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常五德,(之二)

尚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

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对立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统一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节:气节、名节、操守、节制。

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在《滕文公下》中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讲气节、重操守、重名节、轻利欲,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发展,熔铸成为不图名利、为政清廉、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克己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和一个人永葆铮铮铁骨的人格追求。

“勇”:勇敢、坚强、刚毅。

中华传统文化对“勇”赋予了丰富内涵:“持节不恐谓之勇”,“持义不掩曰勇”,“投身为义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悬命为仁曰勇”,“弃命为仁曰勇”,“胜敌壮志曰勇”。“勇”就是要敢想、敢干、敢闯,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实事求是。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断、徇义不惧、刚健不屈。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这种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刚健精神,是中华民族饱经磨难、历久弥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奋的不竭动力。

“和”:和睦、和气、中和、和平、和谐、宽恕。

求同存异。中华传统文化把“和”作为最高价值,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为政应“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和”以治国。周幽王大夫史伯针对当时周政权危机,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的理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和”被认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传统文化还把“中”与“和”并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和”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强调“和谐”、“允执其中”、“时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顺和邻里、和谐社会、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和气生财、和平天下、和衷共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

“十德”可分为两组:原“五常”——“礼、智、仁、义、信”为一组;新“五德”——“忠、孝、节、、和勇”为一组。10个字内涵外延,相对区别,难免有交叉,主要取其本意、主意。“十德”既有内向的,就自身内心修养而言的;又有外向的,从与他人关系、社会关系、改造世界而言的。每组各字之间,均有次序,各有内在逻辑。两组各字之间,相互对应,仁忠、义孝、礼节、智勇、信和,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涵概括更加完整、丰满、全面。孟子认为,“四德”不是平行的,“仁”是之首,是“四德”之根本。原“五常”,“仁”为首,是根本,“信”贯穿;新“五德”,“忠”为首,是根本,“和”贯穿。“仁”也是“十德”整体之首,之根本。“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核心思想。“和”也是贯穿“十德”整体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标。

“十德”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现实性。“十德”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体系。“十德”是全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五德:“忠、孝、节、勇、和”
孝道[586]- 中国人为什么要敬老?[12]
美德吧感悟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弘扬传统美德的代表-仁义礼智信
学习传统文化——五常的魅力(00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