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日本,复琉球:甲午战前13年鹰派名将的惊世奇谋 | 七七事变80周年祭

提起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大家都知道“曾、左、彭、胡”,指的是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四人都是湖南人中的杰出代表。但当时湖南的中兴将帅,灿若星云,一些封疆大吏,其见识、功劳及名望,并不在他们之下,只是被他们的光辉掩盖了而已。

这里讲述的便是其中一位名将,他最早提出主动对日本作战,振聋发聩。要是得到朝廷支持,历史将被改写。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他的正确主张,连同他的大名一样,湮没在历史的海洋中。

刘长佑

刘长佑,字子默,号荫渠,湖南新宁人,晚清湘军名将,官至两广总督、直隶总督、云贵总督。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冬,刘长佑于出生于新宁县金石镇。刘家是当地的诗书之家,其曾祖父刘儒禹,府学增生。祖父刘世贵,国学生。父亲刘时华,从九品衔。刘时华治家有方,生财有道,家中颇为富有,但为人乐善好施,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刘长佑年轻时,曾求学于岳麓书院,苦读11年,竟有9年除夕不归,是当时书院最刻苦的学生。期间,虽考取秀才,却一直无缘中举。道光二十九年(1849),他31岁时考取拔贡。主考官见到他后,见他面色黝黑,表情威严,和人开玩笑说:“此次得一黑大人。”

同年七月,刘长佑进京去参加会试。那时湖南人曾国藩已经身居侍郎高位,当了阅卷大臣,有心为家乡来的考生开点后门。他有意向刘长佑索取楷书,打算预先记住他的字迹,以便阅卷时行个方便。但刘长佑不愿这么干,虎着一张黑脸,拒绝了曾国藩的要求。曾国藩一脸尴尬,却也无可奈何。

刘长佑自少与江忠源等友善。1852年,随江忠源率乡勇赴广西征讨太平天国,开了湖南读书人率乡勇出省征战的先河。在长期对太平天国的征战中,战功卓著,深受清廷赏识,成为湘军的一名重要将领。

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有功,1860年,刘长佑担任封疆大吏广西巡抚,在这一任上,差一点办成了收降石达开的一件大事。如果办成的话,历史也将改写。

事情是这样的:

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石达开率兵负气离开天京后,率领十几万精兵西征。刘长佑以九千楚军与之抗衡,七战七捷,成功阻击了石达开的西征。

石达开受清军的围追堵截,最后退回老巢广西,盘踞在南宁一带,处境艰难。他通过观察发现,刘长佑的楚军不杀降,军纪较为严明。同时,石达开对刘长佑容人的度量也颇为心服,打算与官军商讨投降安抚。

恰在这时,太平军抓到刘长佑的“楚军”军需官蒋玉和,石达开写下降书,叮嘱他火速交给刘长佑。刘长佑看到信后大喜,重奖蒋玉和,要他与石达开约定投降日期。不幸的是,蒋玉和在途中,被小股土匪抢劫杀死。石达开长久得不到刘长佑的答复,便率部从贵州逃到四川,最后兵败大渡河。

1862年,刘长佑任两广总督。

1863年2月,调任直隶总督。这天子脚下的总督,为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今北京、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因地处京畿要地,直隶总督又被称为疆臣之首。刘长佑是清代第一个担任这一重要职务的汉族长官,比曾国藩担任这一职务早5年。1867年,因镇压河北沧州盐民起事不力被革职留任,4年后复出任广东巡抚、广西巡抚,1875年又担任云贵总督。

刘长佑任云贵总督达八年之久。任职期间,多次向朝廷上疏献防备法国侵略越南之策,又大力推荐刘永福,训练军队,以防止法军入侵。

他熟读兵书,研究资料,分析时局,率先提出主动对日作战的惊世主张,表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

光绪七年(1881)九月十七日,他在《熟审边情敬陈管见疏》中提出,日本狼子野心,夺占我琉球群岛,违背了国际公约,如不加诛伐,则列强视我软弱,将会助长他们的侵略野心。且日本迟早会吞并朝鲜,不如乘其羽翼未丰,先发制人。

不若及法师未出,东京未灭之时,先讨日本以复琉球,则时雨之师,足以下俘囚之涕,九伐之法,尤足以摄夷逆之心。

他还设计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和进攻线路:

伏乞皇上先暴日本之罪恶于天下,布告西人绝海上通商之东使,倭人已可坐困。简大臣宿将有威望者,起东三省之兵,出松花江,临库页岛,别命一军出朝鲜以扼其西,而后选明习韬略,娴熟水师之将,由宁波、定海率舟师趋长崎以攻其南。倭人离贰已久,必当自溃,即负隅抗拒,而我朝师武臣力必无挠败之虞。

他还设想,如果担心日本来侵略中国沿海,那么东南沿海久设练军,自然可以抵御。到那时候,天戈远震,四夷戢兵,不但越南可以保全,就连朝鲜、暹罗、缅甸诸国,也可避免被列强吞食。

刘长佑的这个建议振聋发聩,极有见地。他提出攻打日本的时候,左宗棠已经率领精锐之师,收复了新疆。中国军队,威风正盛。如果他能像左宗棠一样,说服慈禧太后,让他训练掌握一支劲旅,指挥东征日本,凭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作战经验,未必不会取得胜利。如果这样,那中国的历史也将改写,再不会陷入后来的战乱欺凌中。

可惜,昏庸腐败的清皇朝气数已尽,没有人采纳他的这一主张,导致错失良机,后来陷入列强的蚕食鲸吞中而不能自拔。

光绪八年(1882),刘长佑因老病辞职回乡,但仍心系云南边防、中法战争。听到凉山大捷却签订和约,痛心疾首,竟咯血数升,表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

刘长佑集

1887年,刘长佑在湖南新宁老家病逝,终年70岁,谥为“武慎”,葬于新宁县城东二十里白沙鹜集塘龙头山。

刘长佑善用兵,连曾国藩都十分佩服:“此老胸中甲兵,吾不复能窥测矣。”

刘长佑性格谦和自卑,志趣高逸脱俗,是晚清最优秀的高官之一。他一身清廉,乐善好施。遣散楚勇时,把钱财分给他们安家,善名远播。他一生仅娶原配李氏,不纳妾,“不冶游,不贪色,积德行善”,1935年,湖南省选定湖南古今乡贤,他被选为30位贤人之一。

作者新书《凤凰:那些人,那些事》即将由岳麓书社出版

作者授权发布,原文有删节;原标题:振聋发聩:清末两个湖南人的对日作战主张。范诚,湖南新宁人,现为湖南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湘军名将刘长佑曾提出灭亡日本的计划
湘军名将之刘长佑:打败翼王石达开,主张出兵灭掉日本,以绝后患
晚清的“湖广总督”以及“两广总督”都管辖哪几个省?
湘军名将之刘坤一:官至南洋大臣,甲午力主抗日,强烈反对割地
两江总督刘坤一
悲夫!近代湘人崛起的肇始者:世人只知曾国藩,不知江忠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