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屋漏痕”-今日头条

“屋漏痕”出自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怀素与邬彤为兄弟,常从彤受笔法。彤曰:“张长史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自是得奇怪。’草圣尽于此矣。”颜真卿曰:“师亦有自得乎?”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这一段对话录体现了颜真卿对书法线条的认识,体现了作者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下面分四个方面谈谈对屋漏痕的认识。

一、“屋漏痕”,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是指雨水顺着粗糙的泥墙缓缓地蜿蜒下注,从而在墙上留下的不规则、迟涩、沉实、圆活的痕迹。因此,屋漏痕的运笔首先要强调中锋行笔,就是在书写时,笔尖保持在线条的中心部位,这样在宣纸上,墨迹向两边渗透的宽度相同,这样的笔画看起来有立体感,笔画的色调保持一致,不会出现有的地方淡,有的地方浓的情况,线条给人以厚实,凝练,力透纸背的感觉。此外,要注意书写速度,具备屋漏痕美感的线条行笔速度比较慢,同时要注意逆势,行笔时要有如逆水行舟般的振颤,有提有按,亦顿亦挫,使纸和笔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从而在纸上留下了迟涩、圆润、沉实、饱满的线条,给人以遒劲涵蕴而又老成的美。

二、“屋漏痕”所表现的是一种坚韧的、稳定的、渐进的趋势,强调的是一种线条的内质,一种品质,一种韵律,细腻地传达了书法审美的信息量。“屋漏痕”所表现出书法的审美品性,是一种刚烈、劲健的阳刚之美。阳刚之美,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奋发、进取、超越、向上,给人发高亢、昂扬、热烈、奋进的感受。姚鼐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得于阳现刚之美者,刚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岩,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刘熙载也说“奇拔豪迈,阳也。”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通篇气宇轩昂,神完气足。笔势顿挫激越,如流水行云,显示出刚正雄壮、浑厚遒劲的阳刚之美。

三、清代王澍在《竹云题跋》曾评颜书“魏晋以来作书者多以秀劲取姿,欹侧取势。独至鲁公,不使巧,不求媚,不趋简便,不避重复,规绳矩削而独守其拙,独为其难”。这句话说明了颜真卿追求一种朴拙的艺术风格。朴拙是一种质朴无华的美学形态,这里的拙不是拙劣、丑陋,而是掌握了技巧后,追求一种质朴无华的拙气。他的代表作《麻姑山仙坛记》体现的正是朴拙的意趣,这种朴拙的意趣反映在其线条、结构当中。例如碑帖中的横画在书写时,不是一滑而过、平铺直叙,而是笔锋稍有抖动,含有“屋漏痕”之意。其粗细变化莫测,韵味无穷,忽而左边粗,忽而右边粗,忽而中间粗,运笔熟中带生。多横的字,其横画上下间距均匀,左右参差不齐,长短配合,在变化中体现生动自然。

“屋漏痕”笔法所显现出的线条,是迟涩与流畅、圆润与苍茫、稳健与跳荡、沉实与空灵、质朴与率真的完美结合。书法中有了这种拙气,即达到了《庄子》上所言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艺术境界。

四、书法中“屋漏痕”审美方面,根植于儒家深厚的文化土壤。屋漏痕所具有的雍容大度的气势,厚重的品格,以及浮雕般的立体感,使我们既看到了一种温柔敦厚的行为法度,又看到了一种至刚至大、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屋漏,屋漏,引起书法家一片惊叹!
高二适碑帖题跋中的技法和审美观念(上)
高二适碑帖题跋中的技法和审美观念(二)
《颜勤礼碑》怎样写才能达到屋漏痕?
王羲之最忌讳用笔平拖线条,无生命感!笔画写活,屋漏痕行笔是关键!发力点在一疾一涩中转换!缺一则力败!
颜体用笔的秘密,看看你这么多年写对没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