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居发掘7000年古遗址,占地约2.5万平,出土最早的稻谷脱壳工具

一万年到底有多久?在一万年以前,地球处于是新石器时代,是母系社会晚期,那个时候有些物种刚刚灭绝,有些物种所剩稀少。在这个时候,仙居县下汤村这个地方还没有被命名,但是已经有人类在这里居住了。在这个地方,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得非常安逸幸福。

直到上世纪八年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下汤村古文化遗址。这个古遗址位于台州仙居横溪镇下汤村,整个面积约2.5万平方米,距今6000至7000年,文化层厚度也达到了一米半深。在当时,考古学家把这个地方作为重点保护单位,没有给予勘探。

在2014年的时候,考古队员们才对这里展开了深入发掘工作。与以往考古挖掘相比,下汤古文化遗址挖掘面积比较小,考古学家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这座古文化遗址中有很多丰富的遗物。比如大量的石器和陶器,这些遗物证明了下汤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

从整体格局来看,考古学家发现下汤遗址包含了三个文化部分,分别是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和马桥文化三个阶段,这些文化遗址都距今有3000至9000多年的历史。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还找到了很多上山文化时期的石制品,尤其是出土很多的磨盘等,都从另外一方面反映了下汤原始农业特征。

此外,考古学家发现在众多石器中主要有石斧、石锛、石凿等工具20多种,陶器有盘、罐、钵、盆等盛器;有鼎、釜等炊具;其中石磨盘、石磨棒、石磨球等是浙江首次发现。

大量的生产工具出土以后,说明了在当时下汤古人已经会制造这些生产工具,他们分工明细,长期深居在大山中脱离外界平原生活,过着安定的生活。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道:“下汤古代先人以耕作稻谷为主,他们是如何食用这些稻谷,如何碾成末呢?谷壳又是怎么去掉的呢?”

其实,在以前河姆渡文化时期的时候,就已经出土很多稻谷,说明当时的古人们早已会食用这些稻谷。而河姆渡文化时期古人会食用这些稻谷,所有的方式方法都跟下汤古代先人有关。

因为在下汤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了石磨盘和石磨棒,在当时他们就是利用这种新石器时代加工谷物的工具,食用稻谷的。先收获了谷物之后,将其放在石磨盘上,手持石磨棒在磨盘上来回研磨,使谷粒脱去外壳成为大米。

如今下汤文化遗址这项重大发现,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稻谷脱壳工具。

如今考古学家认为下汤古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从这里出土的文物是我国最具规模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之一,它把整个江浙文明发展史,推到一万年前,同时也向我们证实了江浙这片热土是世界稻作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00年前的远古人类吃什么?
地球上谁最早种水稻
生活的年轮---石磨
分工明确的裴李岗人
砻子 即将消失的农具
黄梅那些消失的器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