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乞丐”版二战单兵装具?简陋却实用,“麻袋”和裹脚布风格独特

17世纪中后期,随着火药在战场上的大量应用,军队作战方式已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作战方式不再是近身搏杀,而大量使用燧发枪作战。当时欧洲各国在30年战争结束后,发现建立常备军团制度的必要性,而既然是常备军,那么制服和单兵装具当然要统一了。

而在新的战斗环境下,士兵们需要的不再是那些厚重盔甲和刀剑,而是更加轻便实用的军服和装具。从那时起,各国都以轻便实用,个性鲜明装具为特征,在军服和单兵装具上进行改革。到了二战时期,各国的军服装具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设计风格。

初期沿用沙俄军服,只换军衔和标志

二战时期,抛开政治因素,说实话德军设计超前的军服值得一片赞叹声。即使到今天,德军的那一款款帅气制服依然感觉不落伍。而作为二战中德军最大的死敌,苏军军服当时却还处在一个纷繁复杂的时期:从苏联刚成立时,因为白军的不断进攻,新兴的红军不得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沿用沙俄军队留下的物资,当然包括军服。

这也是更快捷的方法,不过当然要取下了沙俄时代的军徽和军衔。从1918年7月起,红军部队统一佩戴制式“红星”帽徽和兵种领章,而区分兵种的方式,就是佩戴在军帽前端和军服领口的一小块尼料布标志。这也成就了红军的第一代制式军服,军服是沙俄军队的,而简陋的“识别标志”是自创的。

而在1920年白军威胁被解除后,其实红军部队的军服独立制式化就已经提上日程。但直到1922年,红军所有部队才开始发放统一的红军军服,同时也修订了红军部队军官等级。

后来到了1935年12月,苏军最经典的军服,也就是二战中我们看到的主流军服终于问世:1935式军服开始配发。这次苏军又使用了新的军衔领章和袖章等军衔标志,并以不同数量的五角星、菱形、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符号来区分军衔。

不过1935式军服却加剧了苏联军服的全军识别难度,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的军衔制度又做了几次调整。这次把军服做了常服,野战服和专业工作服等粗略分类。不过短时间内的几次军衔制度和标志调整,也让红军部队产生了一定程度混乱。

苏军身上的厚大衣,让一身帅气的德军都眼馋

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士兵的军服和德军制服相比,看起来更显简陋些。而苏军军服上衣一般都是经典的套头衫,分为卡其布制的夏装和呢绒制冬装两种面料。这种半开襟上衣的式样继承于沙俄军队,这种上衣样式在苏军服役了半个世纪。

不过虽然苏军制服做工并不精细,但非常厚实,这也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在苏芬战争中,苏军就因为军服保暖不到位,造成了巨大的无畏伤亡。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已经痛定思痛,特别强调苏军的军服保暖效果。

苏德战争中,苏军在冬季装备了冬季大衣,这是一种使用完整羊皮制作的冬季大衣,内翻的羊毛内衬,保暖效果非常好。所以经常在战场上,我们经常看到苏军穿着厚实的丑大衣,高筒靴子,在战场上却游刃有余。而另一边,是德国人穿着帅气,做工精致的风衣,但保暖程度却远远不够,在战场上冻死不少人,真的是要“风度不要温度”。

而这当然并不是德军士兵有意为之,一是因为二战德国制服设计理念就是首要是美观,迷彩服没出来前,德国士兵在战场穿的军服不像是作战服,倒更像是礼服。而当时来自远东的苏军增援部队,由于长期驻守在西伯利亚地区,他们也配发了完善的冬季军服和装具,官兵几乎都装备上了新式M31式冬季大衣,这不仅让德军羡慕不已,甚至也让友邻部队眼红。

苏军的头脚装具,裹脚布冬季必备

二战时期,苏军的鞋靴可能是单兵护具中最奢侈的,当时除了美英援助的鞋靴大量配发给前线外,苏军自己的也是统一制式的黑色和褐色长筒靴子,军官的皮靴多为牛犊皮或羊皮的全皮制成,士兵皮靴则是下半部皮制,上半部用漆布或者人造皮革搭配。但在战争中后期因为资源问题,士兵靴子改为更廉价的全漆布制成。

