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读经典丨坚持背诵100天《伤寒论》143~145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汤主之。(143)

解析:本条承上文仍论大结胸的证治。

结胸证有三个主要症状,即本条所云: 脉沉而紧,心下涌,按之石鞭,概括称之为“结胸三证”,犹如“麻黄八证”一样,是临床辨证的要点。

伤寒时过六七日,虽未经误下,但治不及时,以致表邪内传入胸,形成“结胸热实”。“结胸”是言其病证,“热实”是言其病性,即热与水结,其病性属热、属实。验之脉诊,见沉而紧,沉脉候里且主水,紧脉为实又主痛,皆是热实结胸当见之脉。患者自觉心下疼痛,触按其病位,则有“石鞭”之感。石硬者,虽寓有夸张之意,但实指其上腹部腹肌紧张坚硬,其疼痛拒按自在言外。这一症状,常见于上腹部急性局限性腹膜炎患者。以上的结胸主脉主证既具,则大陷胸汤势在必用。

通过学习本条“按之石鞭”一语,提醒医者临床凡诊治腹部疾患,包括现代医学缩成急腹症在内,必须进行复诊,亲手切按,以别病症。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比较重视腹诊的,如所云“绕脐痛”,“心下痞鞭,“痛不可近”等,皆是由切按而得知。这是祖国医学传统的诊查病证的方法之一,应当注意继承运用,不可轻视忽略。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144)

解析:本条论述大柴胡汤证与大陷胸汤证的鉴别要点。

伤寒十余日不愈,表邪已化热人里,热结在里,必有大便不通等证,此为阳明胃家实之见证。但又见往来寒热之少阳证,则病属阳明热结而兼病少阳不和,也即少阳阳明俱病。其治当用大柴胡汤泻下阳明、和解少阳而二经同治。

据理推测,上证既是阳明热结在里,可能见有心下痞满而痛; 少阳受邪,枢机不利,可能见有胸胁苦满等证。因以上证候有类似结胸之处,故当认真加以鉴别。“但结胸无大热者”,是谓结胸因热与水结,水中有热,虽可有发热现象但既不同少阳证的往来寒热,也没有阳明证的大热。大柴胡气结于胃肠,虽可有心下痞满而痛,但按之不确,物证是热与可结胸证则是热与水结于胸胁,故既有心下疼痛,又见按之石硬因其热在水中而被郁遏,不能向外透越,故仅见头微汗出,而周身无汗,此亦是水热结胸的特征之一。论治无疑当用大陷胸汤泄热逐水破结。

总之,大柴胡汤证与大结胸证确有类似的临床表现,辨证时可从其热型、疼痛性质,以及腹诊等方面,进行鉴别比较。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145)

解析:本条论述热实结胸兼阳明胃家实的证治。

太阳病重发汗,伤其津液,而复下之,邪热内陷人里。津伤胃燥,故五六日不大便,舌上燥而渴,又见日晡所小有潮热,此乃阳明胃家实之证。至于“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之证,一方面是言其病变范围广; 另一方面是言其既有胀满疼痛的自觉症状,又有按之石硬的他觉见证; 不可近者,谓其腹痛为甚,拒绝旁人近前触按,很类似现今所谓弥漫性腹膜炎的腹膜刺激征。这显系误下邪陷,邪热人里与胸腹间的痰水凝结而形成的大结胸证。因此本证属热实结胸兼阳明腑实。结胸与腑实孰轻孰重,孰急孰缓? 当从证候分析: 其腹痛范围从心下至少腹,较之阳明腑实的绕脐痛为广; 其腹痛性质硬满而痛不可近,较之阳明痞满而痛的病情更重。再者,其热型是“小有潮热”,犹不及阳明的壮盛之势。由此可见,本证结胸重而急,腑实轻而缓。

《经方实验录》作者曹家达对仲景学说深有研究。是书载茶: 某大结胸患者,自以为阳明证,服用大承气汤,药后大便得下,胸腹稍畅。但次日证情如故,仍觉脘腹硬痛,又以为约个胜病,复进承气数剂,元气顿伤,反无效应。后经仔细一辨,让属结胸而兼阳明,改用大陷胸汤而愈。因承气汤仅能泻下阳明之燥热,而并无驱逐水邪之能,若用于大结胸兼阳明腑实证,虽肠胃之燥热可下,但胸腹间水热之邪难除,故非其治也。而用大陷胸汤既可攻水热之结,又兼下阳明之燥,一举两得,施于本证,最为得当,更何况本证结胸证而腑实证轻,因此大陷胸汤更是在所必用。

以上数条,都是论述大结胸的证治。所谓大结胸,是与下文的小结胸证相对而言的。临床辨大结胸,当抓住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其脉沉紧有力;二十其病症有硬满疼痛按之石硬之感,切病变范围可由胸至腹而比较广泛,严重程度,亦多兼有大便闭结。同时由于病位的不同,大结胸证又有病势偏于上、偏于中、偏于下的区别。如第139条的大陷胸丸证,“结胸者,项亦强”,是邪结在上之高位;第143条的结胸三证,“心下痛,按之石鞭”,是邪结于中;本条结胸证兼阳明,“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病变之广已下及少腹。

昔日曾治一李姓女孩,15 岁,患高热,周身不适与头痛等证,五六日后,突然发生胸腹疼痛,下午发烧更甚。经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腹膜炎,并令其住院治疗。其父因经济关系,乃转请中医诊治。诊其脉紧而搏,舌苔黄厚,大便从发病至今未解,小便红赤涩少,不欲饮食,时有语语,皮肤亢热,腹肌板硬拒按。此外感邪热内陷,同水饮相搏,为大结胸证,脉证皆符,当急下之。乃疏大黄、芒硝各6 克,冬瓜子、薏米各15克,甘送末1克(另包)。先顺大黄等药,汤成,内人芒硝火上烊化,再下甘遂末和勾,分二次服。药后约一时许,即泻行,水与大便齐下,约半痰盂,患儿脘腹疼痛顿减,随之腹肌变软,热减退,胃纳亦开,乃令縻粥自养而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4、小陷胸汤
【经方讲座】大陷胸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一一)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79/小柴胡汤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夜读伤寒-37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