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绘画欣赏】中国传统年画赏析
中国传统年画
春节又要到了,发一组“杨柳青”年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来仪 是书两个娃娃在戏逗禽鸟。凤凰是传说中的瑞禽,凤凰来仪则有迹象如意之兆。
 
2、莲年有馀“莲”、“鱼”、等谐音为“莲年有馀”,寓美好之意。

3、子鱼卧莲 娃娃游于莲池,摸得一尾金鱼,而用口咬鱼鳍,继续摸鱼。

4、玩蝈蝈  娃娃手托蝈蝈,蝈蝈却跳到他的头上,很有情趣。旁有白菜萝卜,有秋获之意。蝈蝈,音谐“哥哥”,隐寓生男之兆。

        《宝玉结亲》

         《凤仪亭》


 
5、下面的年画找不到注释了。
 
 

 
 

 

 

 

 

 

 

 
 

 
 
 
 
 

 

 

 

 

 


  春节贴年画是我国古老的习俗。

 
 

         《巧遇良缘》


清明节期间,踏青、扫墓、放风筝、采柳枝、打秋千、赏桃花、下围棋、斗草、蹴鞠、投壶和放生、浴佛舍义饭等。

年画《登云近月》

年画《庆赏元宵》

年画《掰瓜露子》

夏:女人采桑养蚕、缫丝、纺纱、织布、制扇子、打绳索、上寿、私塾、状元游街、货郎、麦收、筒车、戽斗、龙骨水车车水抗旱、祈雨、捕捞、赛龙舟、采莲少年、儿童捉蟹等。

中国-50年代 文革时期 宣传画 年画作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cef5250101gkrm.html

 

秋:乞巧节、中秋节赏月、讲古 “跳月”。

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游玩,赏菊、赋诗等。

秋收、垛垛、打场、脱粒、入仓等。

冬:碾米、磨面、饲养马、牛、猪。

赶山会 百货毕集,即地列肆:看大戏等文艺表演,逛市场,进行物资交流。

十月开始印制年画:描绘抄纸、绘稿、雕刻画版、印画、托裱、手绘全过程。 

购买年货、做新衣、辞灶王、写对联、制办年、培雪狮、贴年画门神。

闹新春:照田蚕、请家堂、发纸马、吃饺子、大拜年、剪彩胜

全村各族代表集会设宴筹集资财闹新春。看傀儡、演百戏:有角抵、缘竿、蹬坛、弄瓯、跑马、走索、玩飞刀、耍龙灯、舞狮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张彩灯、放焰火、吃“元宵”。各村串演民间杂耍;夜间看灯会、猜灯谜、玩灯等。

农民走亲访友,互相祝福,充满了欢欢乐乐、喜气洋洋,和谐共处的年味。

门神(纸·木版彩印),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现代)。

平度年画(木版彩印)《华容道》

1
春节舞龙表演 [保存到相册]
 《闹元宵》图 [保存到相册]
1
年画《新年吉庆》 [保存到相册]

