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仲景医学】《伤寒杂病论》成书的时代背景



作者:傅延龄

编辑:经方全球同学会


  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古今学者多有考证。《伤寒论·序》:“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如果《伤寒论·序》的确是张仲景所写,那么《伤寒杂病论》就成书于建安年间。大多数学者同意这个说法。如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云:“是书也,仲景之作于建安,汉年号也。”人们根据张仲景自序“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的话进一步推算,《伤寒杂病论》的撰写年代约在公元206年前后。也有学者认为《伤寒杂病论》始撰于建安以前,成于建安年间。还有少数学者认为它的成书年代当在六朝之后。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建安纪年”为建安十二年,则著书应在建安二十年之后;还有日本学者提出建安乃建宁之误,并结合史料记载的大疫流行年代,认为《伤寒杂病论》的著述应该始于建宁十年(公元178年)之后。总之,关于《伤寒杂病论》著述的起迄年代史家并无明确记载,目前尚需存疑。


  我们在关注张仲景著述的时候,应留意仲景著述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以后,中医学发展较快,特别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以及其他医经、医方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也推动了医药学的大发展,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证医学均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初步确立。这种医药学的内环境是《伤寒杂病论》撰写的成熟时机。而当时社会背景,则是促成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重要因素。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灾疫连年,民不聊生。史学记载,东汉中后期,我国中原地区疫情频发。《后汉书·五行志》记录有疫情10次,全发生在安帝元初六年(公元119年)以后。尤其是建安年间(公元196一219年),疫情持续时间之长、死亡人数之多,是历史上少见的。


  曹操在他的《蒿里行》中进行过这样的描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通鉴》六十五卷记载赤壁大战“时曹军众己有疫病,初一交战,曹军不利”。说明疫情已波及军中。《曹集诠评》中曹植曾记载:“建安二十二年,病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噎,或复族而丧。”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疫病流行的猖撅,染疫之人大量死亡的惨状。《曹丕与吴质书》记载:“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殆尽。言之伤心。”说明当时疫情严重,连官宦贵族亦在所难免。建安七才子中徐轩、陈琳、应阳、刘祯四人死亡。当时许多家庭零落。建安诗人王粲(仲宣)的《七哀诗》对这个时期的惨象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综上可以看出,当时疫情十分严重,人民对于医药之需求十分迫切。仲景“宿尚方术”,且素有拯疾济世的大医情怀。当时灾疫肆虐,其亲属亦深受其害,仲景家族“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群书,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另外,当时的社会风气亦是仲景发愤著书的原因之一。东汉末年,社会风气颓败,一般士大夫都轻视医学,一味追逐名利,贪恋荣华富贵。张仲景对此极为不满,故痛下针砭,在《伤寒论·序》中言到:“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这些人争名于朝,逐利于市,流浪颠沛于物欲的追求而不顾身命,所谓“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一旦身染重病,就只能“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请巫师祈祷,请鬼神保佑,都无济于事,最终变为“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的异物。这段序文,反映出当时浮躁的社会状态以及人们“信巫不信医”的风气,而这些却发生在灾疫流行的战乱年代。灾疫流行、满目疮痍的惨状促成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


  另外,当时医疗界的种种劣习,也促成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这段文字批评了当时医生的技术陈旧和低劣及医疗风气的草率。《伤寒论》中较多的篇幅记述了误吐、误汗、误下导致坏病、变病的情况。由此可见,仲景著书的目的不仅为了救患者,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挽救当时医生的医疗技术和医德医风。


  总之,东汉末年医药学内环境的成熟,以及连年灾疫、颓败的社会风气、一般医生草率医疗作风和医疗技术的低劣等外部情况,促成悲天悯人的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用历史的眼光看,《伤寒杂病论》的成书绝非偶然,乃是时代的产物。

  未完待续……


本文摘自《张仲景医学全书·医学源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1月 第2版)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序--PPT课件
《伤寒论》研究概述(二)
再读伤寒:直击“伤寒”与“六经”的真面目
张仲景以一书称圣,书名为何叫“伤寒”?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瘟疫,持续51年,死亡人数高达上千万!
【特别话题】汉末大瘟疫与“医圣”张仲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