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龚剑|恨到深处无人恨
恨到深处无人恨
文/龚剑

恨到深处无人恨

——读王安忆《长恨歌》

王安忆的《长恨歌》刚看完第一章,就想写点读后感。

这似乎是很不正常的想法。好比少不更事的人热衷于给人出主意,一知半解的人喜欢给人指方向,无关痛痒的旁观者喜欢安慰受伤的心灵。但又感觉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盲人都是知一说一,摸到尾巴说像绳子,摸到耳朵说象蒲扇,摸到肚子说像墙,我们往往嘲笑这些盲人的片面而不知全局,倘若这些盲人知了全局,摸遍了大象,他们该如何描述心中的大象?或许却难以尽述了,即使要说,也应该是破碎的,到时还是像单个的盲人那样说尾巴像绳子,只不过一个盲人说了几个盲人的话罢了。借助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好像一本书没有看完就要写读后感倒真有几分道理,这时最希望赶紧写出来,好比是一群豪杰正在那里寻找明主,而我就是那个“明主”,写出了读后感,就是收留了那些文字,就是对《长恨歌》功德无量的造化。

但真写来了,又还是感到文字其实是最没有用的银样蜡枪头。心里想的其实比写出来的美过百倍千倍不止,形诸文字后却竟是这等泼皮无赖。这种感觉或许如孕妇,孩子没有生下来时,想像着“ta”非常可爱,简直就是安琪儿,但生下来却是满脸褶皱尤如老人,真是大失所望。

我想写点感触却并非空穴来风,只是当我读到王琦瑶吃了李主任几餐饭,便去了他租的房子,李主任在“爱丽丝公寓”解王琦瑶纽扣时,王琦瑶不仅没有任何的反抗,甚至矜持都没有,反而帮衬着褪了衣袖。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一点也没有曲径通幽,没有欲迎还拒,没有半推半就,而是直接了当。这个结局是出乎我意料的,这个意料在王琦瑶给百货公司剪彩后吃饭坐在李主任旁边,后来李主任请吃饭都没有拒绝就出现了的,但还是没有想到竟是这样急管直下,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甚至遮挡的布帘子都没有半片而是一望无垠。作家在前面不厌其烦地介绍弄堂、流言、闺阁和鸽子来为王琦瑶出场作铺垫,临了王琦瑶的命运大转折却竟是这样急转直下,草率而不负责任。好像美国攻打伊拉克,重兵出击,进到巴格达却是一座空城,真是有点让人不满意甚至泄气的。这时的美国大兵或许不是激动而是恨声连连的,凝聚了千钧之力击出去遇到的却是虚空。这又像书中的另一个女主蒋丽莉,围着她转的她偏瞧不上甚至还总觉得不满意,不围着她的程先生和王琦瑶却是她付出最多的两个人,可人家又不领她的情甚至辜负中有伤害,这真真是怎么的“长恨”呢!或许王琦瑶短短十九岁的经历只是为了“爱丽丝公寓”的一套租屋吧?虽说这是李主任的权力使然,是人生苦短,但其实都似乎是王琦瑶的心机而已,她拼尽全力的正是一套“爱丽丝公寓”的租屋。你看她和导演的对话,你看她和吴佩珍、蒋丽莉交往中缜密的心思,真是七窍玲珑心加持了凛然不可侵犯的铠甲。

但事已到此,读者已是莫可奈何了。女主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只是着急,作家还怎样安排这个人物,他高超的笔法岂不是被自己这个安排辜负了的?这时,我想这样“香艳”的小说肯定是有电影的,果然,不仅有电影还有电视剧。我找到梁家辉、郑秀文的电影。先看了电影简介,看完后就觉得后悔,不该看的。看到了结局,过程便似乎是预设,少了悬念,好比恋爱少了期待少了缠绵,实在是无趣得很。电影只有五分钟的试看,这五分钟,除下冗长的演员的介绍,视频已经很少了。这点视频是蒋丽莉发现程先生给王琦瑶照的相的情节。蒋这时恰恰苦苦地追求着程先生,却不知程先生的心里住的是王琦瑶。

蒋质问王。

王说,去照相其实是陪自己的母亲去的。

蒋说,那为什么她却没有照呢?