但说起苏军官兵的靴子,还不得不提一件东西:裹脚布,这东西听着就有让人捂着鼻子的冲动。但是在战场上这种东西非常实用,也是漫长冬季下俄国人的传统习惯,他们使用一块长约为40厘米的方形棉布,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裹在脚上后再套上皮靴。裹脚填充了脚与靴子的空隙更保暖,也避免了粗糙的硬质皮靴对脚的磨伤,脚的好坏在战场上是至关重要的。

说完了脚,我们再用点篇幅来说下“头”:作为头之重器,苏联单兵装备中的钢盔舒适性也许大家都懂,其内衬是皮革垫,甚至是人造革垫。所以,在战场上一些士兵为了舒适性而不戴钢盔,在历史照片中,他们让人觉得更喜欢船型帽。

但我们看到的很多照片,毕竟很多都是摆拍!战场上需要保命的时候,步兵冲锋和炮击时钢盔再不舒服也得戴。不过苏军的一些军官和政委确实不会去戴钢盔,不是因为钢盔质量不好,而是因为戴钢盔会被认为是怯懦的表现。甚至还是将军严令禁止向军官发放保护色的领章,为的就是让士兵一眼就能认出军官,用军官的表率去激励战士。

苏军行囊更像是“麻袋”

在苏军士兵的装具中,其实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背囊了,这个背囊也最有“乞丐”气质,所以一直让人们所诟病。因为昂贵的皮制军用品不在考虑范围内了,苏军早期便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直接把沙俄军队装备的M1910式背包拿来用,只是在其基础上作出一些小修改,然后将其命名为M1930式军用背包,后来还有M39式帆布背包。

它们的材质只是用最便宜的麻布一体缝合而成,内部没有隔仓,在苏联人眼里,不需要一点多余的装饰,实用就行。而德国军用背包很少采用布来制作,都是清一色的采用皮革为材料,很多士兵的背包是精制牛皮甚至马皮,和苏军比起来真是很奢侈啊!

这动作和装扮像不像“乞丐”?

不过这群狂野的苏军士兵并不在乎背囊是否简陋,只要所有必需品都可以装入麻袋就行。物品都是严格按照顺序摆放,从上到下依次是个人用品、备用包脚布、餐具、战斗口粮,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物件相互碰撞响动而暴露自己。

麻袋背囊虽然背着很丑,但简单结实,只是背包带很不舒服,背包两侧两个束带可以捆扎卷好的斗篷毛毯等物品,苏军士兵用的水壶也很简单,容量不大但也是金属制。当然,除了这个标志性的背囊外,苏军士兵在身上还经常会斜挎一个“干粮袋”,实际这是一件被仔细折叠成条状的长款军服。

行军时他们会把长款军大衣,斗篷毯子,饭盒这些东西放进背包,同时把钢盔挂在腰带上,战斗状态下,他们将会临时抛弃背包,军大衣会被取出卷起斜挎在身上变成“干粮袋”,同时顶个毛皮帽戴上钢盔作战。在战场上,苏军士兵们还会根据战场需求,随身携带工兵铲、防毒面具挎包等其他装具。

二战时苏军士兵的装具就是这样简单粗暴,靠着这一身乞丐版的单兵装具行头,拿着一样“简单粗暴”的波波沙,跟在“简单粗暴”的T34坦克群后面,硬是把傲气的德国“绅士”们打得一路溃退,柏林都丢了,最后希特勒也只能照着自己的脑袋来一枪!

《历史杂谈驿站》图源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德军空降兵单兵装具穿戴演示
红星的装饰———简述与猜测35-45年间苏联主流单兵携行具发展
二战日军的单兵作战最强?苏军能把小鬼子虐成渣
二战德国士兵军服详细图解06
二战苏军军服图集
昔日的帝国,军服图解:二战苏联军服图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