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人生分为几个阶段
8个阶段。
  出生至12~18个月 基本信赖对不信赖
  婴幼儿发展出世界是否为一善良与安全的地方之感受
  美德:希望
  补充:胎儿对母亲的声音做出反应,并且较喜欢母亲的声音

  12~18个月至3岁 自主对羞愧与怀疑
  儿童在独立与自足胜过于羞愧与怀疑之间发展出平衡
  美德:意志
  补充:形成对父母或其它人的依附。发展出自我意识,开始从依赖转变为独立自主。对其他儿童兴趣增加

  3至6岁 积极主动对罪恶感
  儿童发展出尝试新鲜活动之主动性,不被罪恶感所淹没
  美德:决心
  补充:自我概念与情绪变的很复杂;显现出自尊心。独立、自主、自制与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加。发展出性别认同。游戏活动变得更有想象力、更别出心裁和更具有社会性。展现出他利行为、侵略行为与恐惧感。家庭仍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心,但其它儿童的角色变的更重要。


  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瑞克森(1902-1994)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心理分析家,再1933年时为了逃离纳粹的迫害而来到美国,在这之前他一直是佛洛伊得的维也纳圈里的一份子。他广泛的个人经历与专业经历,使他能够藉由强调社会对发展中人格的影响,进而修正和扩展佛洛伊得的理论。

  佛洛伊德主张儿童早期的经验恒久地塑造一个人的人格,艾瑞克森则认为,自我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包含了生命全程的八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皆包含了一个人格中的「危机」,该阶段中发展的议题,它不仅对该阶段发展的特别重要,且在后来的生命中,该议题仍会某种程度地持续着。这些随着 成熟时间表而浮现的危机,必须有令人满意地解决,才能够获得健康的自我发展。

  欲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中的危机,必须在正面特质与相应的负面特质之间取得平衡。虽然正面特质应占居主导地位,但某种程度的负面特质也是必要的。例如:婴儿的危机在于基本的信赖对基本的不信赖。人们必须去信赖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们,但人们也需要学习某些不信赖,以保护他们自己免于危险,每一个危机的成功结果,便是发展出一种特殊的「美德」或力量,例如第一个危机「美德」就是希望。

  艾瑞克森的理论比佛洛伊德的理论较经得起考验,尤其是他强调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以及青春期之后的发展。然而,艾瑞克森的某些概念就像佛洛伊德理论中的某些概念依样,很难加以验证。

  当中并未标明特定的年龄,因为每个人发展的速度并不一致,一个孩子可能同时处在几个阶段 (危机) 之中,也可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退回到较早的阶段。

  出生至12~18个月 基本信赖对不信赖
  婴幼儿发展出世界是否为一善良与安全的地方之感受
  美德:希望
  补充:胎儿对母亲的声音做出反应,并且较喜欢母亲的声音

  12~18个月至3岁 自主对羞愧与怀疑
  儿童在独立与自足胜过于羞愧与怀疑之间发展出平衡
  美德:意志
  补充:形成对父母或其它人的依附。发展出自我意识,开始从依赖转变为独立自主。对其他儿童兴趣增加

  3至6岁 积极主动对罪恶感
  儿童发展出尝试新鲜活动之主动性,不被罪恶感所淹没
  美德:决心
  补充:自我概念与情绪变的很复杂;显现出自尊心。独立、自主、自制与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加。发展出性别认同。游戏活动变得更有想象力、更别出心裁和更具有社会性。展现出他利行为、侵略行为与恐惧感。家庭仍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心,但其它儿童的角色变的更重要。

  6岁至青春期 勤勉对自卑
  儿童必须学习她们文化的技能,并面对无力胜任感
  美德:技能
  补充:自我概念变的比较复杂,影响自尊。「共律」反映出空渐渐从父母转向儿童。同侪扮演重要角色。

  青春期至成人期早期(大约11至20岁) 认同对认同混淆
  青少年必须决定自己的自我意识(我是谁?)或者经历角色的混淆
  美德:忠诚
  补充:寻求认同感(包括性认同)成为重心。与父母的关系普遍良好。同侪团体虽有助于发展和测试自我概念,但也可能产生反社会的影响力。

  成人期早期(大约20~40岁) 亲密对孤立
  个人会寻求对他人的承诺,如果不成功,则需面对孤立与自我接纳。
  美德:爱
  补充:人格特质与风格变的相当稳定,但不同的生命阶段与事件仍可能影响人格的改变。对亲密关系与个人生活习性做出决定。大多数人结了婚,并当了父母。

