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除锦衣卫外,还有一个机构非常神秘,进去后很多人都被吓死了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被逼之下的朱棣,决定造成。

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坐拥了大明江山,但是,他皇位的合法性,却遭到了天下人的非议,新政权也遭到了朝廷大臣的排斥。朱棣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专门成立了一个监督大臣和百姓的特务机构——东厂,并打破陈规,开始重用宦官,命亲信宦官直接来掌管这个机构。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之时,为保江山永固,分封自己的儿子到各地做藩王,时间久了,藩王势力的发展壮大,足以与朝廷抗衡,朱元璋的一番苦心却未能如愿。1399年,朱棣打着“靖难”也就是“平定祸乱”的口号,率兵南下,开始了历时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登上皇位,改年号永乐。朱棣以战争的非法手段夺得了皇位,引起天下不满,人们议论纷纷,因此,朱棣命亲信纪纲来掌管锦衣卫,专门来镇压那些制造舆论者,但是,纪纲却专横霸道,肆意妄为,渐渐不受朱棣掌控,甚至,还想谋权造反。

锦衣卫滥用职权,目空一切,性格多疑的朱棣,是绝不会容忍锦衣卫权力过大的,为了制衡锦衣卫,朱棣于1420年设立了东厂。即“东缉事厂”,服务于皇帝,侦查和审讯文武官员,可以随意捉拿大臣和百姓,同时,又能牵制锦衣卫。

并且,朱棣还打破了朝廷以前定下的“宦官不能干涉朝政”的制度,直接任命亲信宦官掌握东厂。东缉事厂,当时设立在皇宫的东华门外亦或是东安门以北,故得名:东厂。

东厂的最高长官由掌印太监担任,职位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孝办事太监。后来,人们将其简称为:提督东厂,属下都尊称其为“厂公”或“督主”。刚开始的时候,东厂长官都是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再后来,由于事务琐碎复杂,一个人无法胜任这份职务,就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中职位排第二或第三的人来担任。

东厂的属官设掌刑千户一名,理刑百户一名,这两个官职并不是由太监来担任,而是由锦衣卫的千户、百户来担任,称为:贴刑官。此外,东厂还设有掌班、领班、司房等数十人。具体负责侦查工作的是役长,又叫“档头”,共有百十来号人。他们统一带尖帽,穿褐色衣服,系小绦,脚蹬白皮靴。各档头手下又有番役数人,也称作“番子”,专门从事抓捕、拷问工作。

其实,这些人员都是由锦衣卫调过来的。东厂在设立初期时,还是比较安分守己的,权势上甚至还不如锦衣卫。明宪宗时,为了加大保卫工作,又设立了西厂,命亲信太监汪直来掌管,汪直派大量人手深入到民间去打探消息,捕风捉影,再向明宪宗作汇报,得到皇帝高度信任,明宪宗甚至赋予了汪直不需上奏的权力。上到朝廷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是汪直监视的对象。

汪直甚是嚣张狂妄,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西厂的权力一度凌驾于东厂之上。不过,汪直权力的极度膨胀,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最后,直接导致西厂的很快解散。明孝宗即位后,曾有人建议撤除东厂,明孝宗没有采纳,但是,基于明孝宗宽厚仁义的治国之道,厂卫都未敢肆意横行。明孝宗的儿子明武宗继位后,重用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一度号称“八虎”。

他们凭着皇帝的宠信,祸乱朝政,残害忠良,欺压百姓。刘瑾命人杀死了东厂太监王岳,让丘聚取而代之,又恢复西厂,命谷大用统领。东厂广派人员,到全国各地去侦查,人们一见到东厂人马,就纷纷躲避。东厂番子为谋利,更是编造罪名,随意抓捕平民,刑讯逼供敲诈勒索。文武大臣们也时常遭到他们的陷害,无辜被处死的官民多达数千人,东厂的权力震撼天下。

到了万历年间,东厂太监虽说为害一方,但是,也相对规矩了些,以致于,后来东厂的狱中都长满了荒草,东厂的嚣张气焰暂告一段落。到了天启年间,皇帝重用太监魏忠贤,史上著名太监登场,一手把持东厂,东厂权力达到极盛时期。魏忠贤利用东厂屡造冤案,铲除异己,诛杀忠臣,暴虐百姓,他们的残暴歹毒让人闻之色变。

据说有一次,四个人在一起喝酒,其中一个人喝多了,就大骂起魏忠贤来。东厂的密探很快抓走了他们,魏忠贤命人把那个骂他的人身上浇上沥青,将整个人皮剥了下来,令人惨不忍睹,其余三人吓得都昏死过去。魏忠贤恶贯满盈,不得好报,崇祯皇帝即位后,立马处死了魏忠贤,但是,东厂并没有就此废除。

到了1642年,大臣杨仁上奏建议撤除东厂,崇祯皇帝依然没有采纳。直到1644年,起义军攻进北京,备受信任的太监打开了城门,崇祯皇帝被逼自杀,大明王朝灭亡,东厂也随之灭亡。

在《明史·刑法志》中也有记载:“刑法有创自有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未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又“东厂之设,始于成祖。锦衣卫之狱,太祖尝用之,后已禁止,其复用亦自永乐时。厂与卫相倚,故言者并称厂卫。”

东厂本是皇帝用来巩固统治而设立的特务机构,挂着画像,立着牌坊,却专权乱政,坏事做绝,与画像上岳飞倡导的忠君爱国背道而驰,成为流传后世的一大笑柄。

参考资料:

【《明史·宦官传》、《明史·刑法志》、《明史·成祖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锦衣卫东厂西厂六扇门四大机构有何区别,哪个最厉害,一文说清楚
朱元璋立下宦官不得干政的祖制,可是为何大明却成为了太监帝国
只知有厂卫,而不知有朝廷丨明朝乱象
大明朝的四大特务组织都是干嘛的?权力有多大?
神秘失踪的铁牌
东厂 西厂 锦衣卫 疯狂的国家机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