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苏轼爬山到半山腰悟出一个道理,转头就下了山

宋代,统治者会把“罪恶”较大的臣子贬谪到岭南去。苏轼虽然久经磨难,但是突然来到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心中也不免充满恐惧和担忧。

徐行数日,东坡来到清远县(今广东清远),目的地惠州已遥遥在望。迎接他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清远县,他曾与一位顾秀才相遇: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倏僚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顾秀才向东坡展示了一幅惠州的美好画卷: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那么,哪个才是真正的惠州呢?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十月二日,苏东坡到达惠州,竟生出似曾相识的感觉。

惠州的吏民一向过着安静的生活,突然听闻苏轼到来,纷纷扶老携幼,出门相迎。苏轼大感欣慰,仿佛他不是漂泊到举目无亲的异地。

宋代的惠州,人口不多,处在绿水青山之间,十分美丽。东坡报到后,惠州知州詹范马上把东坡一家安排到合江楼居住——相当于现在的高级宾馆。

十多天之后,苏轼带领儿子和朝云及老女仆,搬到嘉祐寺去住了。这里虽然没有合江楼条件好,但环境很清幽,尤其是寺后有一座不太高的土山,满山可见茂盛的松树,山顶上有个松风亭,苏轼常到这里漫步锻炼。

一天, 苏轼本想一口气登上松风亭,却不料刚走到半山腰就觉得疲乏了。他抬头望望松风亭,发现亭子还在很高处的树梢上面呢,停了一会,他想,为什么一定要爬到亭子那呢?这里不也挺好吗?

他索性就此坐下歇息了一会,浑身感觉舒畅,而后便径直下山去了。后来,他写下《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这篇小短文看似写登山,实是写心境。

因为预先确定了游玩的目标,所以为到达不了那里而不胜其苦:一旦放弃这个目标,就如鱼脱钩,释去羁绊,轻松自在。苏轼进而悟出一个人生的哲理:人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摆脱自我限制,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进一步,生死也可置之度外,即便万分危急之时,也可以突然醒悟:“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如果联想到苏轼此时谪居岭南的处境,那么或许他也在为自己开脱:就眼前这个样子,又有什么不好?

(来源:《苏轼爬山到半山腰悟出一个什么道理?转头就下山》国家人文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爬山到半山腰悟出一个什么道理?转头就下山
懒也懒得有道理!57岁的苏轼嫌爬山太累,写篇妙文,懒人:说得对
联话古代圣人之(1)
苏轼《与程秀才》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查继佐粤行求史实
“天下不敢小惠州”!风物之美引文人墨客赞不绝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