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教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的启迪


道教以“重人贵生”为重要特征

不主张人们离弃社会生活而修道

道教中人始终认为,“仙道”不离“人道”

“全人道”是“修仙道”的基础

         
        
        
             唯美古风                         

来自西安市万寿八仙宫

                         
                                              
            
                                  02:30            
        
    

八仙宫


只有很好地履行做人的社会职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谈得上修仙证道。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将道教的精神、道教的智慧贯彻到生活之中,在社会生活中修道、行道、悟道。


古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就是说要即世间而超世间,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


道教对我们的生活采取什么态度呢?


01
成仙得道的信仰理想

人生短暂,生死无常。人生的价值何在?生命的理想归宿是什么?每一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信仰,解决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没有信仰的人生,只能是浑浑噩噩的人生。

八仙宫

道教信仰永恒的大道,认为道既是宇宙的根源,也是宇宙的终极存在者。每一个人都禀道而生,只要遵循道教的教义,积极地修炼,最终将成仙得道,进入永恒、自由的理想境界


成仙得道的信仰理想解决了芸芸众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有了信仰,生活才有意义,人生才有动力。成仙得道的信仰使人们明确了人生的努力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

02
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感

道教经典《度人经》有一句口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要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度人的方式很多,如以我之德行去感化他人,以我之能力去辅助叙述他人,以我之学识去教导他人,以我之宗教修持为大众服务等等。只有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功德圆满,才能名登仙籍。

03
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

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和谐有序,个人才会有美好的人生。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呢?

八仙宫

道教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慈爱之心,要仁慈、友善地对待他人,乐人之成,悯人之苦,济人之危。平等一心,和同一切,「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忌,言无华绮,口无恶声」(《度人经》)。


道教对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的描述是“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度人经》),即所有的人,不分亲疏,都互相仁慈友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都像血亲那样亲密。


如果每个人都遵循道教仙圣的教导,世界一定会和平安宁。

04
顺应自然地行为原则

顺应自然,即审时度势,顺应事物发展的本性,不强作妄为。每一个人,从领导者到普通老百姓,只有当他的行为顺应时势,顺应民心,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是蛮干和盲动,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会失败。

八仙宫

道教顺应自然的思想是从对宇宙人生和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中总结出来的,不管在什么时代,始终闪烁著智慧的光芒。

05
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

推崇俭朴的生活,反对奢侈浪费,是道教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少人踏入了消费的误区,以奢华摆阔为荣耀,以挥霍享乐为潇洒,以节俭朴素为寒酸。


这种价值观念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导致一些人盲目攀比,超前消费,为此债台高筑;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挥霍而不择手段,或盗窃抢劫,或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这种现象如果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八仙宫

在现代化的今天,崇俭抑奢的古训仍然有著不可忽略的意义。让我们继续发扬道教的崇俭抑奢思想,在消费活动中,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从;多一些实在,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欲放纵


06
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

道教所主张的人生,是一种艺术般的人生。人诗意地盘居于大地上,过著诗化般的生活,无拘无束、知足常乐地享受人生。道教引导人们放眼于广阔无垠的天地自然和历史长河之中,从一时一事的是非、得失、荣辱中超脱出来。


这就需要有一种清静恬淡的心态,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流逝了的不去强求,来到了的也不躲避,不因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欢悦,也不因贫贱简陋的处境而忧,不为个人的私欲而心神不安,不因为个人的不遇而情绪波动、怨天尤人,始终如一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八仙宫

道教的这种思想能够引导人们冷静地面对曲折的人生,勇敢地承受无法避免的挫折和磨难,从而保持心理的平衡,确立健康的人格。无论人生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可凭借它诗意地盘居在这大地上。

07
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

抱朴守真即固守人的纯朴自然的本性,反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抱朴守真意味著诚实不欺,敢讲真话,不媚上,不谄下,不弄虚作假;意味著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不朝秦暮楚。


意味著以诚待人,不矫揉造作,不口是心非。可见,抱朴守真是人的多种美德的汇合处。只有抱朴守真,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各种人为的障碍,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才能更好地表现和发挥人的价值,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只有抱朴守真,才能获得恬静旷达的心境,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


08
性命双修的养生思想

道教基于形神统一的生命观,提出“性命双修”的养生原则。“性”指心性,“命”指身体。性命双修就是既要通过身体锻炼优化人的生理功能,又要通过心性修养净化人的灵魂。这跟西方养生学只注重饮食卫生和身体锻炼是完全不同的。

八仙宫

道教的养生学是整个人生修养方法,借这个方法去达到「天人合一」、「道我一体」的人生最高境界。道教的命功涵盖了当今社会上流行的气功的绝大部分功法;道教的性功即心理控制方法,类似於现代医学中的心理疗法。


如能学习借鉴道教的心理控制方法,可以缓解个人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09
天人和谐的生态智慧

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同构互感整体。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故人当爱护自然,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阴符经》说:“自然之道不可违。”人们应充分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危害人类自身。


道教主张对宇宙万物都施以仁慈的爱心,主张尊重自然界万物的属性,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得到发展,而不横加干涉。在道教看来,人和自然万物之间存在因果报应关系,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於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

八仙宫

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


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教在各种戒律中对保护环境作了许多具体的规定。在环境破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的今天,道教的生态智慧对于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总之,道教的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的启迪--黄信阳
有了信仰,生活才有意义
道教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的启迪(下)
道教是封建迷信?那是你不了解“道”有多么美妙深邃!
道在人中?生道合一???精神内守??病安何来
道教的生活智慧对现代人有哪些豁然大启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