这部抄本与“柒爷王爷”联系在一起, 似乎这部抄本曾为这位王爷所有。

该抄本第六十八回贴有一条草书浮签,内容是“奶奶也作践够了,当着奴才们,奶奶们素日何等的好来,如今还求奶奶给留点脸儿”。墨色的笔迹与两条“特批”一致,似为抄本所有者“柒爷王爷”所写, 或许系“柒王爷”发现此处有脱漏之处,而据他本进行了补正。

那么这位“柒爷王爷”是谁呢?为什么要将该抄本称为“蒙古王府本”呢?

关于蒙古王府本的来历, 通常认为系1961 年春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从琉璃厂中国书店购藏。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中说:“蒙赵万里先生见告,这本子系一清代蒙古旗王府的后人所出。” 后来,该抄本遂被称为“蒙古王府本”。长期以来,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书中只是称“柒爷王爷”,为什么就认定为蒙古王爷呢?有人遂干脆称其为“王府本”。

沈治钧先生近年的新发现, 揭开了这个谜底。据沈治钧先生撰文介绍,蒙古王府本是内蒙古阿拉善卫拉特部第八代扎萨克和硕亲王塔旺布鲁克札勒(塔王)在晚清时期购自琉璃厂书肆的。1932 年,该抄本传与第九代阿拉善亲王达理扎雅(达王),由他的嫡福晋金允诚负责保管。1960 年,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反复动员,达王夫妇才将这个本子捐献了出来, 现藏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国图善本部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的收据,签名人即是金允诚。

该抄本第七十一回及其次回上的“柒爷王爷”与“柒拾而不富”,均指金允诚的父亲, 即末代皇叔载涛。沈治钧先生认为,这些字迹当是金允诚于1956 年或稍后加上去的。沈治钧先生说:“蒙古王府本的递藏史之谜偶然得以初步破解, 这是达王夫妇后人的感恩之心促成的,也是北京红学界精诚团结、联手攻关的重要学术收获。”

沈治钧先生的研究发现, 总算初步揭开了蒙古王府本的身世之谜。这也说明,这个“柒爷王爷”只是该书的持有者, 和作者曹雪芹并没有任何关联。

“立松轩”又是谁?

蒙古王府本还有一处引人关注的地方,那就是第四十一回的回前诗,有署名“立松轩”。诗云:“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蒙古王府本共有批语七百一十四条。双行夹批和回前回后批大多同戚序本,却无署名。另外尚有六百二十三条侧批,系蒙古王府本独有。蒙古王府本独有的这些批语,其中是否包含脂批,还是均出于立松轩之手呢?

在《红楼梦》脂本系统里, 蒙古王府本和戚序本亲缘关系最近,在早期抄本里同属一支。戚序本里也有立松轩的批语。有专家认为,在历史上,曾经可能有过一部立松轩手抄本, 蒙古王府本和戚序本皆是这部已经佚失的立松轩本的传抄本。

己卯本、庚辰本等脂本里脂砚斋评批的位置,在蒙古王府本里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第三十六回,脂批总评原在回前,现移到了回后,原因是回前增写了一条批语:“造物何尝作主张,任人禀受福修长。划蔷亦自非容易,解得臣忠子也良。”这条批语极可能出于立松轩之手。如此一来,原本的脂评,就只能移到回后了。像这样的情况,在书里还有一些。

此外,其他脂本里存在的脂砚斋之名,在蒙古王府本里都被抹去了,这些批语和立松轩之批一样,并无具名。如此来看,立松轩在评定该书的时候,袭用了一些脂批,出于各种需要或是考虑,对脂批也进行了一些技术处理。

那么这位立松轩姓甚名谁呢?郑庆山先生认为,立松轩“是一个有官职在身的人”。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我们尚无法考证出立松轩其人。

后四十回是哪来的?

如果说蒙古王府本属早期脂本系统,那么它为什么会是一百二十回全璧呢?后四十回是从何而来呢?

蒙古王府本卷首有一篇程伟元序,我们先来看看这篇序言。

该抄本前八十回, 除第五十七回至第六十二回外,均用朱丝栏粉纸所抄,这篇序言所用之纸亦系朱丝栏粉纸,看上去似乎是原抄而非配补。其实,这篇序言是后来补抄的, 由于用的是原书的空白余页, 所以造成了原抄的假象。关于这一点,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里曾指出:“原来这段序文的用纸是从原八十回中剩余空白旧纸拆出移来的,其中缝写明‘卷五’字样。与正文卷五处对证,字迹符合,拆移之情盖无可疑,疑窦乃解。”

那么蒙古王府本后四十回, 是不是也和程伟元之序一样, 是后来配补的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除了这后四十回,原书第五十七回至第六十二回, 也系一并从程甲本补抄的。这些补抄的章节, 所用均为素纸。原抄每面九行,行二十字, 附有双行夹批、侧批及回前回后总批;补抄每面九行,每行二十至三十字不等,无批语, 系白文本。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府本的抄手不止一人,在现存诸多脂本里,蒙古王府本是抄手人数最多的一部。由于抄手的文化程度不一,认真水平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全书各个部分错讹程度的不一。林冠夫先生认为,“从全书看,文字上的衍夺讹误之多,在《红楼梦》的各写本中是相当突出的”。尽管如此,蒙古王府本在《红楼梦》诸多版本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研究价值。

关于蒙古王府本之谜,并不止于上述三点。而上述的这三个“谜”,学术界也还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所述,仅是概况,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考证研究。可以说,对于蒙古王府本的研究,还有进一步继续下去的空间和必要。

北京三希堂策划、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蒙古王府本石头记》,系蒙古王府本首次原本仿真影印,真实地再现了藏本原貌。这部仿真本宣纸线装,以国图馆藏原本为底本影印,四函三十二册。可以想见, 这部仿真本的面市,对于推动对蒙古王府本的研究,必将具有深远意义。

以国家图书馆藏原本首次仿真影印,真实再现藏本原貌

◎ 本书原本八十回,抄配成一百二十回,1960 年发现, 现藏国家图书馆。早期抄本中,蒙古王府本与戚序本最接近,系戚序本之姊妹本。除第六十七回外,皆有回前总批、回目总评,四十回前有双行批注,另有700 余条夹批。

◎ 作为《石头记》早期抄本之一,在版本比对、内容研究方面价值较大。

◎ 首次原大仿真四色影印,采用特制手工徽宣,线装, 完美再现原书风貌,极具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早期抄本
《红楼梦》各个版本介绍
红楼梦版本介绍
腰斩《红楼梦》!后四十回当焚?
《红楼梦》的版本
庚寅本:新发现的清代抄本《石头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