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市六中   李文华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从现在角度来看,其意就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每个人都有所得,每个人都有所提高和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一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学生表现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丝毫没有进入思考状态,或者没有优等生那样反应快,还没等他们举手,别人早就说出了答案。其实,学生不积极发言,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遇到过,这是学生的差异造成的结果。  
   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归结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智力差异大;教师上课为完成任务赶进度,顾不上关照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备课时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我一直关心并探索的问题。  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呢?我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体会一:从学生的差异中进行分层备课

      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学生表现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丝毫没有进入思考状态,或者没有优等生那样反应快,还没等他们举手,别人早就说出了答案。其实,学生不积极发言,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遇到过,这是学生的差异造成的结果。因此, 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后,我在备课时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 

    备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例如,在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C层学生只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在熟悉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层学生要求在B层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形成一定的思想能力。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经过努力,“跳一跳,摘到桃”,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又如,在教学内容上要难易分明。新大纲要求对知识的学习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不同程度要求,课本中的例题起着对概念的应用、解题规范化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但是层次性不强,内涵有限。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熟悉教材前后联系,掌握每个概念、例题所处的“地位”,对概念、例题恰如其分进行分层,有的适可而止,有的加以铺垫与引申,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  分层次备课对老师要求较高,它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同一班级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需全面地考虑到各类学生,设计的问题应依学生的水平不同而有所区别。对思维水平低的学生,问题设计的起点应低一些,问题的难度要小一点,思维的步骤铺垫得细一些,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于思维水平能力较高的学生而言,问题设计的起点就可高一些,问题的难度大一点,思维的跨度大一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享受到挑战的快乐。  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在依据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哪些是浅层次目标,哪些是深层次目标。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要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等,并注意层次和梯度。要重点考虑排除差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与设疑时,对简单型、少许难度型以及较难型的题目,尽量不搞齐答,最好分类对应抽答,给中等生、后进生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回答错误时不批评以鼓励为主,回答正确时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许,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优等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中等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差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课本的主要知识,学会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体会二:注重课堂中的差异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因材施教。具体地讲,一是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二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我在上课的时候,为了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不仅用语言鼓励他们,还请他们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这样一来二去,这一弱势群体就渐渐有了信心,学习上越来越有劲了。对于优等生则拔高要求,提高成绩。我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作业也提出了不同要求,优等生的较难,中等生的适中,后进生的则较容易。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杀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相似的学生,我们也寻不到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差异,关注差异性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过程中,我还注意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加以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在进行提问时,我还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我则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他们变苦为巧学;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在教学形式上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教给学生深化知识、夯实基础的方法,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则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使其变学滿为学而知不足,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我尤其注意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制定目标、改进策略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为了避免学困生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同时消除学困生由于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这样通过在深入浅出的分析中,不仅使学生达到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困生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汇贯通。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我培养了学生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我并培养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联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去进行分析判断,这样,既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得问题的解决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台阶过缓而滋生骄傲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让学生的“强项更强”,“弱项加强”,以免因某一方面知识的缺陷而影响以后的继续学习。  低层次的学生知识水平较低,分析解决问题主要靠教师“扶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重于“学”,即以教师的“教”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再适当囝加以学法指导。讲课内容主要是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多数知识只要求他们能识记或简单理解,在能力方面主要达到“模仿”的层次;中等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上主要靠教师“领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和“学”应并行,但应更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尽量缩减“教”的时间,增加“学”的时间。讲课时应着重放在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上,使他们切实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内涵,在能力方面达到“学会”的层次;高层次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学习上可“放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学”重于“教”,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多进行学法指导,讲课时要突出重点,画龙点睛,重点向他们讲解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能力以及实验、创新的能力,在能力方面达到“综合运用”的层次。  对一些特殊意义上的差生,为使自己能对他们的要求要恰当,一步步地引向深入。我注意既看到他们的闭锁心理,又抓住他们内心强烈的求同情性,从情感着手,加大师生间信息交流,可能给他们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理解,用博大的宽容和接纳之心去温暖他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也昂起头走自己的路。  体会三:作业布的差异性  我们应改一改以往全班统一、忽视个性差异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讲,差异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不可能期待着他们都能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因此,我们在设计历史与社会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

   这样,作业内容分层、数量分层、时间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在内容安排上有较合理的梯度,让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目标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布这类作业时,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性教学。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体学生都能健康、全面地得到发展,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育课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探索--逍遥籽的blog#824761
基于学生差异的数学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尝试
班级分层管理的探究
【电子书】2022年/学-思-行/班主任、体育困惑与解答
浅析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