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星的装饰———简述与猜测35-45年间苏联主流单兵携行具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在人们的印象中二战苏军有随便浪费的人力,打不完的坦克,海量的火炮。但是单兵装备就简陋至极了。老棉袄,麻袋包,胡子拉碴,不拿武器简直和叫花子没区别,那么苏军单兵携行具真的全无发展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由于苏联方面详尽资料国内不是太多,鄙人做简单收集汇总,加上个人猜测,以供读者参考,水平有限,欢迎讨论交流指正。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苏军装备总体研习沙俄设计,但取消了军衔和一些繁琐的装饰。经过国内工业发展经济恢复,与西方的交流合作,特别与德国的军事交流,苏军逐渐认识到正规化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1935年底,苏军列装新式制服军衔以及调整后的兵种符号,新携行具的逐步列装也在逐步改变沙俄时期的面貌。

在30年代中期之前,苏军单兵携行具以沙俄时期皮革样式为主,军官斜挎或者X型背负武装带,士兵没有肩带,弹药包延续沙俄时期1893弹药腰包样式。背包采用从1910麻袋包改良而来的1930麻袋包,便宜但简陋。

亚德里安头盔是当时苏军为数不多的头部防护。红军战士常戴布琼尼帽,无框大檐帽。

20-30年代苏军使用过的两款制服,佩戴有职务等级符号

1936年开始,苏军先后列装了1936型背包,1936型腰型饭盒和1937型弹药包等装具,跟上了同时期欧洲携行具的发展。

1936型背包相当于用皮革,布,木头做的一个浅盘箱子,里面有很多口袋和捆带,这种背囊分军官版和士兵版,区别是军官版表面没有固定36型饭盒包用的皮绊。36型背包的背带比较特别,为全皮革样式,背带从肩部额外向下伸出两条钩带勾住37弹药包或者后来的SVT弹药包的金属环(钩带也可以勾住腰带下缘),从而和腰带连成一体,从正面看还以为是腰带挂了肩带。背包外有一圈皮绊,用于穿挂小捆扎带捆扎毛毯或多功能防雨布,饭盒也是这么固定的

国内复刻的士兵版36背包

36背包可以独立背负,其背带可以完全解开,中间有挂士兵腰带用的倒勾,两个背包带分别与背包底部两边的挂钩相连

使用小捆扎带捆扎的防雨布和饭盒与布套

这些受阅红军战士的36背包上挂有包好的36型腰式饭盒,36饭盒套上布套收口,用两条帆布捆扎带挂在36背包的皮绊上。

苏联生产的几种37型弹药包,顶部有挂背包用的金属环,二战时期,随着苏军重新启用30麻袋包,金属环也取消了。

从左到右依次为36腰型饭盒,26桶式饭盒,两个24桶式饭盒,桶式饭盒更常见。

几组38-40年阅兵时期36背包与毛毯,37弹药包,皮质士兵腰带向组合的造型。

苏芬战争时期红军战士形象,36钢盔,未佩戴兵种符号的35式红军战士大衣领章,35士兵大衣,制式毛绒帽,三只手套,毡靴,36背包,皮腰带,37弹药包,通用防毒面具袋

这是36年红场阅兵形象,当时苏军还没有普及36钢盔和37弹药包,戴着红军版亚德里安盔和沙俄1893弹药包

36背包,让苏军看起来有了和同时期欧洲军队差不多的背囊,但是36背包太复杂,太贵,容量不足,损坏后不容易修理,不久苏军又开发了39型背包。

图为重演苏芬战争的军迷,可见36背包容量不大


1939年背包

针对36背包存在的问题,苏军于39年推出了1939年型背包,这是一款造型接近登山包的背包,在二战前后时期欧洲的一些军队中也能看到类似造型的包具。39型背包以帆布为主要材料,只有部分口袋,肩带连接处以及包具边缘的加强封边采用皮革制造,39型背包的背带结构延袭了36的设计,在冬季战争和苏德战争早期能看到使用。

39背包底部也有皮绊,可以用来捆多功能防雨布

这是国内玩家复原的苏军40-41年间苏军步兵夏装造型,36盔,35夏装,皮革士兵腰带,39背包,37弹药包,根据沙俄1892弹夹斜挎袋改进而来的弹夹袋,值得一提的是严格按照苏军40年11月2日391号命令要求,图中领章是不对的。这是用35领章士兵/士官/政工人员领章底板表示40年以后出现的下士衔,下士衔领章应该有一条浅红色的中线,且领章向内的锐角应该有金黄色三角标,而40年之前的35红军衔没有一个三角形的军衔,要么空着代表红军战士,要么两个三角形代表班级战士。

后部从左至右分别是通用防毒面具包,三棱刺皮套,皮铲套和水壶。

41年的这名装备精良的上等兵身背早期型SVT-40步枪,35士兵大衣佩戴40年11月以后的上等兵领章,背39背包,防毒面具包,皮质士兵腰带,SVT弹药包,左侧弹药包后面还挂有额外弹药腰袋,这是一种用于存放零散子弹和备用弹药的小包

脚穿1938年型皮鞋和配套绑腿

从左到右没有介绍的是挂在防毒面具包上的绿漆口杯,套有腰包套的排用工兵大铲,41型干粮腰包上面的39背包,捆着防雨布,背包盖扣着备用衣物,防雨布上面扣着26型桶式饭盒,干粮包右边挂的头盔可能是39型也可能是40型,两者悬挂不一样。

