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读教育“长沙样本”向全国推广
长沙市工读学校的学生正在学习绘画。
长沙市工读学校的学生正在参观雷锋纪念馆。 均为市工读学校供图
长沙晚报记者 屈金轶 通讯员 蒋开明 杨文清
“你相信吗?原来我的各科平均分不到30分,被父母送入长沙市工读学校后,成绩一路上扬,如今我立志要考上重点高中。”昨日,坐在记者面前的刘苹(化名)满脸自信与阳光,让人难以将其与“问题孩子”联系在一起。1年前她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考入重点初中,因叛逆、抽烟、喝酒、厌学、逃学,成绩一落千丈而被送入工读学校。
这只是长沙市工读学校用“特别的爱”融化“问题学生”内心冰山的一个缩影。长沙市工读学校,又名长沙市新城学校,系湖南省唯一一所政府公办的,针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的特殊学校。学校始终坚持“无微不至关爱、诲人不倦教育、严格活泼管理、润物无声转化”的教育理念来教育转化学生,学校创造的“工读教育长沙经验”受到中央政法委、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科学管理 让“问题学生”重获新生
“父母在万般无奈之下将我送入工读学校。起初我把到工读学校就读视作对自己叛逆的变相‘惩罚’。但是,入读工读学校后,这种‘惩罚’感慢慢地被‘新生’感所取代。”刘苹说。她的这种改变得益于学校的科学管理。
以健全的管理机制规范教育教学。制定长期办学规划,完善了学校运行、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建立教师工作网络管理平台,使每个老师教育管理学生的成效通过电脑软件呈现出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针对学生的特殊性,注重制度与人文管理相结合,建立了军事训练、教师24小时跟班、家长辅助教育、节假日家长接送等学生管理制度,形成了用制度转化学生行为的良性机制。
以广泛的社会参与形成帮教合力。建立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引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减少滋生问题的家庭因素;建立班级微信群,架起家长与班主任、教官和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对社区内的问题青少年进行专业化的转化教育;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辅导和培训,邀请道德模范开展成长心连心活动,以榜样的言行正面影响学生。
升华教育 激发“问题学生”的闪光点
因材才能施教。打架斗殴、早恋厌学、沉迷网络是“问题学生”的家常便饭。为了彻底教育转化好他们,学校努力在改进教育方法、提升转化实效方面做文章。
抓行为教育。坚持教师24小时跟班管理,真正做到了“上课有人陪、走路有人跟、吃饭有人看、睡觉有人守”。在班级设置上,坚持小班化教学,每个班限额24名学生,确保有效监督和管理,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掌握,及时教育。实行一对一帮教,老师每周对学生不少于2次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激发“问题学生”的闪光点,督促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在奖励惩戒上,对于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适当放宽管理措施,在节假日可由家长接回家,通过家庭的亲情温情,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抓特色教育。学校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有效促进学生转化,开设法治专题课,以法治影视、案例分析等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开设传统经典文化教育课,学习四书五经等典籍的篇章。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革命传统教育。配置心理老师,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心理矫正训练,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小坡度、低难度、慢速度”的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苦练内功 培养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教师团队
如果说普通学校是在雕琢学生的灵魂,做的是“锦上添花”的事,那么工读学校则是在拯救“问题学生”的灵魂。学校始终将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师资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苦练教师内功。通过教学比武、经验交流、参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深化课题研究,学校建立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习型组织,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省妇幼保健院等机构建立了联校教研制度,聘请教学专家定期来校进行指导,学校课题分别被国家及省市教育部门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并被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确定为全国20个试点单位之一。
倡导“五心”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学校倡导用“热心、爱心、耐心、恒心、细心”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将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尊严贯穿始终,对犯错的学生,及时给他们搭建改正平台,让他们自觉承认并改正错误;善于发现与放大“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点头的赞许,都会让学生得到极大肯定,激活他们沉睡已久的上进心;在生活中,教师总是从细节上给予学生关爱,为学生购买生活用品,帮学生缝补衣物,陪同学生外出看病,用真诚的关怀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尹伟(化名)就是成功转化的例子。他是爷爷溺爱的留守学生,旷课、打架斗殴,成绩一塌糊涂。去年9月份到工读学校后,班主任张慧等老师不断教育、感化他,千方百计地唤醒他的上进心。如今的尹伟与过去简直判若两人,他自信乐观,期末考试全班第二名,已成为老师管理班级的好帮手。
筑牢防线 强化法治教育对预防犯罪的作用
“问题学生”的法治意识普遍淡薄。学校不断创新法治教育机制,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不断强化与提升法治意识,筑起了防止“问题学生”滑向犯罪边缘的最后一道防线。
积极探索,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机制。设置法治宣传区,通过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展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报告、法治文艺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着力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激发青少年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戒毒所,通过真实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争取市委、市政府等部门的支持,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为广大学生提供课外法治实践活动机会。
开拓进取,推进青少年法治体验区改造。市青少年法治体验区改造工作正稳步推进,逐步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通过设置法治影视厅、法治游戏体验区,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切实增加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设置少年法庭,让青少年“旁听公开审判”,通过多种形式来不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
采访到最后,刘苹忽然一本正经地对记者说:“叔叔,做件好事呗!如果你身边有成长中遇到困惑的青少年,也可以介绍到工读学校来啊,这里可好啦!政府公办,不收任何学杂费,老师中有好多本科生、研究生,对学生特别关心且非常专业。对啦,还有成长困惑招生热线:0731-84073809。”看着孩子一脸纯真的笑容,记者不禁感慨:“好的教育,确实可以让一个人脱胎换骨啊。”
校史档案
1960年 开办于望城县高塘岭镇,“文革”中停办。
1979年 移址天心区畜牧农场复办,1989年又停办。
2001年 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重建,移交长沙市司法局管理,教学接受市教育局指导。
2002年 择现址动工建设。
2004年 一期工程竣工并恢复招生。
2010年 创造“工读教育长沙经验”并全国推广。
2016年 被列为省司法厅法治教育基地。
数说成绩
教育转化3000余人
10余年累计教育转化3000余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服务学生4万余人
开展法治讲座100多场,开展社区帮教50余次,服务学生4万多人。
发表100余篇论文
10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编撰《法律伴我行》《心理导航》等校本教材。
高级教师14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题少年
从自考生到博士生——我的30多年教育生活史
城市中学后进生生存状况管窥
被“遗忘”的工读教育
把学生的“缺点”当特点经营
原创——教师节演讲稿《骄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