天津杨柳青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

门神(纸·木版彩印),陕西省凤翔县肖里村(现代)。

         《晴雯撕扇》

年画介绍: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年画的种类

从种类上看,年画大致可分为六大类:
(一)门神类
新年贴在门上的年画叫门画,它是年画的最早的形式。“门神”是门画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类别。
(二)吉庆类
这类年画直接表达了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常见的有:《天官赐福》、《连年有余》、《富贵满堂》、《加官进禄》等。吉庆类年画最受百姓喜爱。
(三)风情类
表现民间生活的年画,是民间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晚清以后还出现了时事、风俗和幽默年画,如《老鼠嫁女》、《猴抢草帽》等也可归为此类。
(四)戏出类
表现戏曲故事的年画。其形式类似于连环画、组画或者文学插图。它兴起于晚清,举凡著名的戏曲故事,都会在年画中有所反映。如《群英会》、《盗仙草》、《杨家将》、《西厢记》、《宝莲灯》等。
(五)符像类
以神像和符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旨在驱邪纳祥的年画。这类年画具有较强的宗教内涵,后又被附加了为民众驱邪祈福的意义。与门画中的神像不同的是,这类年画的神像有相应的龛位,有的要接受香火祭拜,有的作为纸马而须焚烧。符被认为具有辟邪镇宅的功能,一般以文字和图案组成,如“同安宝符”、“太极八卦符”等。这类年画随着迷信思想的破除而成了历史的遗迹。
(六)杂画类
这类包括灯画(元宵节用来糊灯笼的纸)、窗画(过年时糊窗户用的纸)、拂尘纸(过年时糊挂碗柜、碗架的纸)、桌围画(过年时贴在八仙桌侧面的纸)、糊墙纸(过年时裱糊墙壁的纸)、布画(年节期间吊挂在街上的年画,俗称“吊挂”)、花鸟字(用花鸟图形组成的汉字图案,是介乎书法和绘画之间的一种民间年画)以及月份牌年画(1914年出现于上海的一种商业广告,后成为年画,因多使用炭笔擦绘,又称为擦炭画)等。

年画的题材:

年画的题材包罗万象,总计画样,有两千多种,堪称一部民间生活百科全书。它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神仙与吉祥物
这是年画的基本题材。神仙是早期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它在年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吉祥物包括狮、虎、鹿、鹤、凤凰等瑞兽祥禽,莲花、牡丹等花卉,摇钱树、聚宝盆等虚构品,通过隐喻、象征或谐音等手法表示吉利祥瑞的意义,表达辟邪禳灾、迎福纳祥的主题。
(二)世俗生活
民间艺术家通过自身的观察与感受,表现现实生活。这类题材在年画中少于其他题材。世俗生活的题材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息劳作,节令风俗,时事趣闻等。
(三)娃娃美人
这种题材在民间年画中占有很大比例,表达了人们早生贵子、夫妻和美的良好愿望。
(四)故事传说
这一部分大多取材于历史事件、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笔记小说以及戏曲等,其中戏曲题材比重最大。这类年画常见的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白蛇传》、《牛郎织女》等。人们往往通过这类题材增长了知识,并接受了传统的道德教育。

  中国北方流传于民间的木版年画。因在天津市西南杨柳青镇生产而得名。杨柳青年画(木刻年画)创始于明朝崇祯年间,盛于清朝雍正、

乾隆至光绪初年。最早开业的画铺为崇祯年代(1628----1644)的戴家(戴廉增)、齐健隆两家,后又有惠隆、美丽、宪章等字号。初期年画保存下的很少,现在多见的是明末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优秀作品。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一,不仅历史悠久(约公元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例如《庄稼忙》、《庆赏元宵》、《秋江晚渡》、《携壹南村访旧识》、《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渔妇》,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形成其艺术特点的条件也是多方面的,三言两语很难说得明白。其中较为显明突出的则是表现在制作上。杨柳青年画的制作程序大致是:创稿
、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後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於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而且还由於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俱独自的艺术价值。
  新中国建立以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古老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搜集和研究传统作品,而且鼓励创新。许多有志于杨柳青年画事业的美术工作者,认真学习传统,积极深入生活,努力艺术实践,创作出不少反映时代面貌和现实生活题材的新作品,通过出版和展览,同样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除夕初一祭奠祭祖 祭灶 团圆饭

标签: 元宵节 闹元宵 元宵节 晚会 元宵节快乐 正月十五 烟花 灯笼 飘带 古典素材 古典花纹 展板 商场 超市 酒店 促销 元宵 汤圆 金碗  贺卡 日历 挂历 台历 闹元宵 猜灯谜 减价 DM DM单 晚会舞台 晚会背景 红色喜庆 佳节 过年 正月十五 农历 中国年 元宵喜乐会 传统 传统节日 商场海报 孔明灯 鞭炮 花灯 灯谜 灯展 舞台背景 光芒 年画 纹路 儿童 儿童 节庆 PSD素材 节日素材 元宵节 转载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画演变
中国人想说的话,都在年画里
中国风年画
老年画新赏
年画的起源及发展史
天津三绝【风筝魏 泥人张 杨柳青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