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空调的古人,夏天却过得如此惬意!

图片来源网络

由小辣椒原创整理排版编辑

小时候看古装剧,无聊的时候总是会想,古代没有空调风扇、没有冰箱、没有汽车……还要穿那么多层衣服,夏天时可怎么过?岂不要动一动便大汗淋漓?

后来,才明白确实是想多了!古人自有古人消暑的智慧,比起如今的千篇一律,不仅花样百出,还极富格调,将夏日过得有滋有味!

1

冰鉴

上图是最早的“冰箱”——冰鉴,战国曾侯乙墓出土。

冰鉴内有个方口的缶,缶中可以放新鲜食物或酒水之类,缶周围则是冰。取物时,有专门的勺子,也不需要将鉴盖全部打开,只要打开缶口上面那个小方形的缶盖即可。

冰鉴的作用除了保鲜盛冷饮,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是不是很高级的样子?

到了明清,箱子多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箱内挂锡,箱底有小孔,箱盖上有通气孔。

锡可以防止冰水侵蚀箱体,箱底小孔则方便将冰水渗出,箱盖气孔则可以释放出冷气。

炎炎夏日,找一个凉意十足的房间,一杯冰镇美酒下肚,或是来些清凉味甘的瓜果,确是莫大的享受。

2

冰窖

虽说古代的科技没有现代这么发达,但是也不要小瞧古代人的智慧哦!他们会绞尽脑汁的想出可行的办法来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那么,古人除了挥挥扇子,还有怎么样的方法来减少点热气呢?你肯定没想过原来古人也会吃冷饮,也会用“冰箱”。。。

在现代,一到夏天,冰箱就派到了极大的用处,冰镇水果、冰镇饮料,甚至说妈妈们自己会做冰激凌,度过这个炎夏真的非常简单。那么,夏天到了古人也有冰块儿吗?没有冰箱哪来的冰块儿?

冰窖内景

原来早在秦朝之前,每到寒冬,古人就开始制作冰块,存着到第二年夏天再拿出来用。那么,没有冰箱的年代是怎么储存冰块儿的呢?

虽然他们没有冰箱,但是他们有冰窖呀!

冰窖就是古时人们常常用来储冰避暑的窖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见不到冰窖了,都已经被冰箱所取代。以前所谓的天然冰在夏天也已经见不到了。

冰窖最早出现在商周,建在地下较为阴凉的地方。每到盛夏他们就把大量的冰放在屋内避暑,这个方法上文也有提及,但是仆人便是汗流侠背的。到了汉代便有了凉屋。

对于古人自制的凉屋还有一个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既然有了冰块儿,这么智慧的古人难道还会制作不出冷饮吗?在唐朝时开始出现“冰商”,他们冬天藏冰,夏天卖冰。

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诗人杨万里是这样评价冷饮“冰酪”:“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冰酪是皇家冷饮,它是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了意大利,意大利对这技术保密了三百年,后来法国人出高价买走了这一技术,然后又传到英国,制作出了“冰激凌”。

3

凉席

古人常用的凉席,一般是藤、苇、竹等编织而成的,最昂贵的是象牙席。据说汉武帝时,曾经以象牙簟赐给宠妃李夫人。

还有一种丝绢编织的凉席,在南朝梁人刘孝仪的形容中,使用时会觉得夏室已寒,想穿上冬天的裘袄,即便室外炎热如沸,也用不着扇子。

4

竹夫人

除了冰块儿,古人还发明了竹夫人、瓷枕。

《竹夫人》

宋 郭印

林下风流在,收归枕簟傍。

冰肌元本净,玉骨自然凉。

最是虚心好,由来正节刚。

炎天长作伴,昼夜不能忘。

这诗便是描述竹夫人的,竹夫人中国民间夏日取凉用具。是一种圆柱形的竹制品。用竹篾编成,中间镂空。“竹夫人”材质凉快,在古代夏天广受欢迎。

5

瓷枕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瓷器王国”,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的,夏天枕于其上,睡起觉来当然凉快。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很著名的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提到的玉枕就是青白釉瓷枕。”

6

扇子

扇子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时候,扇子又名“摇风”“凉友”,所谓“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是古代消暑最常用器具。

在西汉,京城长安有位能工巧匠丁缓,把7个一丈长(3.33米)的大轮连在一起,做成一把巨大的“七轮扇”。《西京杂记》记载,这把扇子“一人运之,满堂寒颤。”一个人操纵,可以让满厅堂的人都感到凉爽。

扇子的盛行是在明清。其种类繁多,有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等不一而足。后来,折扇还流传到欧洲,成为西方贵妇们喜爱的把玩之物。

摇扇是一种需要手指、腕和肩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的上肢运动。盛夏时节,老年人经常摇扇纳凉,正是锻炼上肢、关节、肌肉的好机会。老年人夏日摇扇多用左手,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血管疾病的发生。

7

心静

白居易曾写诗:“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他的意思是,心房就是禅房,暑热虽在,但只要心静身体就凉快。所以他的消暑办法就是:静坐,坐到“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古代先贤们深知“烦夏莫如赏夏”,这种境界确实值得现代人借鉴。清心静气,心平气和,不只是一种避暑的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古代诗人有很多描述夏天的诗句,可见他们对夏天的喜爱。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古代平民也会选择深山避暑,夏天的皇帝也不愿住在紫禁城内,所以他们还会修建避暑行宫用来避暑。

现代虽说科技发达,不会有炎热的烦恼。可古人深山避暑真是非常惬意。深山阴阴,凉意清新,岂不比城市里的家伙快活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没有电,夏天怎么度过酷热?
古代避暑神器了解一下
炎炎夏日里,古人的12个“消暑”小妙招
三伏天,看古人如何应对炎炎夏日
古人避暑有妙招
揭秘中国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