王说,我怎么知道?

蒋说,为什么不将这件事告诉她?

王说,怕你伤心。

这个情节的改编我又不太满意的。书中这个情节并不是这样的。只是说这成了王琦瑶搬出蒋丽莉家的一个最好借口,但因了这件事,王琦瑶搬出时,蒋丽莉和蒋母都没有出来送她,没有迎接她进去住时那么热烈。但“怕你伤心”这句说得极好,它触痛了我。全书似乎都是“怕你伤心”却不得不伤你心的。这又是一件以烹油烈火开头,以树倒猢狲散的冷清结束的事。又是始乱终弃的。这或许也是王安忆的“长恨”中的一种吧!及至看到梁家辉扮演程先生,又是觉得哪里不对了。程先生是一个小职员,一个喜欢追求新潮的青年。他起始只是追求新潮而似乎阅人无数并不在意情感的样子,及至心在王琦瑶身上没有结果只能被蒋丽莉托住,等到心放在蒋丽莉身上却又被蒋丽莉以为托住了后又开始用王琦瑶来讽刺的,终于这个青年为情所伤而暂时逃离了大上海。就是这样一个被情伤害成一个衣架子似的的大龄青年,怎么会由梁家辉扮演呢?梁家辉不是大牌吗?导演用他岂不是大材小用?梁家辉粗犷的外表怎能胜任程先生的新潮与忧郁?难道导演也要学王安忆的“长恨”,让读者也长恨的,既“恨”人物的“恨”,也“恨”演员的“不当”?但到终了,却不知谁值得“恨”,真真是恨到深处无人恨了。

想想,编剧和导演也是难做的。编剧要将一本叙述与描写很多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将里面的情节抽出来变成程式化的环境、天气、心情以及人物对话,也确实不易,尤其是一本老套甚至庸常的情节慢慢展开的小说;一体似乎用描写的语气去写情节,而且这描写还非常生动幽默的小说:这真是非常繁难的地方。好比一个花园,不仅繁花似锦,而且花架也精美异常,可人们却偏偏只喜欢看花的优雅,却往往难以看到被花覆盖的花架,于是,看电影就真不如看小说了。书中的那种韵味只能读者去体味去研磨。

随手挑几段出来。

好比这段:她天生就知道音高弦易断,她还自知登高的实力不足,就总是以抑代扬,以少胜多。效果虽然不是显著,确是日积月累,渐渐地赢得人心。她是万紫千红中的一点芍药样的白,繁弦急管中的一曲清唱;高谈阔论里的一个无言。

再看这段:照片上的王琦瑶,不是美,而是好看。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还有打击的意思;好看确是温和、厚道的,还有一点善解的。

这样的缠绵朦胧的文字,编剧如何编?导演如何导?演员如何演?郑秀文也似乎表达不了王琦瑶三小姐的美,更别说王琦瑶的性情。电影是小说的隔岸观火,隔靴搔痒,事不关己,是作壁上观。看电影不比吃饭,我们的味蕾缱绻的是美食,而不能直接是食材。电影要和原著形成“影像”还真是不易。这需要电影人和作家门当户对,应该对着的只有中间的圆心,这颗“心”对准了,其他的也就是桥下的船了。但世间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总是不多。于是,品鉴原味就只能读原著了。这也就让我看了五分钟却有十分不满意的地方。当然,因五分钟评说整部电影,又是和只看了一章却评全书一样,是对事情只知一二者给人忠告的不谨严了。

我之所以要写这些,原实在是心里话,非写出来不可。也实在是这本书感染力太强,而希望都来欣赏的。倘真是这样,便没有辜负这些文字了,没有辜负这本书了。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长恨歌
共读吧︱岁月流逝,人去楼空---《长恨歌》领读(九)
赏析:王安忆(长恨歌)--烟花落幕亦荒凉
小说《长恨歌》中的生活之实与情感之虚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长恨歌》读书笔记
人生长恨水长东 | 书影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