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愚蠢基本法则

人类愚蠢的第一条基本法则

    人类愚蠢的第一条基本法则毋庸置疑的就是:

每个人总是不可避免地低估了圈子中蠢人的数量

    起初,上面这段话听起来很简单、含糊不清并且显得非常刻薄。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会揭示这实际上很准确。无论你把人类的愚蠢估计的有多么高,你总是会一而再地被下列事实所震惊:

  1. 曾经让你觉得是一个理性和智慧的人也会变得极度的愚蠢。

  2. 日复一日的反复,总是有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或最不可能的时刻突然出人意料的开始犯蠢。

第一条基本法则让我都无法精确计算总人口中蠢人的数值,因为任何预估的数值都将被低估。因此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用符号σ来表示群体中蠢人群的占比。

第二条基本规律

西方现在流行平等主义,人们喜欢将人类视为完美设计的杰出作品。遗传学家和社会学家特别喜欢拿出各种证明来证明这些,他们经常拿出一些令人信服的科学数据或试验方法来说明:所有人生而平等。如果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杰出,这要归功于后天的养育方法而不是天生的。而我则要对这些看似常规的观点提出一些例外:根据多年的观察和试验,我深信:人是不平等的,一些人蠢而另一些人则不这样,并且这种差别是大自然决定的,而不是文化因素造成的。一个人是不是愚蠢和这个人是不是红头发一样显得很平常,某些人蠢就像这些人是某种血型一样固定不变。一个蠢人生下来就愚蠢是上天决定的。尽管确信一部分人蠢,并且他们蠢是由基因所决定的,但我并不是想要反动地再次偷偷引入等级分类或种族歧视。我坚信愚蠢是所有人群一种一视同仁的权利,它根据一个特定比例均匀地分布。第二基本定律按科学方法表达出了上述事实:

某人愚蠢的概率与该人的任何其他特征无关。


    在这一点上,大自然好像打败了自己。众所周知,大自然用非常神秘的方法使得某些自然现象的相对比例总是保持不变。例如,无论人们是在北极还是在赤道居住,无论配对的是尚在发育的还是已发育成熟的,无论是白人、黑人还是黄种人,新生儿的男女比例都是一样的,并且男性总是比女性稍多一点。我们不知道大自然是如何做到的,但是我们知道为了达到这一点,大自然必须在很大的基数上进行操作。关于愚蠢的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大自然成功的做到了不管基数的大小,蠢人的比例都等于人类愚蠢的概率。


    因此你能发现,不管考虑非常大的群体还是非常小的群体,蠢人的百分比都是一样的。没有其它可观察到的现象能提供如此惊人的证据证明大自然的力量。


    教育与概率无关的证据是通过在世界各地的大量学校进行实验提供的。我们可以把一所大学里的人看成五类:蓝领、白领、学生、行政人员和教授。


    每当我分析蓝领工人时,我发现他们的分数σ呈现是愚蠢的。由于σ的值高于我预期的,我首先就想到这要归咎于种族隔离、贫穷、缺乏教育。但随着社会阶梯的升高,我发现在白领和学生中,同样的比例普遍存在。教授们的结果更令人印象深刻。无论考虑一个大规模的大学还是一个小的学院、著名的研究机构还是不出名的,我发现教授的分数比例σ也是一样的。


    结果如此令人迷惑,我不得不把把研究目标指向一个经特殊选择的群体,一个真正的精英团体上: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结果证明了大自然的终极力量: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蠢人的比例同样是σ。


    这个结论很难被接受和认可,但太多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其真实性。“第二基本法则”是真理,不存在例外。妇女解放运动也支持“第二条基本法则”,因为这表明愚蠢的女人和男人中的蠢人一样多。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国家可能会对这个结果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可以发现所有发达国家都不那么发达的证据。然而,无论“基本法”是否被人们所喜欢,它的含义都是可怕的:这个法则意味着无论你是在混迹于上流社会还是在隐匿于原始部落,无论你是遁入空门还是身边总有美女环绕,你总是要面对相同百分比的愚蠢的人 - 这个百分比(按照第一法则)会永远超过你的期望。


第三条法则(黄金法则)


第三条法则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人类分为四个基本类别:废物,智者,强盗和蠢货。读者很容易认识到,这四个类别对应于基本图表的四个区域I,H,S,B:

    如果Tom的一个举动在给Dick带来收益同时自己承受损失,那么Tom就会落在H区域:Tom是个废物;如果Tom的举动给自己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Dick带来收益,这时Tom就落在了I的区域:Tom是个智者;如果Tom的举动损人利己,Tom的标记就会落在B区:Tom扮演一个强盗;而蠢货与区域S以及Y点以下的所有位置相关。由“第三条基本法则”解释:


