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学生差异的数学教学策略

基于学生差异的数学教学策略

 

1个体差异的缘由

1.1 学习者素质方面的因素

学生生理心理上客观存在差异,他们的智力水平及智力发展不一样。学习者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学习者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不努力,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少,造成学习困难。学习不认真,不讲究方法和策略,不仅不主动学习,也不善于学习,从而造成学习困难。有的学生知识技能缺漏很多,客观上他们在学习上不和其他同学在一条起跑线上,同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

1.2 教学方面的因素

传统的教学强调学生适应老师,老师们常说,我对每一个学生采用同样的方法,其他学生都能学好,为什么他们学不好,这种方法是不对的,现在的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要适应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根源,如果我们的教学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困难自然会减少。

1.3 社会环境的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不良的家庭学习环境,如家长对子女教育期望值过高和过低,家庭教育方法、态度失当、缺少必要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条件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导致学习的困难。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小李,家长望子成龙过早的强迫他学习这学习那,使他对学习产生厌内恶,上课睡觉,无精打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让他在学校完成作业,他哭着对我说:我在学校完成作业,回家妈妈就会让我弹钢琴,做奥数,练书法,我把作业带回家做,并要慢慢做,在十点完成,我就可以不做这些家庭作业了。

2 教学策略

2.1 分层教学

2.1.1 异质分层,合作学习

教学分层最明显、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学生在施教过程中,按学习基础与能力,动态分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合为教师直接辅导学习小组,其余学生(优等生与中等生)组合为若干自主学习小组。对自主学习小组和教师直接辅导学习小组进行分层要求,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在课堂上由教师对直接辅导学习小组直接辅导的时间多,改变了他们以往在课堂上的“陪读”角色,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体。自主学习小组学生,由于教师的放手,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使他们形成了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的内驱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1.2  隐形分层、潜移默化

有时虽然在课堂形式上没有进行明显的分层分组,但是教师已悄然在心中为学生做好各层分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对策。

教学过程中,对优等生,我们应时刻想到如何拓宽和加深问题的难度。对普通学生则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度增加和加深知识,做到稳步推进。这样能满足各层次学生评价的需要,能激励各层次学生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提问也要根据水平较低的学生接受能力情况,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可通过他们的自学、思考以及经老师点拔引导等来回答问题。再利用他们知识上的不完善,回答问题的不完整,把问题展开,进行讨论,由浅入深,来提问中等生,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

比如,对概念性较强的或难点较多的教材进行全班讲解;对于可温故知新的,或者内容比较浅显的教材,放手让优等生独立学习,对中等生进行“半扶半放”,而对后进生要进行鼓励,辅导他们学习新的内容。

2.1.3 分层练习,不同发展

在实施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操作的是练习分层。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说来,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习题。第一层次的练习,指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目的是过好“课本关”,要求人人都要会做,做到了就先得个100分,使每个同学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第二层次的练习题,是指变式题或带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这一层次习题自主学习组学生必做,教师指导组学生可以选择做。第三层次的练习题,着重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要求,可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以及开放性习题,让优等生进行思考、练习。二、三层次的题做了之后可以进行加分,甚至让有些学生可以得到“几千分”,这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将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2.2 “信心”教学

2.2.1 “促”中求欲,自寻目标

目标是行动之母,有了目标就等于向成功迈出第一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成功的驱动力有三部分,一是认识内驱动力,即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驱力;二是自我提高内驱力,即自己提高信心、自尊心的内驱力;三是附属内驱力,即长者或集体赞许的内驱力。要激发学生这三方面的内驱力,不能仅对着学生讲述抽象而笼统的数学目的,而必须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只有让其子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他们才能明确成就的性质,进行目标清晰的成就活动,享受达到目标的乐趣以及成功感。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学生差异的实际,充分体现不同学生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三方面目标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

2.2.2“探”中求异,各自发展

成功增强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最佳心理体验,是人们强烈学习知识的最大诱因。学生既然有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就必然产生极大的学习激情,推动学习不断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遇。例如鼓励学生多想方法解题,但有的学生想出的办法比较烦琐,中等以上的学生想出的办法就简便一点。这时,不应一味强调中等以上学生的办法好,后进生的办法不好。而应肯定各种正确方法,只强调学生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解题思路,并鼓励学生们掌握解题的多种思路。这既可以保住后进生的面子,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可以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另外,抓住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答对者对其加分,并把这些作为日常学习考核的一部分。

2.2.3 “练”中求变,各显所长

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地方,提高自信,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的差异特点,精心设计生动、有趣、富有魅力的变式习题训练,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也满足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后进生“吃得消”之余,优等生要“吃得饱”,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此外,还应注意练习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愉快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2.2.4 “测”中求活,各尽所能

小测试是对学生在该课堂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常用评价手法,学生都十分重视小测试的结果。例如,笔者的一个同行在小测中准备ABC三套题,在题目后标上“难”“中”“易”来指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选做深浅不同的题目,但分值是一样的。原本我认为全部学生会选“易”的题目,但事实上,由于好强、好胜的心理,“优等生”或“中等生”没有选“易”做的题目,而是选“中”或“难”的题。尽管是要冒答错的风险,他们还是会觉得有意思。利用这种伸缩性大、灵活性强的测试形式,同样给每个学学生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

3 结论

身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真真正正地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放学习活动,实施分层教学
如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体育课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探索--逍遥籽的blog#824761
“分层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尝试
一线教师分享:数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方法及案例
小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