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积极心理暗示助高考超常发挥
长沙晚报讯(记者 唐江澎 彭放 通讯员 徐珊)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不少考生出现了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甚至部分考生来到医院看心理门诊。考前几天,考生和家长如何调整,以最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高考的到来呢?记者昨日特别采访了省会多家医院的心理专家。

  高考前三天保持正常作息

  “生活作息规律是保证考生考试正常发挥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医生杨醉文表示,如果看不进书就不去学校了,而出去散散心,可是心里还牵挂着考试,会增加“没去学校错过重要复习资料”的内疚感。因此,这个时候放松,反而是需要在保证作息没有重大改动的情况下进行。比如,集中看一些重要的复习资料,减少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总量,提高效率,把高强度的学习时间缩短,如30分钟做一次5分钟的音乐放松训练进行调整。

  这个时候,一般家长也会有焦虑情绪,会忍不住在这个时候为考生做点什么,但一定要避免适得其反,好心办坏事,保证饮食的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到不得已,不要为了去考场方便就近住酒店迎考,突然间换了住宿环境,特别是床铺,很容易引起考生的不适应导致失眠。

  积极的心理暗示助考试水平发挥

  高考时超常发挥确实是可以实现的,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尽量让自己达到心理流畅的状态。

  杨醉文表示,流畅心理状态是不知不觉中到来的,当考生在考试中做到得心应手、聚精会神时,头脑中想的全部是与考试有关的事情,他就处于流畅状态。心理暗示技术,是达到心理流畅的最佳方法。

  考试中如何正确运用心理暗示呢?杨醉文表示,可以先用语言暗示,如遇到难题做不下去了,这时候默诵“我做不出的题,别人也做不出”;可以动作暗示,如做到最后觉得特紧张做不下去了,可以看看做过的题,一看自己80%都答出来了就有信心了,心情稳定后错误就能检查出来,不会做的题目或许也做出来了;还可以冥想暗示,遇到难题时,闭眼深呼吸,让自己很快从消极状态转到积极状态。

  家长做好自己的事,其他交给孩子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王爱民提醒家长,考前家长要做到“有效陪伴”,即不参与考生的压力体验,以旁观者的身份,从外部帮助考生减弱压力影响,保持考生复习氛围的平和稳定。

  家长再着急也不能替孩子考试,家长的任务是保证孩子的营养,给孩子一个愉悦舒适的环境。家长不要在考生面前不停地唠叨,如果家长不停催促、监督,孩子就会感到厌烦,这些情绪泛化到学习上将适得其反;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学习,可与孩子一起适当放松,最好的方式是体育锻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把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考前绝不能在孩子能感知到的范围内发生争执,与孩子有冲突就暂时放下,等考试结束再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谨以此献给所有备战高考的考生及家长
每日答疑 | 考试压力大,考生逃避学习怎么办?孩子是不是得了考前综合症?
考试期间,家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高考在即,如何给考生做心理辅导?
考试必备食谱
孩子参加高考时家长应注意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