愚蠢的人是这样一种人,他可能损人不利己甚至可能损人的同时自己也遭受损失


    理性的人在第一次遇到第三基本法则时可能会本能的怀疑和抵触。因为理智的人难以设想和理解不理性的行为,但如果让我们放弃崇高的理论,让我们实际分析下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能回忆起有人损人利己的场合:我们必须对付这样的强盗。我们也回忆起某些人的举动导致他遭受损失而给我们带来收益的事件:这个世界是存在废物的。我们可以回忆某些人双赢的案例:智者。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反思,你必须承认,这些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件,相反,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多遇到的,是那些让我们损失我们金钱、时间、精力、败坏我们胃口、影响我们心情、损害我们健康的那些愚蠢的家伙的令人费解的举动,他们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从给我们造成的尴尬、困难和伤害中,他们同样一无所获。没人知道、没人理解、没人能够解释,这些怪物为什么要那样做。或许只有一个更好的解释:这些人是蠢货。



频率分布


    大多数人的行为不会始终如一。在某些情况下某个人会作出理性的举动,而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人也可能将犯蠢。这个规则的唯一重要例外就是愚蠢的人们,他们在人们奋斗的一切领域里都趋向完美地始终如一的犯蠢。


    他们不看收益,我们可以在基本图表上只画出蠢人。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每个人在图上的加权平均位置,与他做事的矛盾程度无关。一个废物偶尔会有明智的举动,有时他可能会扮演强盗的角色。但由于他属于一个废物,他的大部分举动都将具有废物的特点。因此,这样一个人的所有举动的整体加权平均排名将使他存在于基本图表的H象限。


    事实上,可以把人而不是人的行为划分为上述四种类型的事实,同时允许强盗和蠢货两类比例的一些偏差。


    一个完美的强盗是一个他获得的收益与他人的损失相当的人。最典型的强盗类型是小偷。一个偷了你100磅而不造成额外损失或伤害的人是一个完美的强盗:你输了100磅,他获得了100磅。在基本图中,完美的强盗将出现在45度的对角线上,将B区分成两个完全对称的子区域(图2的线OM)。

    然而,“完美”的强盗相对较少。线段OM将区域B划分为两个子区域B1和B2,并且到目前为止,最大多数的强盗落在这两个子区域之一的某处。


    落在B1区的强盗是指那些其行为从他人获得的收益大于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有资格在区域B1获得位置的所有强盗都是具有高超智慧的强盗,随着他们越来越接近X轴的右侧,他们越来越具有智者的特征。


    不幸的是,有资格在B1区域获得位置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数强盗实际上落在B2区。落在这一领域的人是对他们的行为带来的收益小于给其他人造成的损失。如果有人杀死你,以劫掠你五十镑,或者如果他为了和你老婆偷情而谋杀你,我们可以确定他不是一个完美的强盗。甚至用他的标准测量他的收获(仍然使用你的标准计算你的损失),他仍然位于B2区中非常靠近纯愚蠢区边界的地方。通常,只为得到一次提升或一枚勋章而造成大规模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的人都位于同样的区域。


    愚蠢的人的频率分布与强盗完全不同。虽然强盗大部分分散在一个地区,而愚蠢的人大都集中在一条线上,特别是在圆点以下的Y轴上。这样做的原因是,大多数愚蠢的人基本上是坚定不移的 - 换句话说,他们坚持不懈坚持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和损失,且并不取得任何利益,无论是否得到好处。


    当然也有人通过他们难以置信的行为不仅给他人造成损失也给自己带来伤害。他们属于超级蠢货。根据我们的计算系统,他们位于Y轴左边S区的某个地方。


愚蠢的力量


    不难理解,社会、政治或制度的力量将会怎样提升蠢货的破坏潜力。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解释和理解,本质上是什么使得蠢货对他人来说是危险的——换句话说,是什么构成了愚蠢的威力。


    本质上,蠢货之所以危险和具有破坏性,是因为理性的人很难想象并理解不理性的行为。聪明的人可以理解强盗的逻辑。强盗的行为还是遵循了某种理性模式:虽然很无耻但仍然是一种理性。强盗想让自己的户头上多一笔收入。既然他不够聪明,无法想出让自己得到收入的同时也给你带来好处,那么他只有通过让你的收入减少来产生自己的收益。这当然不合法,但这是可以推理的。如果你也是理性的,你可以预测到这种情况。你可以预见强盗的行动和伎俩,并通常能够采取预防措施。


    但对于蠢货,所有这些都无能为力。就像第三基本法则解释的一样,蠢货会无条件的、无计划的、无规律的、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和时间里毫无理由的作出举动。你无法通过理性判断出蠢货是否、何时、怎样、为何发起攻击。遇到蠢货时你只能任其摆布。因为蠢货的行动不遵守理性的规则,所以:

  1. 袭击一般是令人惊奇的; 

  2. 即使知道攻击,也不能组织合理的防御,因为攻击本身缺乏合理的结构。

  