  成人期中期(约40~65岁) 创造对停滞
  成熟的成人关注于确立与指引下一代,或者感觉个人的贫乏。


  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瑞克森(1902-1994)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心理分析家,再1933年时为了逃离纳粹的迫害而来到美国,在这之前他一直是佛洛伊得的维也纳圈里的一份子。他广泛的个人经历与专业经历,使他能够藉由强调社会对发展中人格的影响,进而修正和扩展佛洛伊得的理论。

  佛洛伊德主张儿童早期的经验恒久地塑造一个人的人格,艾瑞克森则认为,自我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包含了生命全程的八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皆包含了一个人格中的「危机」,该阶段中发展的议题,它不仅对该阶段发展的特别重要,且在后来的生命中,该议题仍会某种程度地持续着。这些随着 成熟时间表而浮现的危机,必须有令人满意地解决,才能够获得健康的自我发展。

  欲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中的危机,必须在正面特质与相应的负面特质之间取得平衡。虽然正面特质应占居主导地位,但某种程度的负面特质也是必要的。例如:婴儿的危机在于基本的信赖对基本的不信赖。人们必须去信赖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们,但人们也需要学习某些不信赖,以保护他们自己免于危险,每一个危机的成功结果,便是发展出一种特殊的「美德」或力量,例如第一个危机「美德」就是希望。

  艾瑞克森的理论比佛洛伊德的理论较经得起考验,尤其是他强调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以及青春期之后的发展。然而,艾瑞克森的某些概念就像佛洛伊德理论中的某些概念依样,很难加以验证。

  当中并未标明特定的年龄,因为每个人发展的速度并不一致,一个孩子可能同时处在几个阶段 (危机) 之中,也可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退回到较早的阶段。

  出生至12~18个月 基本信赖对不信赖
  婴幼儿发展出世界是否为一善良与安全的地方之感受
  美德:希望
  补充:胎儿对母亲的声音做出反应,并且较喜欢母亲的声音

  12~18个月至3岁 自主对羞愧与怀疑
  儿童在独立与自足胜过于羞愧与怀疑之间发展出平衡
  美德:意志
  补充:形成对父母或其它人的依附。发展出自我意识,开始从依赖转变为独立自主。对其他儿童兴趣增加

  3至6岁 积极主动对罪恶感
  儿童发展出尝试新鲜活动之主动性,不被罪恶感所淹没
  美德:决心
  补充:自我概念与情绪变的很复杂;显现出自尊心。独立、自主、自制与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加。发展出性别认同。游戏活动变得更有想象力、更别出心裁和更具有社会性。展现出他利行为、侵略行为与恐惧感。家庭仍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心,但其它儿童的角色变的更重要。

  6岁至青春期 勤勉对自卑
  儿童必须学习她们文化的技能,并面对无力胜任感
  美德:技能
  补充:自我概念变的比较复杂,影响自尊。「共律」反映出空渐渐从父母转向儿童。同侪扮演重要角色。

  青春期至成人期早期(大约11至20岁) 认同对认同混淆
  青少年必须决定自己的自我意识(我是谁?)或者经历角色的混淆
  美德:忠诚
  补充:寻求认同感(包括性认同)成为重心。与父母的关系普遍良好。同侪团体虽有助于发展和测试自我概念,但也可能产生反社会的影响力。

  成人期早期(大约20~40岁) 亲密对孤立
  个人会寻求对他人的承诺,如果不成功,则需面对孤立与自我接纳。
  美德:爱
  补充:人格特质与风格变的相当稳定,但不同的生命阶段与事件仍可能影响人格的改变。对亲密关系与个人生活习性做出决定。大多数人结了婚,并当了父母。

  成人期中期(约40~65岁) 创造对停滞
  成熟的成人关注于确立与指引下一代,或者感觉个人的贫乏。
  美德:关心
  补充:(认同感持续发展:可能出现中年过渡期的压力)照顾子女与年长父母亲的双重责任可能引起压力。儿女离开家庭,导致空巢期。

  成人期晚期(约65岁以上) 整合对绝望
  老年人完成对自己的生命及死亡的接纳或者对无法在活一次感到绝望。
  美德:智慧
  补充:从职场上退休下来,为时间的运用提供了新的选择。人们必须去因应个人的失落感与死亡的迫近。与家庭和亲密朋友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柱。寻找生命意义为重心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读后感
传奇一生|现代催眠之父艾瑞克森最令人难忘的10句话
什么是艾瑞克森催眠?(视频教程)
米尔顿·艾瑞克森
艾瑞克森
国内催眠理论与艾瑞克森催眠理论的差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