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人这么在意祖宗和姓氏?因为黄帝! | 豫记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控制疫情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意大利等等国家。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抛开社会的发展不谈,其实中国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你可以看到中国人无论是不是在武汉,都自发与同胞们一体同心,尽自己所能地调动资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是为什么?全世界的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团结?首先源自于大家认同我们是同一个民族。而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同的是,我们有着浓郁的祖先崇拜。没有人像中国人一样这么在意祖宗和姓氏。而中国人90%的姓氏都跟黄帝有关,我们是炎黄子孙。

我们今天拜黄帝,不是拜神仙,也不是拜帝王,而是拜自己的根。

编辑

小米|文

中国人拜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偶像

而是祖先

记得有一次去温县看山药的时候,山药田主人秦老爷子请我们一行去家里喝茶。

小土狗在脚下晃着尾巴转来转去,菊花茶捧在手里,秋天最后一抹夕阳照在客厅正中间挂着的卷轴上。

卷轴前有一个小案子,案子上供着瓜果和香火,一看就是每天都在打理,干干净净。

这个卷轴上是一个秦姓家谱,中间严密地按照辈分排列,直到现在的某一个字辈。秦老爷子穿着下地干活的衣服,神采飞扬地介绍家谱。

一个脚下都是泥的农民,家里供奉着祖先,像供奉神仙一样。

在场的80后,90后,家里都没有这么严谨的家谱,那一刻,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一个经典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

有点羡慕有家谱可以溯源到祖先的人。我家只能溯源到我太爷那一辈,前面已经不甚清楚。

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长出的枝叶,即便想要扎根到现在所站的土地,也不知从哪里挖掘来种植。

有人说,中国人是出了名最难被同化的,即使第一代、第二代被同化,甚至连中文或者方言都不会说了,但到第三、第四代又会回来寻根。

在新郑黄帝故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金色大树。这棵树就像是某种象征,好像我们的关系被具象化了,千万炎黄子孙是同一血脉,同一个根系。

编辑

去年开创了中国科幻元年,很多人去一刷二刷三刷的电影《流浪地球》,就是一个带着故乡流浪的故事。

这部电影虽然有科幻的外壳,但内核其实也是讲中国人的故土情结。

中国人与西方人不一样的一点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不是逃离故土,而是带着故乡去流浪。

这是中国文化,是我们认同的共性,中国人是不会抛弃自己的“根”的。

以至于从无到有的黄帝拜祖大典、河南根亲文化、还有我们,全球河南人的文化食粮豫记。

寻根拜祖,跟流浪地球的本意都是一样的。家国情怀,对祖先的崇拜,这是一种基于亲情的紧密联系。

我相信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上了年纪的人对“根”如此留恋和重视。

对“根”的重视,是在疫情期间,在海外的中华游子们,想尽办法捐献物资给国内,是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们,在一起抱团取暖,做中国菜。

是在异国他乡,听到方言乡音,就会平添一分信任。

是身为华夏儿女的“认同”。祖根, 是寻求这种血缘和地缘的联系。对每个人来说,有共同的根源,就是一种联系。

就像我们见到陌生人,第一句问的肯定是,“你好,你贵姓?”假如对方恰好跟自己同姓,我们都会惊喜地说,“我也姓*,本家啊!”

姓氏是我们最初辨认人的一个标志。

华夏族的根,就是祖先黄帝。

中国90%的姓氏都和黄帝有关

姓氏这个事儿得从母系社会开始讲起。

原始人寿命极短,而且死亡率高,很少有能活到三十岁的。所以,为了同其他野兽搏斗,为了人类不至于灭绝,为了对抗高死亡率,那么只能提高出生率了。

而女人主管生育。女人不断生产人类,为的是和死神对抗,她使人类这个种族得以延续。换句话说,女人是古人类的救世主。

所以女人的地位应该高,应该接受崇拜。

这是母系社会。母系社会中,男人从部落过来,跟女人生了孩子之后,孩子由母亲抚养,这时候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是很正常的。

编辑

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发现, 血缘关系相近的婚姻家庭所产生的子女容易出现遗传缺陷,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人们便制定了姓氏, 并且产生了同姓不通婚的习俗。

这时候的姓带有明显的女性特征,比如姬、姜。

姓属于母系,氏属于父系。先有姓,再有地名,后有氏。

姓表示你妈是谁,氏表示你在哪住。比如黄帝,姓姬,轩辕氏。他是有熊氏,表明他住在有熊国。

进入母系氏族社会之后, 氏族族外婚一开始还是不固定,最后终于发展为一夫一妻的专偶婚而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这时候,人们开始用血缘来维系社会了。