    一个愚蠢的生物的活动和运动绝对不规则和不合理的事实不仅使防守成为问题,而且也使得任何反击非常困难 - 就像试图射击一个能够进行最不可能和不可想象的运动的物体。这是狄更斯和席勒所说的那样,前者说“with stupidity and sound digestion man may front much”,后者写道:“神都斗不过蠢货”。

第四条基本法则


    废物 ,也就是那些位于我们评价系统中H区域的那些人,一般认识不到蠢货的危险性。毫不奇怪,这正好说明了他们的无能。然而,真正令人惊奇事实是智者和强盗也经常未能认识到愚蠢内在的破坏性。很难解释为啥会这样,你只会注意到,当遭遇蠢货时 ,智者和强盗都经常会犯错误,产生自满和轻蔑的感觉,而不是立即分泌充足的肾上腺素来加强防御。


    有些人易于相信蠢货只会伤害他自己,这是混淆了无能和愚蠢。偶尔有些人为了利用蠢货实现自己的图谋,会忍不住和其联合起来。这样的策略不会成功,而且会有灾难性的影响,因为:第一,这基于对愚蠢的自然本质完全错误的理解;第二,这给了蠢货更大的范围练习其天赋。人们会希望用策略胜过蠢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奏效。但是由于蠢货的举动飘忽不定,这些人无法预料蠢货的所有行为和反应,很快就会被蠢货搭档出人意料的行动折磨至死。


    这已经被第四基本定律清楚地总结出来:

不蠢的人总是低估蠢人的破坏威力。特别是不蠢的人总是忘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对付和联合蠢货都被证明是一个代价巨大的错误。


    千百年来,无论公开还是私下,数不清的人都未能考虑第四基本定律,这种失误给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五基本法


    不考虑个人福利,让我们来考虑社会福利,也就是考虑个人福利的代数总和。对第五基本法则的充分理解是这个分析的关键。这里可以附加说明,在这五条基本法则中,第五法则最广为人知,其推论也最频繁的被引用。第五基本法则是说:

蠢货是最危险的一类人。


    此法则的推论是:

蠢货比强盗更危险。


    完美强盗的行为造成的结果是纯粹的财富和福利转移。完美强盗采取行动后,其得到的收益与他人的损失完全相等。而全社会整体没有变得更好也不会变得更糟。如果社会中的全部成员都是完美强盗,社会会陷于停顿,但也不至于有更大的灾难。那些采取行动的人将会得到好处。如果社会全体成员按规律轮换行动,那么不仅社会整体而且每个个体都将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没有变化的恒定状态。


    而当蠢货采取行动,就完全不一样了。蠢货给他人造成的损失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这样整个社会财富将被耗尽。基本图中的计算系统表明,位于图3中POM线右边的个人,其行为使得社会福利增加,尽管增加的程度不同。位于POM线左边的个人,其行为引起社会财富衰减。

    换句话说,带有智者的废物(H1区)、带有智者色彩的强盗(B1区)以及智者都为社会福利的增加做出了贡献,尽管程度不同。相对的,带有蠢货色彩的强盗(B2区)、带有蠢货色彩的废物(H2区)如蠢货一样会增加损失,并提高了蠢货集团邪恶的破坏力


    这一切都会引发对社会运转的深思。根据第二基本法则,蠢货的比例是不受时间、地点、人种、阶级和其它任何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影响的常数σ。所以相信衰落社会中蠢货的数量比成长社会中的多是一个深刻的错误。这两种社会都被同样百分比的蠢货所折磨。不同之处在于表现更差的那个社会中:

  1. 其他人允许蠢货们变得更活跃,采取更多行动。

  2. 不蠢区域中的人口组成发生改变,智者、H1和B1区中的人数减少,H2和B2区中的人口相应增多。


    上面这个理论假设已被对历史案例的详解分析所充分证明 。实际上历史分析允许我们用更实际的方式和更现实的细节重新得出理论上的结论。


    无论考虑古代、中世纪、现代还是当代,人们都会对所有处在上升时期的国家也有不可避免的比例为σ的蠢人这个事实产生深刻映象。然而这些国家同样也有高比例的智者,他们设法牵制那些σ部分的行动,同时为自己和其它社会成员产生足够的财富,这使得进步成为必然。


    相对的,在走下坡路的国家,蠢人的比例虽然同样是σ,但人们可以注意到,在余下的人里,当权者中带有蠢货色彩的强盗(图3中的B1区)在令人担忧的增长,不当权者中白痴(图1中的H区)也同样令人担忧的增加着。不蠢的人里,人口组成的这种变化不可避免的加强了那σ部分的破坏威力。衰败成为必然,国家走向地狱.


英文原文:http://www.zoon.cc/stupid/
译者:郭先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愚蠢的五大基本定律
永恒的处世经典 格言201~240  
黄毅清VS薛之谦:你无耻的样子,颇有我当年的神韵
说话艺术
不可不读的《智慧书》
智士和蠢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