这名佩戴正确40年下士领章的战士使用了罕见的水壶挎包,左边还挂有双联RGD-33手榴弹包

短暂生产的41式系列装具

从3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欧洲局势日益紧张,苏军在加强正规化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大扩军。39式背包设计广受好评,但39年式装具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仍然有复杂昂贵不利于大批量生产的问题,同时经过冬季战争检验,苏军认为士兵装备仍然有些简陋,41年1月31日,苏军发布了58号命令,引入了数种新式被装,包括1941式背包,1941式干粮腰包,1941式肩带等装备。同时规定了全装和轻装状态下的装具佩戴样式

41式背包在39背包基础上大量减少了皮革的使用,仅有部分调节带使用皮革,同时引入英式的缺口式调节扣。41背包的独立背带左右挂钩相反,左肩挂钩在肩带上,右肩还在背包底部。

41式干粮包,是苏军公发第一次估计也是唯一一次大规模列装的独立干粮腰包

由于腰带负重增加,所以苏军第一次列装了肩带,结构非常简单,图中的绿色编织腰带在38年出现,在二战中一直使用到结束。

根据58号命令规定的轻装状态行军样式,可以看到41肩带是有可拆卸肩垫的,但是未见使用

58号令规定的全装行军状态

以下是41装具的实图

下三图是扮演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士兵的军迷,背包有36,39,41等,扮演士兵的军迷全部使用了41型肩带。图片很好的展示了同时使用41肩带并挂好背包的状态。

少见的41背包肩带正面样式,可以看到肩带左右挂钩相反

41年式装具只生产了6个月,由于苏德战争初期失利,生产中断而停产,这是在阿富汗战争前,苏军最丰富的公发装具配置。


混乱中倒退的苏军装具

苏德战争爆发后,由于大撤退,工厂转移同时大批部队组建投入战场,完善但仍然比较复杂的41装具于41年7月停产,被淘汰的30型麻袋包重新启用,装具被简化和缩减到最低标准,各种小作坊品,老式被装,缴获被装以及后来的西方援助被大量使用。苏军进入到一段极其杂乱的时期,直到50年代装具才重新统一。但是二战时期少部分部队,比如高加索地区的部分山地单位仍然在使用性能更好的39,41型背包,而在一些中亚和远东部队,战前装具仍能看到,有些在八月风暴行动中和T26、BT一样上镜。

43年以后一名全副武装的列兵冲锋枪手,斜挎着罕见的冲锋枪弹鼓挎包,30麻袋包杯重新启用,26型饭盒在大战中更为常见

这是鱼鹰社画师笔下的43年8月哈尔科夫战场,一名来自中亚的精锐半自动步枪手,他穿着带胸袋的43军服,身背30麻袋包,其余基本都是41年装具配置,可能是战前剩余的物资,鱼鹰社喜欢找一些不多见的例子画出来,实际上可能并不普及。另外鱼鹰社毕竟是西方白人的公司,画东方国家勘误就比较多,且评论傲慢

1—4分别是36士兵、39、41、30背包,下面的是36军官版背包

50年代苏军逐渐成熟了板扣帆布涂胶腰带和配套肩带,推出了战后公发配置并一直用到解体。抛开本身设计的好坏,同时期美军就已经在研发更先进的装具系统成果是M1956,越战后期又引入尼龙面料最终推出ALICE系统,而二战后苏军还在用这么落后的模式,只能说苏军本身对步兵的价值并不重视,这一切直到阿富汗作战才有所改观。而36年-41年那一场正规化建设探索,可以说是苏军官方为数不多的主动发展了。

阿富汗战争正好也是苏军从69/73条例向85/88条例过渡的时期,同样比较杂乱,而且直到解体还没结束。而且苏联在末期还不切实际的准备推出新的着装条例,也就是90/91条例,解体后俄军经过修改推出了94条例少量配发。俄军满天繁星的迷彩也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除了之前的KLMK系列,KZS系列,黄花系列

TTSKO及其变种家族,VSR系列,还有KLMK-MVD,bicolour,kko系列,smk系列,reed系列,卡通迷彩,哈萨克式迷彩等

俄军一位将军在面对芬兰军队指责俄军抄袭他们的迷彩设计时曾声称,俄军有500多种迷彩方案。和00年代以后直接照搬外军迷彩不同的是,80-90年代的苏俄迷彩大部分是比较有原创精神的,但是多数比较短命。


番外:

阿富汗战争时期,苏军发现公发装具重量前后不均匀,重量靠下不便于活动,携弹量少。同时抵抗者使用的56冲锋枪弹药肚兜设计合理,所以仿制并改进,但是基层部队暂时没有充足的胸挂肚兜,所以自己动手把两组AK74弹药包连接枪带或者两组RD54弹药包做成肚兜的形式,这样的模式一直用到车臣战争。

苏军还将装甲兵使用的救生衣改造成弹药背心。

还有一些厂家临时自制的,当然都是后话了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折腾九年,就拿出这点东西凑外拍?(中)
抗战日本为何称军刀不算刀 那只是铁棒子
士兵肩上的历史:美军背包百年掠影(1)
装备杂谈之士兵的负重作者:泰瑞·鲍德温中校(现已退役)
“乞丐”版二战单兵装具?简陋却实用,“麻袋”和裹脚布风格独特
二战美军的27件单兵装备,从用的到吃的都很阔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