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汤遗址:万年台州的发祥地·台州日报

    张童阳文/摄    

    “下汤”,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记不清有多少次,我从资深的文物工作者父亲的口里听到这个字眼;“下汤”,又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名字,一万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切,我们所知的还是太少太少。近年来,“万年台州”这几个字,不断地激荡着我的心灵。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台州人,我深为家乡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闲暇之时总想通过各种方式探寻那些藏匿于历史背后的故事。

    戊戌年(今年)正月初三上午,阳光明媚,我跟随父亲近距离地接触了万年台州的发祥地——仙居下汤遗址。年前就已经启动发掘的田亩,散发着泥土的清香。这是一个高出周边农田一米多的高墩,南面约一公里处即为浙江第三大河灵江上游的永安溪。遗址东、西两侧不远处均有南北向的溪谷经过并汇入永安溪。这是一处典型的临水而居的史前聚落遗址。

    自1984年当地村民平整土地发现该遗址以来,下汤遗址经过多次采集和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逐渐明晰,历史文化价值也不断凸显。

    目前考古学界基本上达成共识,认为下汤遗址应该纳入上山文化的范畴,拥有近万年历史,属于早期新石器时代。2013年9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游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龙游荷花山遗址暨钱塘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近年新发现的包括龙游荷花山遗址和仙居下汤遗址在内的浙江18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集体亮相”,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30余位专家达成共识:浙江18处上山文化遗址的新发现,呈现了与以往见到的长江下游地区文化谱系有别的另一文化谱系的考古学文化,是区域考古课题的新收获和新突破。

    与上山文化一样,在下汤遗址的早期阶段,石磨盘、石磨棒、石球发现的数量较多,远超周边的其它遗址,这与它的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有关。下汤遗址的夹碳陶器(片)中,发现了较多的未碳化稻草和稻谷壳,说明该地区稻作农业在万年前已经出现。下汤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石磨盘、石磨棒,极有可能是稻谷脱壳的工具。

    在下汤遗址中采集到不少陶纺轮和陶拍子,说明下汤人已开始发展纺织业和制陶业,体现了当时手工业和早期的农业已经有了较明确的分工。

    关于下汤遗址的文化价值,父亲说,作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具规模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之一,它把台州的文明发展史,推到一万年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信息。特别是陶器中未碳化稻草和稻谷壳的发现,证实了台州这片热土也是世界稻作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眼前的遗址沉浸在水一样的温煦阳光里,我听着父亲的解说,不禁思绪万千。下汤遗址,不仅还原了万年台州历史烟云深处的秘密,也昭示了台州人不断奋进的历史。老一辈文物工作者在探寻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令人肃然起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这些文明史迹加以保护,继续探究、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说我听 | 从考古发现看“万年台州”
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遗址 ——仰韶文化的发祥地
浙江金华发现9000年前人类居住遗址
研究表明:淮河流域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散文《大汶口文化发祥地——堡头村》宁廷常
仙居发掘7000年古遗址,占地约2.5万平,出土最早的稻谷脱壳工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