比如传说中的九大始祖属于三个血缘系统 。伏羲和女娲兄妹是一个血缘系统, 原为风姓, 后世有些姓氏源于伏羲的( 如程姓等) , 都是风姓的系统。

禹是鲧之子, 鲧是舜之臣( 被封为崇伯) , 禹之子启建立夏朝, 从鲧到禹到启自为一个血缘系统, 后世有些姓氏源于禹的( 如夏姓 、禹姓等) 都属于禹的后裔 。其余六大始祖为一个血缘系统 。

炎帝和黄帝是亲兄弟, 颛顼、帝喾、少昊 、尧 、舜都是黄帝的后代。后世姓氏中只有谢姓、姜姓等较少的一些姓氏根源于炎帝, 而后世汉民族中数量众多的姓氏皆为黄帝的后裔。

编辑

在炎黄统一了部落之后,姓姬名轩辕的黄帝生了25个儿子。

儿子们各自分封,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

当然还是姓姬的多,这些孩子又往下传,子子孙孙,根据自己所在的地方或者其他定义模式,设定了自己的姓。

比方说你是射箭的,你就是姬姓张氏。

比方说你是糊篱笆的,你就是姬姓樊氏。

黄帝的孙子颛顼就是高阳氏,住在高河之阳,身份尊贵。

周武王姬发和他的秘书姜子牙就是炎黄联盟的杰出代表,分封诸侯,国君姓姬的有五十三个,可以说遍地姓姬。

姬姓封国封邑灭亡之后,其王族后代多以被封之地为姓,就出现了吴、鲁、魏、胡、杨、蔡、韩、霍、蒋、郑、毛、卫、阎等姓。

姬姓开始被严重分化。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

编辑

姬姓演支出来的姓,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比较靠前的有120个。

而且,你知道为什么姓王的这么多吗?

周朝很多人都改姓王,很多商朝、周朝的贵族被贬或者家道中落,都改姓王,表明自己是王的后代,王姓现在紧随李姓,人口是全国第二,跟这个原因有关,这才能跟周朝的地位相匹配。

这样统计下来姬姓占百家姓的比重就比较大了,能够达到80%左右。这还没有算上由分支再次演变的其他姓氏,如果全部加起来,称姬姓为“万姓之祖”也一点都不夸张。

所以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中国90%的姓氏都能和黄帝找到渊源,发源于郑州新郑的便有300多个。你的姓氏是否来源于郑州呢?

再往大了说,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

因此来河南寻根, 就显得格外重要。

“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谓昧。”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国人的习俗与传统。无论多远的迁徙,多长的距离,都无法阻断中国人对于“根”的眷恋。

找不到你的直系祖先

拜黄帝也是一样的

其实,河南在根亲文化中所能打的牌,已经打出去的牌,不仅只有“三月三上巳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以1981年4月22日,河南日报发表了厦门大学黄典诚教授《寻根母语到中原》的文章为序幕,河南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已经进行了35年。

以这个时间节点为标准,新郑市是河南根亲文化队伍的第一梯队成员。

这35年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海外林氏开始到卫辉进行对比干的寻根活动;1992年,新郑市开始举办炎黄文化旅游节,2006年,这场活动升级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受到了国家级媒体的广泛关注;2009年,首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成功举办,昭示了台湾访祖与“光州”固始之间的关系;此后,河南各地的单姓世界大会在河南省相继召开,世张大会在濮阳举办、世谢大会在南阳举办、世杨大会在灵宝举办、世范大会在范县举办、世钟大会在长葛举办……

在所有民族的感情深处, 都有不可侵犯的一块圣土。对中华民族来说, 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

黄帝故里景区进门就是姓氏文化广场,游客可以在墙上找到自己姓氏的起源故事,知道自己从何处而来。

编辑

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去现场拜祖,也不能再姓氏墙上找到自己的来处。所以,为了弥补遗憾,我们也策划了一个活动。

作为一个深耕河南文化的新媒体,我们联合了黄帝故里管委会、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根文创、华人头条、星脉投、鹰展文化、芝马互动等机构,做了一个祈福中华,姓氏寻根的H5小页面。(注:可点击豫记公众号菜单栏“寻根祈福”,进入H5)

在这个H5里,你可以看到自己姓氏的来源,还能为姓氏助力,为中华祈福。这短短的不足两天的时间里,已经有140多万人点亮了自己的姓氏。

当然,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我们的姓氏数据库暂时只收录了400多个姓氏,难免有遗漏。我们诚挚地邀请你来寻找自己的姓氏,如果有,请点亮姓氏,为中华祈福。

如果找不到,请留言告知我们,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完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有皇室血统的50个姓氏 (一)
中国有皇室血统的50个姓氏 看有你的么
乙未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访谈侧记
远古三大部族发展下来的姓氏有哪些?
中华姓氏起源
同根同族血脉相连:源出河南的70多个大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